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硬”起来
作者:齐勇锋
目前,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面临“十二五”的新形势,要利用公共政策和国内外社会力量两种资源,发挥政府调节和市场机制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综合运用经济、军事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种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大幅度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水平,使之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崛起,国际竞争日益从传统生产要素的范畴向知识、文化价值和创新能力,即文化软实力的方向转移。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已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升到党和国家战略的层面,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
当前,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即将完成,“十二五”规划即将展开之际,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探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既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分析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他认为软实力与有形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即硬实力不同,软实力是一种能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这种能力“常常与一些无形资产联系在一起,比如,富有魅力的人格、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惯例,以及具有合法性和道德权威的政策等”。软实力这一概念提出于上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冷战时期的产物。约瑟夫·奈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美国政府支招,希望美国政府能够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巩固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得软实力这一特定概念逐步演变为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中性概念,较多学者认为,软实力就是基于经济、军事硬实力基础上的文化软实力。
我国从2003年党的十六大以后开始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决策以来,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成就斐然。
党中央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观。“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想,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的创新。它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价值观的个性特点,同时又兼具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普世价值观的共性特点,既针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存在的现实问题,又兼顾了人类社会长远的目标指向,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家之间关系的理论指南,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近几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得以扭转。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还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采取政府采购、财政补贴、委托经营等市场化方式,提高了公共文化建设的效率,从而使得公民能够分享国家文化建设的成果,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了基础。
文化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2003年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5%左右,高于GDP年均增长约5个百分点。2009年,尽管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全年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比2008年现价增长10%,快于同期GDP的现价增长速度3.2个百分点,占同期GDP的比重为2.5%左右。对比国家统计局2004年和2008年两次根据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所作的统计分析,与2004年相比,2008年法人单位数增加14.3万个,增长近45%;资产总额增加9170亿元,增长50%;从业人员增加186万人,增长18.6%。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为26802亿元,比2004年增加10577亿元,增长65%。营业利润为981亿元,比2004年增长5倍多。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呈现大幅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支撑性产业。
文化贸易快速发展,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和教科文组织的统计,2007年,中国的文化贸易占世界文化贸易总量的19%,成为居世界前五位的文化贸易大国。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区域合作,在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应对金融危机中的国际合作、世界气候会议等重大国际问题中发挥了作为世界大国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积极作用和良好表现也赢得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近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全球22个国家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国际形象明显提高,比2008年上升11个百分点,而美国的国际形象有所降低,比2008年下降7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近几年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已经明显增强,在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目前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
一是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外交部等多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职能,虽然各个部门在这方面都投入了不少资源,但由于文化体制“条块分割”弊端的影响和制约,事实上在工作中存在着协调性和整体性效能不足的问题。
二是文化软实力建设既需要发挥政府公共政策的作用,同时也离不开市场配置资源和要素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对市场机制和民间力量还利用不够。
三是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传媒作为载体,以广播电视、电影、报纸、广告、互联网、手机、多媒体为主要传播形态的现代传媒在传播内容、引导舆论方面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虽然我国已经在北美和欧洲建立了长城广电传播平台,但我国传媒目前的影响力主要局限在国内,国际传播的声音还比较微弱。
文化部部长蔡武认为,“目前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与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状还不相适应”,同时也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在“十二五”时期,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深陷泥潭,其综合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明显削弱,而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则迅速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进而波及到欧洲和亚太、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是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来对全球经济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今年以来,随着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欧盟国家债务危机的暴露,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存在着二次探底的可能。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从表面看是西方金融制度监管不严的问题,更为深刻的原因则在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中所蕴含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另一面,即自由经济学派对市场不加干预、任其自由调节而缺乏监管的问题。换句话说,危机是在超前消费(美国的消费文化)和金融创新(华尔街精英)中隐含的自由主义所带来的恶果。国际金融危机彰显中国的积极作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需要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大国携手应对,于是包括中、印、巴等新兴国家参加的G20国集团应运而生,代替了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G8集团。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为中国发挥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开辟了新的空间。
从国内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对外贸易大幅萎缩,贸易摩擦增多,资源和环境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紧约束日益严峻,长期以来依赖投资和资源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从而促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却十分丰裕,举世罕见,具有优先进行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优越条件。这一国情特点,决定了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方面,应当把具有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特点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信息产业与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产业来优先发展。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与经济周期不同步、甚至其核心内容行业逆势上扬的特点与作用已经凸显,从而给我们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新的契机。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对华有偏见的社会名流总是感觉不适应,提出“中国威胁论”等种种谬论,企图影响中国的发展,抵消中国日益增长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个别国家的领导人甚至公然支持台独、藏独和疆独,以牵制中国的和平崛起。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友好人士则期盼中国更加强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然而,作为一个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文化软实力的“能力”和预期“目标”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落差。
综上所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方面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体来看是机遇大于挑战。而抓住当前国内外的有利时机,迎接挑战,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也是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应当承担的责任。
探索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新思路和新方式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时期。应当看到,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经济、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工作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加,从而对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利用公共政策和国内外社会力量两种资源,发挥政府调节和市场机制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综合运用经济、军事的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种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大幅度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水平,使之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
新形势下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要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合力,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作用。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国家行为,党和政府的公共政策在其中发挥着决策、推动和引导的重要作用。同时,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把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针对我国文化体制“条块分割”弊端而导致的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和整体性效能不足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一是要制定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引导政府部门的行为,提高整体协作的效应。二是建议在未来国务院的机构改革中,整合政府文化职能和相关资源,形成“大部制”的集中决策和相应的工作机制。
新形势下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贸易。在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政府公共政策的主导作用,同时鉴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因此,要把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贸易,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引导,加大文化内容创新的步伐,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文化服务贸易逆差的局面,实现我国从文化贸易大国向文化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新形势下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要更加重视发挥国内外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全社会广泛关注,涉及每一个公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高潮已经形成,社会资本和各种社会群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广大海外华侨和友好人士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也给予高度期盼。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构成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广泛社会基础。对此,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引导,鼓励国内外社会力量从事包括民间公共外交在内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政府行为形成互为呼应、互为支撑的战略格局。
新形势下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要创新传播方式,更加重视发挥现代传媒载体的作用。在全球化语境下,现代传媒对于传播文化内容、营造舆论环境和扩大影响力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提高需要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以扩大其文化影响力,同时,现代传媒作为内容传播的载体,就其本身属性而言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国际传播的声音还比较微弱的现状和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要创新传播方式,在积极推动国内主流媒体进入国际传媒市场的同时,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合作、节目交换、引进国外人才等多种方式,掌握更多的国际传媒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传媒资源传播中国的声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
新形势下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要综合运用经济、军事的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种作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离不开硬实力的经济基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建设的成就令世人瞩目。2009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依托我国经济和军事硬实力的优势,积极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二者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掌握主动权。(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原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