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严重雾霾笼罩了半个左右的中国,中东部的很多大中城市沦为“重灾区”。昨天下午冷空气开始在华北驱散雾霾,但这次全国性的心理震撼却一时难退。
中国的大气污染已经相当严重,只要眼不瞎的人都能看见。华北大城市的居民深受其害,人们怨声载道已非一天两天。中央政府和污染严重地区的地方政府都受到加紧治霾的巨大压力。国务院今年9月通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市和河北省都出台了更详细的措施,舆论必将紧盯这些承诺的落实。
现在看来,雾霾污染向华北以外中东部地区的扩散速度很快,中国治霾的挑战很可能比我们之前认识到的更严峻。
出了这么严重的雾霾,民间有些怨气很正常。有人在微博上撒气更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有一个理还是必须讲清楚的:治霾绝不可能仅靠政府的单打独斗,它注定是中国全社会的共同战斗。
治霾难,难就难在它不是一两个简单负面原因造成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很短的时间里席卷了全中国,中国成为超大工地,成为世界工厂。盖楼修路要扬尘,基础建设所需要的钢铁和水泥的生产过程也都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中国的建设密度太强,高能耗的现代化生活如空调、私家车等发展得极快,中国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多重压力。
当前的“落后产能”既是污染的元凶之一,也是现代化过程的承载者。今天要淘汰、更新它们,既需要政府的决心和推动,也需要全社会对转变就业途径和挣钱方式的配合、摸索。在全世界,环保都是全体社会成员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业。
政府对环境形势的判断准确和治理行动坚决,确实非常重要。过去中国各级政府在这一领域的表现显然不能打高分。政府应虚心接受批评,包括最尖锐的批评。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社会可以把治理雾霾的责任一股脑推给政府。有些公众人物公开反对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等,只单向朝政府讨要蓝天,这已经不仅仅是批评,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搞乱社会对环境治理的认识,干扰人们为共抗雾霾形成合力。这些人有些可能是无知或二百五,但也有一些人或许是太自私了,他们想出风头,用几句出位的话调动舆论的不冷静,强化他们个人表演的效果。
美国现在一年的建设需要多少吨钢材和水泥?美欧的现代化建设已大体完成,中国顶多走到了中期,中国现在一年水泥的实际用量已接近世界一半。中国大城市污染重,但人们还在向大城市涌过来。这反映了中国人在现代化和生态之间寻求最佳平衡值的真实态度。
在环保上骂政府没问题,该骂。但各路意见领袖们同时应做绿色生活的表率。如果他们难以割舍高能耗的奢侈生活,也请他们不要通过反对绿色生活的号召,来耍他们又想表现环保正义,又不肯做任何个人牺牲的滑头。
我们既需要绿色中国,也需要它是绿色的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知道,这对一个超大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难度极高的平衡。我们可能需要调低些发展速度,认真摸索新的发展模式,这意味着巨大的利益调整,是生活方式的改革,我们所有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宣称只要政府“重视”了,“不再GDP第一”了,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就迎刃而解,这样的说法极其幼稚。现实是,重视已经有了,GDP也已经不再第一了,但雾霾还会一拨拨来。中国人需要向雾霾一起端起刺刀,政府要敢战,民间不应鼓励开小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