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都:重庆高考造假者名单还想隐瞒到何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6日07:30  南方都市报

  南都社论

  前天,网友举报,有一名重庆民族成分造假考生已被北大医学院录取。北大医学院称,录取还没有开始,但是报考的学生中有一名与网友举报的情况相符。重庆方面证实,这名叫田中的考生确是重庆31名被查出的修改民族成分违规考生之一。根据记者调查,田中出生在乡镇,父亲系巫山县双庙乡的一位乡村教师,并不是人们想象中有权势的高官。

  田中的成绩是否足够北大医学院录取,尚且不知。如果成绩足够,是否会遭遇同何川洋一样的命运,也还未知。不过现在更让人关注的是,接下来会不会出现更多的网友举报,民族身份造假学生的名单能否以这样的方式拼凑出来?更加令人感到好奇的是,重庆方面到底为什么不肯公布这份名单呢?在全国媒体的追问下,在全国网友的呼声中,置若罔闻不理不睬。

  不仅如此,在重庆招生办公众信息网上向社会公示的“2009年普招加分信息”一度消失,以致有媒体猜测,删除这些信息,或许是为了避免有“好事者”从中找出民族成分造假的名单。可是,公示这些信息的本意是“欢迎社会继续就违规享受高考各类加分资格的考生进行举报”。倘若如此,这就更令人感到费解,前一天还有勇气公开接受社会举报,后一天就觉得不妥了?

  本来,今年事关高考公平的负面新闻很多,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形态都有。单就恶劣程度来讲,重庆的事态并没有吉林松原地区严重。最早网络上盛传巴蜀中学“加分门”,重庆方面很快就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了事实,宣布取消造假学生的加分资格。联合调查组在这时掌握了相当大的主动性。如果不是爆出状元民族成分造假、其父是县招生办主任这样的消息,恐怕也不会再起风波了。但是,何川洋的家庭背景让公众意识到,这些能够给孩子虚构少数民族成分的家长,恐怕非官即富,各有来头。接下来,联合调查组竟公然地拒绝公布这份名单,并声称这是调查组研究之后决定的。这样一来,公众的想象力愈加丰富了,几乎要认定这31个学生中定有那么一两个家境不凡。联合调查组拒绝公开信息的结果就是,从掌握话语主导权的那一方,变成了被公众舆论追问的那一方。

  拒绝的态度不仅把公众的思路引向最恶劣和黑暗的方向,同时也激发了网友的搜索热情。在何川洋、汤蕤蔓之后,网友又举报了田中。高考公平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为每一个不公平的竞争者,都会给一群学生和家长带来受害者的感觉。那些成绩相仿的同学,那些意图报考同一所院校的同学,他们既了解情况,又深刻地感到不公平,实在是有充足的动机和能力去举报。网络匿名举报几乎没有成本,而且此事关注度如此之高,举报的结果也会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理由相信,还会有更多的身份造假考生被网友举报。

  实际上,公布31人名单,最有可能的后果就是,这31人都被取消录取资格。即使重庆市招生办不这么做,有北大弃录状元在先,恐怕其他高校多半也会效仿。现在,不公布这31人名单,依靠网友一一举报出来,不过是给各个高校添麻烦。如果最后有些人被举报从而被取消了录取资格,另一些未被举报而顺利以裸分读上了大学--这样明显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还是说不过去。更何况,国家多部委已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规定对这种民族成分造假的学生要取消录取资格。可以说,于理于法,这31名考生被取消录取资格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事已至此,隐瞒是徒劳的。可是重庆有关部门仍然不肯公布这31人名单,这几乎可以被断言为非理性的。这样承受压力、注定失败的隐瞒到底是为什么?之前有报道说7月9日重庆高考招生工作就正式开始了,届时联合调查组会给出一个最终的答复。人们希望这个答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单,一个简短的声明。我们希望重庆有关部门能够重拾话语权,用全部的真相终止公众热情的搜索,告诉人们每一个考生都是通过什么样的关系网络完成造假的,是否每一个涉案人都得到了惩罚;人们还奢望重庆有关部门能够开诚布公,用全部的真相终止公众恶意的想象和想象中的审判--到底为什么,不能公布这31人的名单呢?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重庆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