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从欢迎市民到政府上厕所看执政新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13:57 人民网 | |||||||||
作者:朽木 陕西咸阳,新事频出。起码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件事是该市市政府常务会议开始允许市民旁听,旁听者可以发言;另一件事就是本文所要重点讨论的,市政府拆除原本非常气派的政府大院围墙,"欢迎市民到政府上厕所"。
"欢迎市民到政府上厕所",看似一句颇具现代商业意味的广告词。然而,这句"广告词"的得来却绝非易事。你想,一个好端端的大院面目全非了,一个沿袭多年的格局被打破了,一个素来"神圣"的政府"重地"失去了往昔的"庄严"与神秘,市民出入于这里的厕所之中……更重要的,是观念。大门拆掉了,领导的安全怎么办?上访的来了怎么办?来了寻衅滋事的"刁民"怎么办? 有那么多事儿吗?也许。再文明再法治的社会也会有特例,有无数中外古今的史实为鉴。但是,关键不在下头,而在上头;不在大街小巷,而在深宅大院。咸阳市长张立勇对此很有信心,信心来自对人民群众的体认与理解。说到上访,张说:"不该给上访设置任何障碍,他们也是弱势群体";说到安全、庄严之类,张谓:"我们还准备邀市民到政府来参观,告诉他们,市长在哪里办公,副市长在哪里办公";至于请市民到政府来上厕所,张的理论如下:"要倡导一种新的政府风气,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不仅宾馆、商店的厕所要开放,政府机关的厕所也要开放。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严肃就严肃在观念上、立场上。政府是干什么的?是公共管理权力部门,但同时又是不折不扣的服务部门。管理,是代人民管与理,权力是人民给的。因此,古来便有许多这个方面的名言。"民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一句话,概括了全部。对这一点,领导干部尤其应该清醒并谨记在心。"欢迎市民到政府上厕所",事情虽小,但传递的信息却十分重大,这是亲民、近民乃至敬民--敬重人民群众人格、尊严的一种体现,这是近距离地感受人民群众呼吸的一种举措,这是官民一体鱼水关系的真切写照。 说亲民,不免又想到"畏民"。在有些官员心里,确有"畏民"的情绪在。自觉不自觉地,总把民众当成"顽民"、"刁民",总是怕老百姓"打上门来",总想着自己为官的那种"尊严"。殊不知,这种"畏"的结果,是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大越来越远;同时,这也导致很难真正接受到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易于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乃至腐败。 与"畏民"相对应的,还有一个"畏官"。官员们整天深宅大院,高高在上,自我封闭得很,牛得很,天长日久,老百姓也会"敬而远之",也会自然而然地怕你这官府、"衙门"里的人。这种"对立",这种"畏",与我们提倡的亲民、服务于民,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现在提倡的这种"开放"会有问题吗?上面我说到,也许会有,比如安全问题,难免万一。但这绝不能作为我们与人民群众隔绝的充足理由。事实上,咸阳拆除围墙、取消传达室、市民自由进出市政府后,秩序很好,安全得很。"有一个复员军人数年没有得到安置,他直接'杀'到市长办公室,一进门就跪下了,说'我没有经过批准就进入你的办公室',然后把信交给市长张立勇就急忙走了";"据当地官员反映,上访量反而因此少了许多"。 拆围墙,让市民到市政府上厕所,在我们这里是新鲜事。其实,在许多发达国家,习以为常。笔者出访澳大利亚,就曾亲历参观"官府"、"官邸"的活动。平时,他们的市府会议,也允许市民旁听。据介绍,此做法同样得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效果极好。现在,陕西咸阳已经在国内树立起了榜样,值得我们其他城市认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其外在举措,更重要的是要学到这其中体现出的那种"拆除围墙"的执政理念。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