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毅
19年前的好莱坞大片《极度恐慌》,让人们身临其境地陷入疫情恐慌之中:19年后,影片中病毒的原型——埃博拉病毒,又在非洲兴风作浪。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埃博拉出血热所属的出血热家族中,另一种曾经也很凶险的汉坦病毒导致的流行性出血热,在我的家乡,一个相对封闭的三线矿山肆虐一时。矿上医院的院长夫妇都是传染科大夫,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摸索出一套大幅降低出血热死亡率的治疗方案。他们成天都在忙着治疗出血热患者,忙得没把儿子发烧当回事,两个传染科大夫硬是耽搁了儿子脑膜炎的及时治疗。现在已逾古稀的他们,应该还要照料人到中年的智障儿子。
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率为20%到30%,远不及埃博拉出血热的50%到90%。从1950年到2007年,我国有4万多人死于流行性出血热,值得欣慰的是近20年,死亡率已经控制在1%以内。
埃博拉病毒的猖獗,归因于非洲国家的贫穷,脆弱的公共卫生系统,落后的医疗软硬件设施,以及其他一些陋习,比如吃野生动物;比如亲属不加任何防护,把死者体内残留的尿液粪便清理出来的尸体处理方式。
尽管非洲疫情很惨烈,死亡人数还在增加,但感染人数的增加会越来越慢。埃博拉出血热感染率高、死亡率高,但并非高传染性,目前观察,其传播途径仅限于密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也就是说,就算凑巧居然坐到患者旁边,也可以安然无恙。目前医护人员和感染者家属还是数量最多的被传染者。只要保证感染者的隔离,严格控制和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消除院内感染的机会,革除陋习,建立起当地民众对现代医学和政府的信赖,疫情回落是可以期许的。
虽说埃博拉病毒远在非洲,但在全球化的今天,远在天边的病毒瞬间可能近在咫尺。不过,风雨中走过的中国人,不仅有半个多世纪狙击流行性出血热的经验,还经历过非典和H7N9的考验,具备对埃博拉病毒说不的底气。世卫组织官员的称赞是由衷的:中国通过一次次疫情大考,经验适用全世界,西非国家可借鉴以应对埃博拉疫情。
首先,严防死守在中国会落实到位,各级卫生医疗机构都进行了培训,相关实验室也已具备检测能力,埃博拉病毒插翅难进。纵使进来一两个,也难逃脱监测系统的明察秋毫,立即启动迅速控制,不至于蔓延成灾。而且,随着疫苗问世,随着非洲医疗基础设施的完备,人类终将告别埃博拉恐慌。
最早收治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医院,就是中国在几内亚援建的医院,可爱可敬的中国医护人员还在坚守阵地,半月前公共卫生专家组前往西非三国,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也都已投入使用。万一,我们的勇士们不幸感染,祖国也会毫不迟疑接他们回家。当然,家里的我们都在祈祷,祈祷勇敢的白衣天使们平平安安!▲(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