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野:在朝鲜瞻仰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组图)(2)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29 17:07 世界知识 |
从志愿军洞库指挥所出来,我们来到了与之相邻的志愿军总部俱乐部。这是一处典型的中国北方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由志愿军两个工兵营用—个月的时间建成的,是总部召开大会和观看慰问演出的场所。俱乐部的内部陈设也极为简单:地上摆放着几排木凳,墙上挂着一幅志愿军回国时金日成主席在平壤火车站欢送的照片,主席台上方悬挂着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将军的画像。我们观看稍许就离开了。当我问及志愿军在桧仓郡城区另建的总部和政治部驻地时,陪同的朝方人员告诉我们,志愿军撤离朝鲜后,原总部的楼房就成了桧仓郡党委办公楼,原政治部也成了桧津中学的校舍。我原本是想到那两个地方参观的,现在看来意义真的不大了。 当我们沿着237级台阶筑成的陵道缓步而上,一道飞檐翘角、琉璃瓦顶的陵门展现在面前,门楣上刻着郭沫若手书“浩气长存”,背面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各军兵种的军人画像。过陵门是一座碑亭,四角微翘,绿檐红柱。亭中丰碑矗立,正面刻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抗美援朝战争简介;碑亭雕梁画栋,梁枋的四面是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罗盛教等英雄的画像,栩栩如生。碑亭后威严屹立着志愿军战士雕像,总高7.5米,像高3.3米,为红铜塑制。像基前面有和平鸽,并刻有“和平万岁”;左右两边分别是郭沫若和彭德怀手书题词。郭沫若的题词是:“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晶,在保卫和增进人类幸福的崇高事业中,将永远放射着灿烂的光芒!万岁千秋,长垂不朽!”,彭德怀的题词是:“中朝两国人民共同努力,奋不顾身地抵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烈士们鲜血结成的友谊是永远光荣的!永垂不朽的!”雕像后面是两组反映志愿军战斗和中朝友谊的大型群雕,形态逼真,意义深刻。 沿着群雕后面的石阶而上就到墓地了。115名党员、16名团员和3名无名烈士的坟茔整齐地安放在134棵青松下,前面最大的一座安葬着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烈士的忠骨。大理石上镌刻着郭沫若题写的“毛岸英同志之墓”七个大字,墓碑的背面是他的生平简介。1986年10月25日在志愿军赴朝作战36周年纪念日,由朝鲜平壤万寿台艺术创作社雕刻了岸英同志的半身石像矗立在墓旁。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长眠在这里的志愿军先辈们敬献了鲜花,并列队鞠躬志哀,尔后绕行陵园一周,瞻仰了烈士墓。 利用在陵园小憩的间隔,我们和桧仓郡政府的两位同志聊了起来。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桧仓人,其中一位年长者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与志愿军的亲身经历。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那时朝鲜非常贫穷,缺吃少穿。记得小时候经常和一大群镇里的孩子到志愿军总部去看演出,饿了就到志愿军食堂吃饭。志愿军吃饭时十来个人围成一圈,其中一个人读报,其他人边吃边听。当时志愿军纪律非常严明,毛泽东指示志愿军只能用朝鲜的水,不能动用朝鲜的一草一木。为了救济我们,志愿军每顿都吃稀饭,后来又搞戒烟运动,把节余下来的粮食发给老百姓。1957年,当时我的父亲在矿上工作。一天下班时父亲因胃病倒在路上,是志愿军战士发现后用担架抬到志愿军医院救冶的。” “我今年已经60岁了,本来应该退休了。但是,现在有我这样经历的老人不多了,我要把志愿军的事迹讲下去,讲给志愿军的后代,也讲给我们的后代,教育他们不能忘记志愿军,让中朝鲜血结成的友谊世代相传。” “现在,美帝国主义说还要和我们打一仗,我们相信中国人民解放军还会像当年志愿军一样,帮助我们打败美国鬼子。” 分别时老人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请中国同志放心,陵园的7000棵青松可以作证,为了中朝友谊,我们会好好管理好志愿军烈士陵园,只要朝鲜人民在,烈士们的坟墓也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