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汇于民”看“藏富于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16:42 四川新闻网 | |||||||||
在“第二届金融专家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央行将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经济参考报》3月20日) 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增加国家财力,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8189亿美元,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国家财力的提高。但是,外汇储备过高,也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有专家提出,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必需储备的3倍,应该予以削减。
长期以来,国家外汇在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手中的外汇却在逐渐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和企业财富的增长。因此,“藏汇于民”的政策不仅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外汇,也有利于老百姓个人财富的增长。“藏汇于民”可以说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而藏富于民,方能最终富国。从“藏汇于国”到“藏富于民”,让我们看到了“藏富于民”的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藏富于民”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资料显示,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是1.3万亿元,2004年上升到2.6万亿元,仅4年时间,财政收入就翻了一番,而工资占GDP的比例,1989年是16%,2003年则下降到12%,个人劳动收入的增幅非常缓慢。这些年,在国家财力不断增长,然而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却成了老百姓的“新三座大山”,老百姓没有充分分享到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其原因之一就是“藏富于民”的意识不强。 “藏富于民”并不是新概念,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命题。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在编制2005年财政预算时说:“藏富于民,是我终生的理念,能不加税我就不会随便加税。”这句话值得我们一些官员思考。让民众手里的财富和国家的财富一同增长,国家才有创新能力,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所以,不管是“藏汇于民”,还是“藏富于民”,无疑都有利于社会稳定,减少经济波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郭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