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哪也没去,都在父母“行囊”里

2014年02月06日02:19  新京报

  ■ 来信

  只要父母健在,我们就依然是小孩,依然被牵肠挂肚。这种感情,不管时空怎么转变,时间怎么改变,都不会变。

  和每次返程一样,爹和娘都准备了一堆土特产,让我捎回——萝卜、白菜、糯米、馒头、猪肉、鸡蛋……车的后备厢,塞得满满的。

  说实话,这些土特产我真不想带,一来爹娘这么大岁数了,萝卜、白菜、糯米等,都是老两口弓着腰种的,十分艰辛;二来这些东西城里超市里卖的也有,真没必要拖近千里,从老家河南运到我现在的住处山东。但拗不过爹娘,也不想让爹娘伤心,我还是带着出发了。

  后备厢的东西,与其说是我返程的行囊,倒不如说是父母的“行囊”。虽然我已经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但在爹娘看来,我永远都是个不中用的小孩;虽然我衣食不缺,但爹和娘总觉得我生活的地方缺这少那,想着法子添置东西。30多岁了,我尽孝本理所应当,可在爹娘看来,我生活的担子也很重,编出各种借口推辞给钱给物。

  除夕晚上,央视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朴实细腻、深情震撼,让电视机前的我心里十分酸楚。为了不让爹娘看到我的伤感,借口困了而离开。歌中唱道:“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当自己为人父、为人母,歌词的那种舐犊之情,是如此的切肤!

  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再到长大成人,只要父母健在,我们就依然是小孩,依然被牵肠挂肚。这种感情,不管时空怎么转变,时间怎么改变,都不会变。而作为孩子,也该注重亲情涵养,也要像父母爱自己一样尽心地关爱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

  其实,时间哪都没去,都在父母的“行囊”里。它是过年离家时的挥别,也是道不出的牵挂、乡愁。

  □王文武(职员)

(原标题:时间哪也没去,都在父母“行囊”里)

(编辑:SN088)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讨论不输液遭掌掴,不妨就事论事
  • 新京报:读懂“相见不如怀念”的“恐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