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彬:当总书记走到了事故报道前头

2013年11月26日08:10  东方早报

  截至25日晚,11月22日发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的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已造成55人遇难,9人失踪。面对这一严重情况,事故处置的前两天,却尴尬地处于低调中。不过,事情很快发生了改变。

  11月24日下午6时许,就有山东当地媒体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出快讯称,习近平总书记抵达青岛,去医院慰问事故伤员。当晚7点多的央视新闻联播,不同寻常地以“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的形式,用将近7分钟报道称,习总书记专程来到青岛市,考察事故抢险工作。

  这次意料之外的视察,被一些人称为“总书记走到了事故报道的前头”。在很多人印象中,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亲自出现在安全事故发生地,慰问事故伤者以及死难者家属,并不常见。然而,这次总书记不回避矛盾,不回避问题,走到了公共事故的处理前沿,真正做到了他自己强调的“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这为今后对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处理,树立了一个新标杆。各地处理事故的思路,也应该做一个范式转变,不应再讳疾忌医,地方媒体不应再用空洞浮夸的“黄岛挺住,青岛不哭”、“不停歇,雨中搜救20小时”等修辞文过饰非,把责任事故当成正能量的故事来褒扬,却将事故惨状、真相调查、官员问责等一笔轻轻带过。当总书记都走到了事故报道的前头,直插现场,掌握一手资料,亲自安抚伤者,慰问死者家属,那么,在事故发生后,政府、企业就绝不能再走不直面民间诉求、不回应民间质疑的老路,不能再唱“夺取抢险胜利”的老调。属体制问题的,就理顺体制,属官员渎职的,就追究责任,不能把血淋淋的事故化作官样文章。

  25日上午,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已将这起泄漏爆炸事故,认定为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称事故暴露三大问题:输油管道与市政管网交叉重叠;企业隐患排查不落实;应急处置措施不当,致群死群伤。

  但这起事故仍有很多未解之谜,公众有权利知道。诸如,从漏油到爆炸,其间有7个小时,为何没及时疏散群众?同时,这起事故也充分曝光了央企和地方政府在安全协作方面的龃龉。

  对于居民楼为何离石油管线这么近的问题,中石化方面的说法是:发生事故的管道是1985年建的,当时周边还是一片盐碱地,是先有石油管线,后有周围居民区和市政管网。而青岛市政府方面则有另一种解释,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在23日晚间的发布会上强调:出事故的原油管道与居民区之间,实际已超过30米的安全距离,爆燃的初步成因是原油管道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起火,而市政管网管道与居民区的距离则不受限制;中石化的石油管道虽与当地政府有规划,但具体操作由中石化执行,云云。

  对于中石化是否就漏油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相关部门是否及时协调疏散人群等引发公众质疑的问题,郭继山称,中石化在漏油后只通知了黄岛区政府,没通知市政府。关于中石化为何没有通知市政府,他称,地方政府对央企的危机处理程序,不方便评论。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责任不应因央企与地方政府之间踢皮球而烟消云散,55条生命的尊严不容被轻视,一座城市的安全不容被轻视,必须有人为事故负责。

  总书记走到了事故报道前头,为中国安全生产管理的理念升级提供了一个契机:这个国家将以更敬畏的心态、更开放的态度、更科学的手段面对公共安全问题,一切不尊重生命的文过饰非、本位主义、官僚主义都在革除之列。

(原标题:当总书记走到了事故报道前头)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达州老太讹诈或冤枉,用法律说话
  • 海外网:儿童扶老人案,舆论别再穷追猛打
  • 北京晨报:别以儒学名义推销愚昧
  • 环球时报:外来文化撑不起大国复兴
  • 环球时报:安倍休想用“不测事态”恐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