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唐尧:消除择校须先消除一个阶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12:14 中国网

  中新网9月13日报道,针对愈刮愈烈的“择校风”,安徽省政府日前制定出台实现义务教育均衡时间表,力争在三年内取消择校。“三年内取消择校”?安徽省教育厅对此信心十足——“安徽力争在3年内解决市、县城区内的择校问题,实现城区中小学校相对均衡的决定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铜陵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铜陵经验”到底证明了什么呢?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确实是消除择校的根本途
径,然而“铜陵经验”在消除择校上的“成功”是不是通过这条根本途径呢?请看铜陵的“经验”:铜陵一中是铜陵最好的高中,为消除小学升初中的择校风,铜陵一中的招生录取实行向各初中以学生人数按比例分配名额的方式——差学校与好学校不再竞争教学质量,如果初中毕业的人数一样,考入铜陵一中的人数也就一样。于是,争着上好学校的“择校风”是消除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另一种“择校风”——争着上差学校,与高考移民相类似,铜陵出现了“中考移民”。对此铜陵的做法与教育部对付“高考移民”的做法也没啥两样,就是“查户口”。(见2005年12月1日《南方周末》)

  且不说“按下葫芦起来瓢”,恶性循环,什么时候方是了局,铜陵的上述做法其实已抛弃了“消除择校”的本来目的——维护

教育公平,而变成为“消除择校”而“消除择校”了——一些成绩优异的考生只因错上一所好学校而做了“消除择校”的牺牲品。更关键的问题是,铜陵的上述做法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又有什么关系呢?

  似乎诚如安徽省有关专家所言,要在3年内消除择校,“关键是需要市、县政府下决心,加大投入,尤其是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均衡和加强各校师资力量、教学经费等软件和硬件,尽快让义务教育阶段各校办学条件一致达标,生均财政拨款同一水平”。但在我看来,缺少相应的制度环境,在财政投入有限的前提下,专家上述观点其实是一种空谈。

  为何这么说呢?打一比方:10块钱,只能买20个馒头供10个人充饥,然而其中的当权者非要吃肉不行,那么怎么办呢?最后解决的办法是,他一人吃5块钱的肉,其他9人一人一个馒头。这就是财政投入有限下的教育困局,但谁都看得清,症结并不在财政投入有限,而在公共品供应中存在一个特权阶层——公平投入意味着“摊薄”,那么叫特权阶层的子女到何处上学呢?

  当数日前媒体报道河南省实验中学被

审计出高达1.76亿的乱收费时,我当时就联想到河南省实验中学的直接上级——河南省教育厅。当那些家长挤破头给河南省实验中学交择校费时,河南省教育厅干部、员工的子女是不用交择校费的——那是它的“厅属中学”。“实验×学”为何物?我搞不清,但有一点很清楚,中国的“实验×学”可说是数以万计,从“厅属”到“局属”。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现状其实与“幼儿教育阶段”的现状,可说是都基于相同的制度环境——如果我们面对机关办幼儿园(包括“实验幼儿园”)现象一筹莫展,那也就不必对“三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抱有太大的期待。(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