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艾肯格林:美国的赤字是中国的心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0日10:17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巴里·艾肯格林

  现如今,复苏的“绿芽”已经枯萎,该不该再搞财政刺激的辩论变本加厉。在美国,主张继续出台一揽子刺激方案的人认为,以刺激计划的7870亿美元来抵消私人部门减支3万亿美元的影响实在是一厢情愿。失业率激增,超出预期。再算上持续走低的房价,不难理解消费为什么仍然低迷。

  虽然银行经过了资产重组,但那只够它们继续营业,其资产负债表依然脆弱。惜贷之风继续制约着投资。与此同时,由于去年的居民应纳税收入减少,岁入下滑,一些州政府正发疯般地削减开支。如果说今年2月的时候有出台新刺激计划的需要,那眼下这种需要就更迫切了。

  然而,反对出台新刺激计划的理由也很有力。美国联邦赤字已达到GDP的12%,值得警惕;公债的GDP占比预计将翻倍,达到80%。认为美国能靠经济增长还清债务,就像上世纪90年代芬兰和瑞典在遭受金融危机之后所做的那样,这种看法似乎不太现实。

  有鉴于此,更大规模的赤字支出只会激起对未来高税收和高通胀的恐慌。这将促使全球收支不平衡卷土重来。而那种前景可不会让消费者和投资者放心。

  经济学可以两头争论,政治则全都指向一个方向。美国国会对新刺激计划没胃口。已经有人激烈批评国会没有看好国家的财政大门。第一个刺激计划实施得很迟缓,而且其效果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充分显现,这给议会里那批以讨好选民为业的政客提供了口实。

  问题资产剥离计划(TARP)的效果令人失望,这已使民众和议会不再支持用更多的公共资金来搞银行资产重组。所以,即使一些人相信,根据经济学的逻辑,积极财政政策是当务之急,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政策得不到政治上的支持。出台第二个刺激计划远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如果说,全球经济的总需求毕竟要有所扩大,那只能来自一个地方。不是欧洲,也不是日本,它们的负债比美国还高,人口前景比美国更糟。那只能是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比如中国。

  问题在于,中国已经做了很多事来刺激内需了,一方面是扩大政府支出,另一方面是指导银行放贷。结果,中国的股市和房市又开始吹泡泡了。5月份,房地产价格同比上涨了18%(原文如此,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今年5月全国房价同比下降0.6%,6月同比上涨0.2%——编者注)。中国官方开始担忧泡沫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

  最明显的应对之道就是扩大进口支出。中国可以购买更多的工业机械、运输设备、炼钢原料,这些都是中国从美国进口货物中的大宗。通过进口资本品而增加支出,不仅可以避免中国国内市场过热,提升生产力(从而加强未来的增长潜力),还可以支撑对美国、欧洲和日本产品的需求,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这个策略不是没有风险。允许人民币升值以鼓励进口的同时也会抑制出口,而出口是中国经济的传统引擎。降低进口的行政壁垒会把更多的支出引向外国货物的进口,也许有些政府部门并不乐见此情形。然而,如果中国当真想接过一个全球领导者的角色,这些风险值得冒一冒。

  问题在于,中国能获得什么回报呢?这个问题把我们带回了本文的起点,也就是美国的财政政策。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超过1万亿美元,它很担心这笔资产的安全。它想要美国保证不赖账,所以希望美国拿出一个在衰退结束后平衡预算的可行方案来。

  可是,不客气地讲,奥巴马政府至今未能拿出一个像样的巩固财政的路线图来。如果它能拿出来的话,就既能让美国纳税人安心,又能让中国决策者放心。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中,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独自领导全球经济。对中国而言,肩负共同领导的责任意味着多冒一些风险。为了打消中国的顾虑,美国得想办法帮助中国规避一些既存的风险。只有携手合作,两国才能领导世界经济走出当前的萧条。

  (作者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    Project Syndicate,2009。翻译:介生)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美国 赤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