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关注
本周出现的新名词“僵尸肉”让大伙惊了一把。
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
冷冻技术的发明,本是为了保证食物的新鲜。但是,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
而很多人喜欢吃的“泡椒凤爪”,也是走私冻品的“重灾区”。业内人士称,某些“色香味俱全”的鸡爪甚至有几十岁“高龄”,可能是来自异国他乡,不法分子用过氧化氢等漂白剂浸泡,让鸡爪显得胖乎乎、白嫩嫩的,“卖相”特别好。
这些从境外走私进来的“僵尸肉”,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历史上,“僵尸肉”第一次作为丑闻主角出现,是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期间。当时,美国战争部以极低价格从芝加哥等地的肉制品企业采购战备肉。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价格低,为赚取利润,黑心企业将质量极低的牛肉运往当时作为双方战场的古巴。在战场上,这些战备肉由于腐败变质或使用了过量的化学用品,导致大量士兵患上痢疾和食品中毒。再加上当时军营里疟疾和黄热病横行,最终患病死亡的美军人数是战死的两倍之多。
进入21世纪后,“僵尸肉”、“黑心肉”仍在德国、美国、瑞典、俄罗斯等国出现。而当在发达国家面临越来越严的监管和审查之时,“僵尸肉”就把目光瞄准了发展中国家,于是,近年来肉制品消费量显著增加的中国便首当其冲。
编辑点评:“僵尸肉”为什么能进入国内并堂而皇之地走上餐桌?是走私者有能耐还是我们的食品监管审查有漏洞?作为吃货的我们无法分辨哪些是“70后鸡爪”,哪些是“80后猪蹄”,所以,除了不吃,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食品安全的国门能守得更紧一点。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