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杨澜善款是捐赠还是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14:17 南方网
  青山

  胡润“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下称“排行榜”)出炉。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因将其在集团权益的51%捐赠给社会,以5.5亿元的捐款总额高居榜眼。媒体和很多网友对上述数字发出质疑。杨澜和她的丈夫吴征对此作答:“我们只在乎是否快乐”。(4月13日《中国经济时报》)

  笔者注意到,不少网友对杨澜被“盯”现象说,“盯着捐钱着,很无聊”。笔者对
此不以为然。一些网友和媒体盯上了杨澜,并非无聊,而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刘晓庆早就说过,做一个女人难,做一个名女人更难。而杨澜不仅是女人、名女主持人,还是一个有钱的富女人,现在又高居慈善榜的榜眼,成了有钱的善女人,不被大家“盯”着,才不正常。作为“老江湖”的杨澜夫妇,一直以低调自居,但这么多“烫手元素”集一身,现在想低调,相当地难。

  网民和媒体“盯”着杨澜,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果真捐了5.5亿元的真金白银吗?出席排行榜新闻发布会的吴征说:“是现金,但它包含已经捐出去的现金和受到法律保护承诺的权益捐赠。杨澜的金额,是以权益的方式捐赠的。”吴征还说,这符合全球的慈善捐款统计习惯,比如比尔·盖茨的310亿美元捐赠,其实也包括现金和权益两种形式。

  就是说,5.5亿元中,绝大多数是权益。我是学经济的,也关注一些国家慈善基金的运作模式,知道以资产和

股票形式捐赠是一种国际惯例,也理解“阳光文化基金会”是一种慈善行为。但对大多数国人来说,按照中国传统慈善理念,捐款就是真金白银地拿出来,就如《乔家大院》的乔致镛,在“闹荒”的时候,在自家门前支上几口大锅,花上大把银子,赈济灾民。你杨澜捐出来的“权益”,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当然要满腹疑问了。

  如果说,仅仅是对“慈善”的理解各有不同也就罢了。现在呢,不仅是老百姓怀疑这5.5亿元的含金量,连一些专家学者也质疑。如,《财经文摘》社长周志兴在4月13日的《第一财经日报》上,就撰文驳杨澜与吴征“只在乎是否快乐”的观点,认为吴征说的“纠缠51%值多少钱也毫无意义”不靠谱,指出“就目前而言,在我国慈善事业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有的想当慈善家的富人也许会钻个空子,在捐款数字上打点埋伏”。

  我也有同感。权益捐赠的形式,是不确定性非常大的捐赠方式。股份相对固定,而权益大小,外人根本无法确切得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说,杨澜去年凭借捐赠善款6090万元在排行榜上高居第四位。事实上,这笔善款除向

海啸灾区和厦门的弱势青少年分别捐赠了上万元之外,大部分均投放到了与阳光文化有关的教育和文化事业上。这不能不让人疑心:杨澜的那些善款,究竟是行善还是投资呢?在香港,不少慈善基金到头来沦落成彻底的投资机构。这不能不令人担忧:杨澜捐赠的“阳光文化基金会”,会不会也走这些老路呢?

  当然,所有的善举都应得到褒扬,杨澜自觉自愿地将个人所得拿出一部分无偿地献给社会,对于“慈善还没真正开始”的中国来说,极具明星效应和引领价值。但是,所有的善举,都不能回避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现在发布谁应当占据慈善榜的什么位置,论据只能是捐款的数字。如果数字掺了水份,不仅是对民众的不敬,也是对慈善事业的伤害。(编辑:东雪)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