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皂二村有个收养流浪汉的“爱心家园”,创办人李俊民是一家私人废塑料垃圾加工厂的老板,就是俗称的“破烂王”。自1998年起至今,他已经收留了近千名流浪汉,并帮助其中的三百多名找到了自己的家。然而,这样的善举在当地却有颇多非议,有人说李俊民利用流浪汉廉价劳动力赚钱,也有人称赞他,夸他是有爱心的“慈善家”。
李俊民曾经也是一名精神病患者,由于脾气拗直,在一次与邻居的争执后,解不开的心结让他突发了精神病。幸好家人悉心照料,李俊民的病过了段时间就好了。有了这样的经历,李俊民对街头的流浪人员多了一份关注,因为这其中十有八九都是精神有问题。自1997年第一个流浪汉“小哑巴”开始,他已经收养了近千人。这些流浪汉基本上都不符合政府救助站的救助要求, 因为要想得到政府救助要讲清楚自己从哪里来,而且要提交自愿接受救助的申请。大多数流浪人员不能做到与普通人正常沟通,因为他们大多是文盲,有些还有很浓重的方言口音,或者有智力障碍和精神病。
“爱心家园”创办至今,“常驻人口”基本在三四十人左右,其中一部分会被送回家,更多人则选择继续上路流浪。凡是留在“爱心家园”的流浪汉,李俊民都会根据早先制定好的“规章制度”来简单约束。比如早晨带领大家统一做操,这并不单纯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强化管理;让流浪人员在工厂分拣塑料瓶,也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让这些平时无所事事的人能够有些事做。这也是自始至终“爱心家园”是非漩涡的中心:李俊民到底有没有利用有精神疾病的流浪汉牟利?
记者赶到东营的第二天,恰逢李俊民在做一次日常询问,得知名叫张芹娥的流浪人员的老家后,他迅速联系张芹娥所在的村委,并定于午饭后就出发。晚上7点半,张芹娥回到了娘家。虽然张芹娥的弟弟和母亲对这名失散近一年的家人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喜,甚至还有些冷淡,但他们还是请李俊民在村上最好的饭店吃了饭,并付了单程包车的费用。即使这样,李俊民在这次“送人回家”的解救行动中,还是要承担另一半回家的路费。他说,这样的事情常有,这次有人管饭就已经很不错了。
李俊民个人创办的流浪人员救助站在官方救助之外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中国民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李俊民仍然在苦恼“爱心家园”的合法性,“爱心家园”是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民间流浪人员收容机构,因为缺乏足够的经费和社会扶持,正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李俊民说他并没有把“爱心家园”当做一个长期的项目和事业,只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帮助一些人找到自己的家,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