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欧盟以战略接近面对“中国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02:06 东方早报

  今天,中欧第八次领导人会晤正在北京举行。欧盟委员会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出席此次峰会,在中欧建交30周年之际的第八次中欧领导人峰会,是一次重新审视欧洲对华政策,确立双边关系战略基础的良机。

  随着中国的崛起,欧盟正在以新的战略接近政策,重新改写欧盟的对华路线。这种战略接近政策在今年的中欧峰会上,日益清晰起来。这种战略接近政策,不但将中国视为世
界事务中的重要协商伙伴,而且视为欧盟对外关系的核心战略对象,从战略上侧重理解和沟通,建立定期对话机制,并且有意识地在欧洲的国际事务中引入中国因素。

  首先,战略接近政策是对中欧关系历史时空的延伸。由于中欧双方从地缘战略上来说并不具备接触性,因此中欧历史上的双方交往,基本都是在彼此的“战略审美”基础上进行的。无论是汉代开始向欧洲延伸的“丝绸之路”,还是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中欧双方在历史上多通过文化、经济等关系建立彼此的认识,战略接近政策是一次双方从审美欣赏到求得价值认同的提升。

  另一方面,欧洲对华的战略接近政策,是欧洲出于自身利益和中国发展前景的一次战略调整,也是对于目前全球多极化政治的响应方式。欧洲目前强调对外政策的一体化,同时主要国家都希望在全球政治中体现欧洲意志,作为一个重要成员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就无法缺少中国的合作。在涉及到地区安全、

能源、反恐、打击犯罪等敏感问题上,欧洲一旦取得中国的支持,就能够比较充分地作为世界政治的一个核心力量发挥作用。

  对于中国的崛起,欧洲是感同身受的。2004年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额达17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3.6%。问题在于,究竟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欧洲的机会还是欧洲的威胁。战略接近从理念上说,只是一种深层次的试探和了解,恐怕还不能完全作为欧盟对华关系的基矗如果双方决定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那么战略接近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当注意到,战略接近,并不等于利益重合。中欧在涉及双方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认识差距和决策分歧。欧洲尽管在政治上已经认识到中国的崛起,但是在经济上仍然对中国的巨大力量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是欧洲各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市场考虑,仍然对中国在欧洲对外政策中的定位存在不同看法。

  这种经济接纳的缺失,也导致了欧洲对华战略接近政策的波折,表现在近期欧盟为中国

纺织品出口欧洲设置配额限制,但是配额迅速使用完成,大量欧洲生产商定购的中国纺织品积压在欧洲关口,同时影响中欧双方厂商的利益。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解决,那么战略接近只是一种无限接近却很难出现双赢的交集。

  此外,尽管从欧盟层面上已经开始对华采取战略接近政策,但是双方如何走向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双方还需要解决双方政治领域的深层次分歧,中欧双方尽管没有直接的地缘政治冲突,但是在人权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等方面一直存在不同意见,这些意见实际上干扰了欧盟对于中国崛起的接纳程度。

  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对华战略接近只是一个新的开端。从战略历史上看,战略接近往往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双方得到一个更紧密的关系,成为更高层次的战略伙伴;另一种是一方从意识形态或者经济上瓦解另一方。中欧双方的战略接近,只有第一条路可以走。因为目前双方关系发展的态势,势必会带来双方共同利益的寻求。在这种寻求过程中,需要欧洲排除内部的不和谐因素,也需要欧洲调整心态,不但承认中国的战略地位,也承认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毕竟,作为欧亚文明的巨擘,中欧之间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了。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