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纷呈,但真正的主题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两会之前的2月2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强调全面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还有7年时间,起跑决定后程。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77次谈及改革,这些都再清楚不过标明了当下中国党政工作的主线,以及全社会运行的主轴。
中国最高层对改革的强力推动为近年来所未有,中国的改革可谓鼓满了风帆。然而改革的实际进程如何,最终收效多大,离开中央后省市县几棒的接力至关重要。中国需要一批地方和部门的坚定改革家,他们是种瓜得瓜还是得出豆来的关键。
各地各部门的领导们是否都有很大决心,“舍得一身剐”也要把改革推向全面和深入呢?实事求是说,社会对有的层面的信心不如对中央的信心那么足。
改革注定触及利益调整,而这种调整必然有风险。中国有些层级的干部目前承担风险的能力和愿望不算高。不出事,少得罪人,这种为官哲学在部分干部中有一定影响。
一些干部怕被告状,在工作中谨小慎微。还有一些人觉得互联网舆论很复杂,担心一旦摆不平基层利益,遭到网上围攻。一些人为改革担当的热情一直不高,更愿意在上面的指示和当地的“承受力”之间搞平衡。
八项规定已经强力推下去了,但下推的过程中,一些层级的思想工作不够给力。最基层公务员的一些意见、委屈,其实是某些中层思想状态的一面镜子。
如果有哪个层级的改革热情不高,那么中国“实际情况”那么多,本应用改革突破问题,就有可能变成在问题面前的“变通”和“灵活性”。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比如我们既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又要进一步壮大国企的实力,如果想省力、不担风险,就可以让这两个原则相互“对冲”,让改革的“全面”和“深化”大打折扣。
此外稳定是中国的硬任务,一旦利益调整引发群体性事件,是想方设法往前走,用改革的进展逐步解决问题,还是用描述事态的严重性,把是否继续推进改革的球踢给上面,这也取决于涉事地区领导者对改革的态度。
舆论中批评“阻挠改革的利益集团”时,往往首先特指公务员群体和大型国企。其实改革一旦展开,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被触及。调整利益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新的利益,但也很可能会被“动了奶酪”。社会的各种反对意见,最终都会把压力集中到政府身上。
比如高考改革,如果京沪考生和各地考生用同一套卷子,完全按分数高低录取,应试水平最高的省份就会高兴,而京沪的学生和家长就可能闹起来。还有户籍改革,医疗资源重新分配,房产税改革,都会“几家欢乐几家愁”。
改革要让所有人鼓掌,现在已经不可能。当有一部分人反对甚至激烈反对时,改革者也能把它们推行下去,这的确需要改革者的巨大智慧、决心,也需要制度设计对改革者形成支持和保护,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7年时间即使对个人来讲也不算长,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更是需只争朝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60项重大改革,完成它们是我们这代人极其光荣的使命。这将是中国现代史的新奇迹,而实现它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真正团结一心,用对13亿人根本利益的共识克服我们的具体利益之争。这是改革的时代,也必须是改革者辈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