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冬:两会,最高层次的民主操练场

2014年03月11日07:21  环球时报

  杨雪冬

  在互联网时代,两会的召开真正成为全国性的大事,不仅整个会议过程得到即时传播,而且会议代表个人也有了展示形象的机会。这很大程度改善了长期被人诟病的会议不透明、发言没特点、代表委员不尽责等问题。在社会公众的关心和注目下,两会正在成为显示中国社会民主进程的重要标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力和执政地位合法性的制度来源。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和监督“一府两院”;政治协商会议,承担着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功能,是执政党与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实现合作的制度化平台。如果它们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流于“橡皮图章”或者“清谈”,那么中国的政治制度不仅在结构上不完善,而且在功能上也有严重缺失,这有悖于当初设计这套制度的理念和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利益和观念的多元化,人们更加珍惜宪法赋予自己的各种权利,对于两会的召开给予了更大关注和期望。人们不仅通过发达通畅的媒体密切关注两会的举行,而且也期望两会代表能够更真切地表达民意,更有效地督促相关部门的工作。

  近年来,两会也在积极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但那些措施主要解决两会的组织问题和效率问题,多属于会议的内部管理,还没有将两会作为中国民主操练的制度平台给予战略性看待。

  两会是中国的最高议事机构,应该更好地发挥代表委员的议事功能。他们虽然代表不同界别,需要汇集和反映本界别的诉求,但更是公意的代表,需要表达更广泛的社会利益和诉求。这些年的一些“雷人”话语不时出现,除了有媒体报道的取舍问题外,更由于这些代表委员还没有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晰准确的定位。因此,要创造各种条件来提高代表委员的履职能力,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少每届任期到的时候最大的遗憾——“刚学会做,就要退了”。

  两会是中国的最高监督机构,应该更好地发挥其对国家机关和执政党的监督功能。要将权力真正关在笼子里,就要有效地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人大行使的是宪法授予的监督权,政协行使的是民主监督。虽然每年的两会讨论的是“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但重点不是报告,而是工作,不是文字表述、语言风格,而是工作的缺点与不足。只有在制度空间内按照规则充分地发表意见,才能减少将自己置于制度之外,甚至制度对立面上的冷言冷语、流言蜚语、闲言碎语。

  两会代表是中国民主操练的种子,带到各地的不仅是大会的决定和精神,更应该是会议的民主精神和做法。必须承认,现在两会的组织带有很强的仪式性,发言有组织,讨论有规定,许多代表委员听的多,说的少,赞同的多,建议的少。造成的结果是,代表委员不过是将他们的职业身份简单地投射到大会之中,并没有真正学习到如何民主开会、如何民主讨论、如何民主决策。作为中国最高民意机关的组成一员,代表和委员应该更主动地践行民主精神,成为散布在祖国各地各领域的民主实践者。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两会是最高层次的民主操练场,要让代表委员以及全社会公众能够通过参加两会、关注两会,掌握民主的技术、熟悉民主的程序、服膺民主的精神,那样中国制度优势才会有持续发挥的基础。▲(作者是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副主任)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朝火箭弹穿越中国航线很危险
  • 环球时报:马航事件强烈震撼世界说明了什么
  • 何龙:“两高”报告,亮点中隐含暗点
  • 环球时报:马来西亚民航漏洞明显,必须急补
  • 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谈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