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顾昀
救灾物资直到发霉、变臭,仍“无人过问”,这要么说明当年就没有记录,要么就是被暗中挪走。人们也有理由追问:类似问题是否仅此一例?
5·12地震过去已近6年,仍有人给公众心里添堵。
近日媒体曝光,绵阳市新生镇德光办事处被发现大量地震期间救灾物资,随后这批霉烂物资被连夜清理。4月30日,四川绵阳三台县调查研究决定,因新生镇原德光办事处在受赠食品后,存在未按时发放、被雨淋霉烂变质情况,是一起典型失职渎职行为。
这批救灾物资包括方便面、面包、矿泉水、大米以及部分衣物,堆满半个房间。当地人在附近赶场时闻到阵阵恶臭,这才发现问题。但据新生镇政府方面介绍,这是当年在发放救灾物资时发现部分食品过期,瓶装水封装破损、污染或有沉淀物,所以没有发放。霉烂大米则不属于救灾物资,而是次年县里配发的慰问品,因被雨淋湿所以也被丢进储存室。
这些说法恐怕站不住脚。要说方便面、面包送来时已过期,这有可能。但像矿泉水的保质期较长,封装破损并不影响饮用,却也被弃之不管,这就让人难以理解。哪怕这批物资都有问题,也该按照程序报批、销毁,何以一放6年无人过问?
这次驱逐村民连夜抢运、清理霉烂物资的被停职干部,恰是当时负责下发救灾物资的党支部书记。如果没有问题,这名干部何以如此焦急?难道仅仅是“存在未按时发放”这么简单?
更值得关心的是,这批沉睡多年、已经霉烂的救灾物资背后,究竟暴露了什么问题?
首先是管理不善。政府救灾物资,理当有一本明细账。但这批物资直到发霉、变臭,仍“无人过问”,这要么说明当年就没有记录,要么就是被暗中挪走。人们也有理由追问:类似问题是否仅此一例?
其次是监督不严。发放救灾物资,并不是把物资送到当地干部手里就够了。上级部门理应参与其中,对发放过程进行监督,有必要的话还应事后追踪。但从这次情况看,无论是镇里还是再上一级部门,都对德光办事处储存多年的所谓变质物资毫不知情。
从品类和数量上看,这批救灾物资可能值不了多少钱。在这里进行仔细梳理,就在于救灾物资事关重大,哪怕是挪用一分钱,都是一种罪恶。
因此,当地不能对干部进行停职处理了事,还应调查清楚,这批救灾物资究竟因何被弃置不顾,是否还存在别的问题。救灾物资发霉只是问题表象,查清楚是否干部心黑,才是关键。
(原标题:赈灾物资发霉是否仅此一例)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