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敬伟:一起论文造假暴露的利益纠葛怪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0日08:48  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张敬伟

  虽然各级学术机构、各大专院校,对于形形色色的学术造假、剽窃都有义正词严的表态,声称“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但是真要涉及到本单位人士,就陷入到利益的困局里绕不开了

  5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学部血液病重点学科首席专家陆道培连同6位国内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其弟子———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的研究项目存在剽窃、造假等问题。 

  又一起论文剽窃造假事件!这次的曝光更具爆炸性,是老师揭露学生,而且师徒二人皆为著名的血液专家,老师还是工程院院士。从目前的事态发展看,老师指责的一部分是属实的,如学生31篇论文中有14篇存在20处引述错误。调查者也承认,存在“数据有误、标注不清、表格不规范的问题”,但对其是否剽窃“难以作出明确结论”。

  笔者以为,学术是很严肃的命题,容不得丝毫的讹误和马虎。当年鲁迅先生在日学习医科解剖学时,为了把血管画得好看而改了位置,因此被藤野先生批评———“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须知,黄晓军先生可是学有所长的著名教授专家,论文出现了那么多的错误,还被评为一等奖,这样的学术评价机构和学术研究成果似乎都太儿戏了。即使这样的数据讹误不是因为剽窃和抄袭而发生,也是绝对不能原谅的。最起码也是一起学术丑闻。

  当然,在调查结果未出来之前,评判者尚不能将学生钉在学术剽窃的耻辱柱上而对其大肆挞伐。而且,公众情绪性的发泄也无济于事。对公众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此事件的结果,还有公开调查的过程,以及整个事件发生的始末,了解这起事件背后隐藏着的学术界利益纠葛的怪现状。

  按照老师的指责,这起事件存在着接到举报依然评奖、明知有错还将论文评为一等奖、调查者为利益方等等问题。而所有的这些都牵涉到利益纠葛。最主要的,黄晓军是北大人民医院的重要专家,而单位对黄晓军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保护的。而中华医学会在整个过程中则是将老师的举报交由学校去处理,甚至调查者也是医院。缺乏独立的第三方的学术评价和裁判机构,没有公开透明的学术腐败受理程序和实体规则,是学术腐败屡屡钻空子的主因。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各级学术机构、各大专院校,对于形形色色的学术造假、剽窃都有义正词严的表态,声称“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但是真要涉及到本单位人士,就陷入到利益的困局里绕不开了。或是因为剽窃者是本单位的学术中坚而有意袒护,或是因为担心本单位的名誉受损而讳莫如深。

  就事论事,由于本事件是老师举报学生,也难免让人怀疑内里总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利益纠葛。老师的学术成果里学生是不是也参与了?中国的学术研究,往往是导师和学生集体研究的成果。甚至,有时候导师仅仅是辅导,大部分的学术成果是学生独立完成。但是表现在论文上,导师则是第一作者,这也是学界众所皆知的“潜规则”。这起事件是不是因为学生忽略了潜规则而“独吞”学术成果而致?太多的问号、太多的利益,这恰恰是公开、透明和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亟需解开的。评价这样的事情,是不能靠当事人各说各话的。但有一点绝对肯定,那就是老师和学生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才导致双方反目。而这,也从侧面折射了师生关系和教育的严重异化。

  教学相长、师徒情深、情如父子,这些传统的充满人情味的纯洁情感不知不觉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变得稀薄了。不惟高端的学界如此,义务教育阶段又何尝非是?这种教与学道德情感的流失,说到底还是现实功利的侵蚀所致。肃清功利对学术和教育的影响和诱惑,扶正纯洁的师生关系和涵养清流的学术氛围,很重要也很必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论文造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