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东方早报:中日关系 如何展望前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2:18 东方早报

  文 程亚文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六十一甲子。六十年后的今天,中日关系似又回到了那个敌视的最初。细思量,拦在这对关系之前的障碍不少。这里,笔者且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试说两个。其一,日本“亚洲代表论”的谬误。此论认为,日本一直在“代表”亚洲。但其实,近现代以来,日本对亚洲并没有认同感。

  日本想代表亚洲,其思想由来,从文明论的角度看,有两种相反的路径,但达成了相同的结论。一种认为,日本是西方文明在东方的最成功引进者,故日本有义务代表亚洲,在这种图式中,东方文明劣于西方文明,福泽谕吉即持此说。

  另一种认为,只有日本才保持了东方文明的特色,而中国和印度皆失去了东方文明的伟大特色,故日本应代表东方文明整合东亚与西方对抗。在这种认识中,东方文明并不劣于西方文明,甚至比西方文明优越,如冈仓天心即持此说。

  这两种文明论图式中,日本都是亚洲的先进、优越者,理应负起的是传播进步文明的责任,其他国家作为被动的文明低劣方,接受日本的领导,理所当然。

  指出大隈重信、福泽谕吉、冈仓天心等人的思想,影响了日本近现代史,直到现在仍深有影响。突出表现在日本的对外关系考虑上,一直有优越感,想“领导”亚洲。也就是说,日本的亚洲交往仍没有建立起正常的平等心态,“在亚洲的西方国家”是日本的基本定位。而这也使得东亚整合极其困难。

  其二,日本始终是一个“形势主义”国度。它有种跟不上“世界潮流”,就不能生存的不安全感。曾经,它认定亚洲不能代表世界的潮流,因而就不能跟着亚洲走。而这种所谓“形势追随主义”(野村浩一)的典型表现,就是追随强者,例如19世纪末追随英国,

二战结束迄今,追随美国。

  话到这里,也并不是说中日关系注定是在死胡同里徘徊。前程依然可以展望,只要双方都足够理性———国人不必迷失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日人更不应执迷不悟。

  具体说,首先,双方应重视中日交往中的心理差异。中华民族与日本民族心理的不同,因生存环境有别,形成了不同的对自身安全的感受,这已成为两个民族的存在宿命。应该说,中国的现代国家民族认同很大程度上与反抗日本的侵略有关,而日本的国家民族认同则与日本人特定的文化心理有关,即丸山真男所说的“古层论”。

  这两种东西对两个民族来说都是密切关系彼此的生存感受,不是说抛弃就可以抛弃的。

  其次,正视中

日历史交往中的复杂性。要认识到在特定民族心态下,中日两国历史交往特别是知识交往的复杂性。对中日关系想象有多种架构,而非简单的“敌-友”和“支配-臣服”结构,特别是从思想史的层面来看更如此。

  历史上,日本因为自身的安全焦虑,希望“中日联合”。这固然有其侵略内涵,但也有希望日本自身改革、以便中日合作,甚至希望以中国革命带动日本变革的思考在。曾经,中国也有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及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这些都是我们思考未来中日关系时的思想资源。

  再次,建设共同知识空间。中日友好应从建设共同的亚洲认同感入手———从目前来说,中日关系要取得质的突破性进展,可能性不大,两国只能基于利益的彼此需要而合作,历史问题仍将纠缠不清。因此,只能从长远考虑来筹划两国关系的未来,其途径是建设共同的亚洲认同感,要从历史中的相互扶助思想中汲取资源来建设共同知识,从中慢慢化解历史积怨,建立共同命运感。

  莫内说:如果让他重新设计欧洲前途的话,他将从文化做起。中日两国关系同样应如此。也就是说,对想象的未来中日友好关系,从长远来说中国可以进行战略设计、而在近期却只能基于中国的国家利益而多是策略性考虑。

  最后,促进东亚共同叙事的形成,建设共同知识的具体路径。这里,东亚国家有必要在近现代史教育上加强合作,特别是在日本侵略问题上形成共同叙述,以对日本形成舆论压力,帮助日本正视历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