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纯:经济学家没有理由害怕公共舆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2:02 新京报 | |||||||||
经济学家吴敬琏6月25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表示,把收入差距拉大提出来,可以唤起人们理性地寻求解决方法,但是不应该加以炒作,不然只能使这个问题弄得越来越复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也认为:“在处理收入差距拉大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少说多做。”(《中国青年报》6月26日) 笔者认为,吴敬琏等人对“舆论之用”的看法值得商榷。
公众就当前的贫富差距现象提出意见,是一种正常的观点表达,而非所谓的“炒作”。 那么,公众可不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这要看是否发挥了效果。比如舆论沸腾,问题非但得不到解决,甚至还逆舆论之势而上———如果分配仍然不公,收入依旧悬殊,有人在继续非法致富,有许多人仍在被以各种形式变相剥夺而愈加贫穷,则公众的讨论就远未到炒作的层面。而就当前而言,既然贫富差距仍在持续拉大,“已开始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健康和速度”,就不能责怪人们对此的关注热情。 经济学家们以“炒作”替代“意见表达”,或许是担心这会有失偏颇,可能会“三人成虎”,从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精英式的自负。在当前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意见表达本身并没有那么糟。个体的或小范围的舆论,或许确会有“盲目” 之虞。但任何一个问题只要上升到公共舆论的层面,则只会越辩越明。试玉要烧三日满,譬如就贫富差距持续拉大这种社会现象而言,炒作本身不会阻碍“理性地寻求解决方法”,也不会使“问题越来越复杂”。可以说,就公共政策而言,舆论是试金石;就专家言论而言,舆论是解剖刀;就社会现象而言,舆论是放大镜。 只有经过充分的意见表达,事件的真伪和观点的可行程度才会被人们看得更清楚。 经济学家们没有理由害怕公共舆论。可以回想一下,当前的某些“不成功”的改革,有许多正是被一些经济学家们推波助澜—————譬如“高校扩招拉动内需”并最终导致“教育产业化”倾向;国企的MBO改制方式风行一时。近年来,舆论对此的讨论并没有使这两个领域的事情变得更糟,却让更多的人们逐渐认清了这两种政策的漏洞,部分起到了“亡羊补牢”之功。 以此为鉴,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让公众发表意见其实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办法之可行与否才能得到多种角度的论证,才能引起关注发生效果。 我们不能把过分的炒作和合理的公众意见表达混淆起来,因为这会堵塞言路,隔绝民意。不利于事情处理的过分的炒作是要坚决反对的,但合理的意见表达应该鼓励和支持,它是公众不可剥夺的话语权,是使公共政策趋于理性的建言途径。此前,有地方出台“撞了白撞”的条款时;当有城市欲出台“禁乞”的规定时;当收容遣送制度致死人命时,都曾引起舆论热议,这些议论其实只是公众意见正常表达,算不上什么“炒作”,相反这些,它避免了公共政策的偏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决不曾“使问题越来越复杂”。面对热点的社会问题不开展讨论,只会拖延问题,无益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郭之纯(河北公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