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咀嚼复旦老校长的忠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5:29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作者:李泓冰 复旦大学的百年庆典极为隆重,和回忆文章频见报端,对复旦精神给出了各具特色的诠释,这所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在它的百年生辰,仿佛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虽有了年纪,却依然雄健。披红挂彩将转瞬而逝,而它的根须却仍茁茁地从历史向未来延伸着,撑起满树浓荫,不光滋养着从百年长廊中次第走来的20万复旦学子,更延续了中国教育思想的一
这样想,源于有“复旦的保姆”之称的老校长李登辉,源于他对复旦精神最早的归纳:团结、服务和牺牲。这简单朴实的六个字,闪烁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光辉。特别是“牺牲”二字,郑重写入校训,确有复旦特色,不由让人肃然起敬。这三个词,其实息息相关,李校长于1947年在复旦学生毕业式中曾剀切陈之:一个大学毕业生,“应当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牺牲”。追想下来,复旦精神的其他表述,也几乎都能从这里找到源头。 是的,为社会服务,意味着可能要牺牲“小我”,放弃一些个人的利益;而为了团结,也可能会牺牲一些个人的诉求;而“为人类牺牲”,大哉斯言,闻之更令人血脉贲张,它事实上一语道破大学之终极理想,大学生之神圣抱负:大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理想主义精神重地,为了追求人类进步,为了百姓的福祉,不惜牺牲自己的平安喜乐、功名利禄,甚至生命。 这是一个极高贵极沉重的精神追求。很多复旦人没有辜负老校长的谆谆教诲,他们在用青春、用智慧,甚至用生命来实践着这一校训。 为了追求民族振兴的理想,复旦学子不但积极推动“五四运动”,也曾投笔从戎,无论北伐战争还是淞沪抗战,都有复旦人的踊跃身影;在重庆的渣滓洞,更有十几位出于复旦的烈士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陈望道铁肩担道义,用煌煌译著《共产党宣言》烛照中国,藐视当局的“黑名单”,同时也实践着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宏伟抱负。 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的积累,复旦人追求思想独立,学术自由,为此他们不怕牺牲现实幸福。很多先生在“文革”中坚持拒写类似学术大批判的文章,如贾植芳先生罔顾个人祸福,捍卫学术尊严,虽九死其犹未悔,让人仿佛看到先贤屈原的人格光辉。 为了服务社会的质朴追求,众多复旦人甘为铺路石,宁愿牺牲虚名俗利,放弃现实中种种诱惑,只求平实做事,一点一滴地推进社会进步。从早年复旦学子创办最早的义务教育,到年轻的马骅悄然只身前往西部的深山,让山里孩子感受教育的雨露,直到临终,他都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说,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追寻马骅上路的复旦女生冯艾,两度远赴西部支教,她也说:我只想做只灯泡,照亮一间屋。 这种欲扫天下先扫一屋的苦干、踏实与牺牲精神,正是现在大学生最珍贵的品格之一。 所以,追思李校长提出的团结、服务与牺牲,我们发现,这继承复旦百年的校训,极具现实意义。当我们面临花团锦簇的缤纷世界的种种诱惑,当我们获悉这个世界还并不安宁并不是一切都那么美好,当我们追慕先贤欣赏新秀之际,当我们穿越苦难走向光荣之时,掂量李先生的苦口婆心,我们发现了“牺牲”二字的微言大义。一个社会,特别是变革中的社会,如果没有人勇于牺牲,斤斤计较,都胶着在内耗的泥潭中,那结果只能是互相牵扯着下陷。只有众多优秀儿女勇于把自己牺牲成为泥土,才能让中国踏上前行的坦途。 在复旦百年梦圆的日子里,咀嚼复旦老校长的忠告,让自己沐浴一下理想的光辉,或许,我们就不再安于坐享先贤的光荣,而开始脚踏实地地打扫自己的“一间屋”……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26日 第四版)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