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法德和解是今日欧盟之基石

2015年05月08日07:20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德国】柯慕贤   【法国】顾  山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这个特别的纪念时刻,为所有曾身涉其中的国家带来了深刻反思的契机。法国和德国既无意图也无资格对此说教,但两国之间的故事值得与大家分享。

  由纳粹德国在欧洲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难以计数的伤亡,留下时至今日仍未愈合的伤疤。数百万欧洲犹太人死于纳粹德国之手。二战之规模亘古未见,战后欧洲俨然一片废墟。在满目疮痍的残垣断壁之余,在当时看来,欧洲文明也遭受了致命重创。

  当欧洲的战事止于1945年春天时,大多数德国人都深信一切——作为自由国家的德国,同邻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所有可能——都已终结,更妄论与邻国的友谊了。1945年的法国人,则既是战争的胜利者,又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出发点与当时的德国人很不一样。但是许多法国人同样认为,与德国和谐共处、建立友谊的所有希望,都已经葬送于二战战场和纳粹集中营。

  但在失望与仇恨之中,希望的种子正在孕育。具有历史眼光的政治家与无数普通人作出了决定——从法国方面,向德国伸出宽容的友谊之手;在德国方面,直面事实,寻求宽恕与和解。法德之间和解的奇迹于是成为现实。这让我们认识到,哪怕是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战略对抗根深蒂固的国家,仅在80年间就有过三次激烈大战的国家,为区域支配地位及领土问题势不两立,在此之前从未能真正化解这些争端的国家,只要有决心和愿景,都能化干戈为玉帛。

  和解成果之一:法德战后的繁荣

  法德的战后重建与欧洲工程密不可分。欧洲工程也是世界历史上,多个主权国家为共同目标比肩合作的努力中,最为成功的实例。首先,法德(与荷比卢国家和意大利一起)在1952年创建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将各国的煤炭和钢铁工业融为一体;1958年,法德参与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并最终演进为欧盟;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货币联盟,将各成员国的经济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战后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最大经济体(欧元区GDP的47%强)的经济崛起奇迹,都离不开欧洲的一体化。

  法德和解为欧洲工程打下了基础,而欧盟则是欧洲工程的具体成果。另外,与其他纳粹德国受害国(如波兰和荷兰)之间的和解,对于重建欧洲来说,同样不可或缺。

  和解成果之二:经受得住危机考验的坚定友谊

  战后数十年的高速经济成长或许也促成了法德的和解。毕竟,合作带来显而易见的物质成果。不过,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法德友谊在经济相对困难的几年,遇到了真正的考验。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让部分观察者作出欧元终结与欧盟崩塌的预测。事实证明这些预测的错误,而今后类似的预测将同样被事实证伪。在每逢紧要关头,法德两国都能够弥合分歧,将欧洲的发展再一次推动向前。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两国对其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命运都有着坚定的信念。

  法国和德国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困难岁月,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努力之后,关系之牢固更胜从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2014年民调显示,五个法国人中,四个对德国形象持正面意见,而在德国的民调中,法国也持续傲居榜首。

  和解是永远的进行时,友谊也需时时巩固

  法德之间的和解是永远的进行时。两国友谊的累累硕果决不是自满的理由。视友谊为当然的态度会渐渐将之销蚀。友谊需要时时的巩固:

  在政治层面上,作为惯例,任何关乎两国的、重大的欧洲内部或外交决策,都会首先经双方商讨与协调。德法两国在乌克兰危机中行动高度一致便是一例。双方内阁每六个月举行定期会晤——这在全世界所有主权国家的合作模式中绝无仅有。双方同时也在继续努力,寻求更紧密的合作。

  民间交流在双方和解伊始一直是重中之重,两国青年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关键所在。旨在促进两国在这一领域合作的法德青年办公室已让两国800万青年人相聚交流。鉴于两国人口总计仅1.4亿,参与交流活动的人数比例可谓相当之高。交流活动也成了跨国项目与欧洲合作独一无二的“试验田”。

  法德和解似乎是一个奇迹。事实上,这段历史体现的不仅是道德上的勇气,也是脚踏实地的精神。像戴高乐与阿登纳、吉斯卡尔·德斯坦与施密特、密特朗与科尔这些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都深知,只有真正放下几百年来的对抗和仇恨,欧洲才能浴火重生。他们也都清楚20世纪下半叶国际格局之巨变,希望欧洲能够于世界版图上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作为。这些政治家向欧洲和世界证明:双赢合作胜于零和博弈。▲(柯慕贤现任德国驻华大使,顾山现任法国驻华大使)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欧洲 德国 法国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京报:女司机被打事件中的“正当性危机”
  • 环球时报:警察执法时开枪,让法律评判对错
  • 罗援:打一场英雄形象的保卫战
  • 京华时报:公路上的戾气从何而来
  • 环球时报:不应对楼继伟清华发言过度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