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专题 > 正文

《伤痕》文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5:13 新闻晨报

  盘点复旦与中国二十世纪的发展,真可谓休戚相关,相濡以沫。科举废,复旦出;“五四”举,复旦呼;从“九·一八”事变组织抗日义勇军到“七·七卢沟桥”事变数次晋京请愿;从反饥饿,反内战到争自由、争民主;从向科学进军到建世界一流大学,复旦都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当时钟拨回到1978年,我们看到,在上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复旦学子们用自己
的思想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一位学生则用自己的小说给这个时代命了名。

  小习作与大时代

  这篇小说便是复旦大学78级中文系学生卢新华写的《伤痕》。

  关于《伤痕》的写作过程,卢新华的同学陈思和教授回忆道:

  记得1978年春上,我们大一时有一堂课———“现代文学作品选”,老师分析鲁迅的《祝福》时,讲解说:许寿裳曾评价这部作品为“真正的悲剧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旧礼教吞噬了祥林嫂的灵魂。”

  下课后,卢新华特别有感触,联想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自己认定母亲是坏人,直至母亲去世都不理她的回忆,并以这个灵感素材写成了小说。小说完成后,《伤痕》被处理成头条贴在学生宿舍四号楼底楼拐角处的墙壁上,那是用五百格的稿纸抄出来的。

  没想到这篇小说随即在同学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人称赞。不过,大家评价的依据不像今天的大学生是从“感觉”出发,而是要先考虑考虑文艺理论,以理论来解释。其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小说的正面人物是不可以存在缺点的,有缺点的只能是次要人物或转变人物,而这个小说的主人公却正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所以也有人评价说不好。

  两种观点便引起了争论,发展到甚至要打起来了的地步。这件事反映到老师那里,谁知写作老师和文学理论老师也站在不同的立场,于是就在中文系开了个讨论会,会上同学吵成一片,老师和老师也吵起来了,大家都很动感情,连声调都提高了。连续开了几次这样的会。后来,以老师的观点分成了两个派别。

  恰有在报社实习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就把这篇小说带到报社去了,连报社的编辑看了也分成两种观点,于是又有人把它送到上海市委宣传部,看看能不能发表。结果,管文教的部长就拍板:发表!这部小说1978年便在《文汇报》上发表了。

  文学的影响是出人意料的,很快就有很多人写信给卢新华,说他的小说主人公就是写读者自己经历的,这样家破人亡,孩子不认父母的事,文革期间太多了。北京《文艺报》还对这件事开了一个专栏讨论过,这样,小说《伤痕》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人便开始有意去模仿,形成了当代的“伤痕文学”样式,所以我有一种自豪感———复旦中文系为中国的当代文学作出了真正的卓越贡献。

  心灵的伤痕是无法弥合的,它将永远令人咀嚼。《伤痕》这篇习作,即使到今天仍然使我感慨无穷。我后来想,当时揭批“文革”的文学创作已经不少,为什么独独《伤痕》引起轩然大波,推动了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复活?我想关键是卢君写出了一种无法追补的“伤痕”,一种直面“伤痕”痛苦的心灵忏悔。

  《伤痕》发表始末

  文/龚向群

  《伤痕》问世时,受到很多质疑。在中文系肯定《伤痕》的师生中,有一个人独具慧眼,她就是年轻女教师孙小琪。她自告奋勇将卢新华的手稿送至《文汇报》,向她所熟悉的资深编辑钟锡知力荐《伤痕》。

  钟锡知读后,也感到不同凡响,便向总编辑马达汇报了此事。马达读了《伤痕》后,联想到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感到这篇小说很有现实意义,能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文化大革命”,于是就决定由文艺部先排出大样,然后直接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洪泽阅审。马达专门写信给洪泽说,这篇小说很好,不仅揭露了“四人帮”罪行,还深刻反映了“四人帮”在“文革”中给广大干部和青年造成的严重创伤,指出这一点,对彻底否定“文革”十分重要。

  洪泽将样稿带回家,审阅到一半,被下班回家的女儿夺过来先睹为快。女儿看完之后,泪流满面,连说,“好文章,要发!要发!”洪泽在家已感受到读者的反应,于是大笔一挥,便有了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上的全文登载。一时《文汇报》洛阳纸贵,连卢新华本人到几处邮局排队都未能买到当天的报纸。

  链接

  卢新华

  江苏如皋人,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先任职于《文汇报》,不久下海经商,被称为“中国文人下海第一人”。1986年自费赴美求学。在美飘泊的十八年中,他做过许多工作,甚至在洛杉矶的一家赌场里发过牌。2004年,他的最新小说《紫禁女》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现卢新华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往返中美两地。

  伤痕文学

  1978年的中国,噩梦犹在眼前,身心剧痛还未抹去。小说家们拿起久违的笔,试图再现荒唐年月里由冤屈、株连、狂热以及盲目带来的异化与伤痛。

  《伤痕》讲述的就是一个为错误时代所蛊惑,背弃自己深爱的母亲的少女,在真相大白后,内心的满目疮痍。由此,此类内容的文学作品皆被命名为“伤痕文学”。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