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评:“行乞若从商”的另类忧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2日15:22 新浪观察 | |
作者:石念军 旧时看武侠小说,“中原第一大帮”是丐帮。眼下读新闻,丐间或成帮不成帮,仍为数甚多。据羊城晚报10月11日报道,广州市内某路段短短100米内,竟然有25名乞丐,而其中仅以双胞胎婴儿作乞讨工具的就有两档。市民惊讶地称“乞丐一条 不管从何种层面上讲,行乞都不是一件“上得台面”的事情。反观乞丐群体,缺乏劳动能力不得已而为之者,有之;自甘堕落自取其辱者,有之,但都不尽然。种种迹象表明,乞丐正日益被当作一种“职业”而为人接受,行乞亦作为一种“商业行为”为人乐道。在哈尔宾,一62岁的老乞丐,就直言不讳地说:“救助站能帮几个钱儿,能养活我一辈子?”(《青岛日报》9月25日) 诚然,救助站不能养活人一辈子,行乞不仅能够糊口,而且能够致富。这作为一种“合理的存在”,可以理解。甚至可以津津乐道其“解放思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置世俗目光于不顾的勇气与胆识,包括其实干精神。这利用“人的同情心”致富,至少比当年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利用“法律空子”、“政策空子”致富要好得多。更进一步讲,行乞同样是一个靠“实力”和“智慧”打拼天下的舞台——此乃“用武之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涉足的! 但这并不等于说,“行乞若从商”值得推广。恰恰相反,值得警惕。愚以为,乞丐本身最大的意义应该在于,他门的存在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反思我们的社会发展与全体民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关系。而行乞一旦被当作“事业”来运作,乞丐被当作“职业”来追随,问题不仅变得复杂,而且匪夷所思了。 “无商不奸”,以商业的眼光来判断乞丐的行乞:那些诉说的可怜与惨淡、那些叹息的凄凉与苦痛、那些残疾的躯体中渗透的业已干枯的血液与健康、那些蓬头垢面后面掩饰的面孔与灵魂……你如何能够知晓真伪?相信没有谁甘心“白痴”一般作为别人商业行为中的“道具”,希里糊涂地在别人的坑蒙拐骗之中,把一张张辛酸的爱心钞票化做了别人物质的满足。 以商业的饿眼光界定行乞者的行为,那所有的“悲惨表演”,与其说是表演,莫若说是赚钱的手段和工具;而行乞本身“爱与被爱”的本义,不亦失落、异化为一场纯凭“演技”来“叫座”的演出?那些写在地上的“痛苦的过去”,那些畸形的身体,不都成了“商业运作”的必要的渲染”甚或“另类炒作”? 长此以往,结果最终只有一个,“丐帮”(取其群体之意,不讨论存在组织与否)最终没落,或者干脆演变成为靠眼泪赚取“捧场钱”的草台班子。因为当人们习惯了这些“表演”,就再没有谁“上当受骗”,为这些“可怜的、天才的表演者”——不诚实劳动而一心不劳而获的人,扔上自己的血汗钱。与此同时,那些真正的乞丐则受“异化的同类”的“株连”,丧失最后的饭碗。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另一个“可喜的角度”同样存在:真正的乞丐就此而不得已走进“社会救助站”,对于那些真正身有残疾、身处不幸的无助者,或许那里才是他们真正的“福利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