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光荣与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15:52 新民周刊

  撰稿/钱亦蕉(记者)

  电影诞生于中国之初,就与上海这个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是制作还是放映,上海电影都曾经长时间地辉煌过。 然而,随着电影在中国的逐渐小众化,上海电影也陷入了困境,表现为演员、导演和制片的三重缺失。当人们为上海电影的前 景忧心忡忡的时候,2004年,中国电影迎来了春天,同时上海电影也开始重新崛起,它的明天让人期待。记者近日
专访了 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

  记者:上海电影曾经有过很辉煌的阶段,二三十年代,最好的演员、导演、制片公司都云集上海。为什么上海能成为 中国电影的中心?

  任仲伦:可以说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第一部故事片是在上海拍的,第一家专业电影院是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家 电影制片公司也是在上海成立的。为什么电影会选择上海,这与电影产业的本性和上海的城市本性有关。电影从诞生的第一天 起就具有商业性,1895年,在巴黎的地下咖啡厅里放映了世界第一部电影,不是免费的,每个观众都必须投币。而上海具 有以下几个要素:第一,它是大都市,它有集中消费的人群,现在,全国平均每人每五年看一部电影,而上海保持着每人每年 看一部电影的相对高频率;第二,它是商业城市,第一部电影在上海放映的时候就是在一个消费场所——茶园里;第三,它具 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电影制作依赖于这样的工业基础。而且,第一批制作电影的人并不是搞艺术的群体,都是学技术的人,而 上海拥有这样的制作人才。所以说,电影在上海的崛起与上海城市的本性紧密相关。商业、工业和消费群体三要素,是上海成 为中国电影发祥地和中心的很重要的原因。电影在上海迅速找到了适合生长的土壤,到二三十年代就蓬勃发展起来。

  记者:据说那时候上海放映很多进口片,好莱坞影片早在那个时候就实现了同步上映?

  任仲伦:是的。电影从诞生开始就迅速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产业,它是国际通行的娱乐形式,而不是区域性的。当时, 中国没有几个城市能够进行国际文化交流,而上海具有国际文化交流的法则。

  记者:解放前,上海拥有一批优秀的电影制片公司,许多脍炙人口的影片也都是由上海的电影公司拍摄的,比如著名 的明星影片公司在16年间拍摄了200多部电影。解放后,中国电影制片的力量分布是否有所调整?

  任仲伦:1949年以前,中国大概一共生产了3000多部电影,其中80%以上是由上海出品的。由于行政分布 ,解放后主要在上海、北京、长春等地成立了电影制片厂,但上海在很长时间内还是占了半壁江山。上海电影有着很深的底蕴 ,从二三十年代直到五六十年代,上海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导演和表演艺术家,真可以称作 明星璀璨。在百年中国电影当中,上海的地位是独特的,上海的贡献是巨大的,上海拥有的辉煌是让人瞩目的。

  记者:如今,上海的故事片制片公司就只剩下了一个——上海电影制片厂,那么过去的电影和电影人留给上影厂的是 怎样一个传统呢?

  任仲伦: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高潮,当时中国电影的特点是关注现实生活,尤其是底层生活,比如《乌 鸦与麻雀》、《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都是描绘都市人群悲欢离合的。这一直是上海电影的重要传统,另一 方面,制片和放映相互补充依托、共同发展,也是上海电影一直以来的传统。

  记者:很长一段时间里,说到上海电影,就会联想到谢晋。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是否可以说谢导就是上 海电影的一面旗帜?

  任仲伦:谢导代表的可能不仅是上海电影的旗帜,而且是中国电影的旗帜。相当长的时间里,他是拥有观众最多的一 位导演,他也是获得金鸡、百花奖最多的中国导演,他几乎影响了中国几代电影人。

  记者:谢晋的高峰之后,自1980年代后期起,第五代导演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成为聚焦中心。此时上影厂的优秀 作品却有所减少,第五代导演相对薄弱,上海电影的光芒也开始黯淡。1990年代后期开始崛起的第六代导演,有几个出生 于上海,但却在北京等其他地方获得成功。这是什么原因?

  任仲伦:建国后,北京成为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国家级影视单位和国家主要政策资源都在北京。张艺谋、陈凯歌等 人最后都选择在北京发展,其实就是“中心”转移到北京了。我个人认为,上海缺少强大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这与近年来 上海整体电影地位有所下降有关。两者互为作用,说不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另外一点,从当代来看,电影人出生在哪 里,成功在哪里,已没有必然联系。现在的电影生产早已没有地域限制,各地资源合作(甚至是国际合作)很常见,与过去的 生产方式完全不同了。过去,一个电影从创意开始到消费,全部由一个制片厂内部解决。现在呢,已经形成多元团队、多元资 本、多方组合,已打破了“一厂一地一家人”的封闭式生产模式和观念了,没有原来意义上那种典型“上海制造”的电影,最 多只是你拥有上海的出品权。如果能做到电影版权自主、经营自主,而且生产这些电影的主创人员长期生活居住在上海,那就 算非常好了。

  记者:电影当然不只依靠明星而存在,但很多观众却是冲着明星而看电影的。对于上海电影来说,男女明星的流失也 成为8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明显特征。有这样一种说法,潘虹之后,上海就很少再有过在全国范围具有影响力的一线女明星。

  任仲伦:一线明星确实比较少了,这与上海的电影地位有关系。上海电影的生产总量在下降,上海电影的影响力下降 ,那么就造成整体人员队伍的跟不上。不过,前面已经说到了,现在是开放的格局了,原来意义上的“上海演员”的概念已经 不存在了。某地演员到其他地方去拍戏,就说这个地方没有吸引力,这个观念是不对的。上海的演员参加到各地的剧组,而我 们的电影也请了其他地方的演员,比如我们拍的《地下铁》、《2046》、《长恨歌》等等。

  记者:作为目前上影集团的总裁,你有没有想过要让上海电影重振雄风?还是说上海只做纽约,不当好莱坞了?

  任仲伦:当然要重振雄风,这是我们的使命。上海毫无疑问是华语电影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我们上影集团的理想 是要打造一个产业链,上海仍旧应该是中国电影创作、生产、科技、市场的重镇。主要的创作生产基地和主要的电影市场,这 两个方面我们是要坚持发展的。内容生产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发行放映作为我们的重要支撑,相关产业作为我们的基本基础。

  记者:上海在电影方面还有什么优势吗?

  任仲伦:上海电影还是有它的历史优势和现实优势。第一,制片方面的优势:首先,上海电影的历史影响力还在。其 次,它已经建成的电影制作业规模——有生产故事片和电视剧为主的电影制片厂,有生产美术片的全国唯一的50多年历史的 美影厂,还有技术厂、译制片厂和科教电影制片厂,整个制片基础还是比较完整的。再次,我们拥有55年来形成的片库,上 影厂有600多部故事片,美影厂有3万多分钟的美术片,科教厂有1555部科教片,这个巨大的片库就形成我们强大的发 展资源和市场资源。最后,我们还拥有一批很有影响的艺术家,虽然年轻的不多,但我们老一辈的和中年一代的艺术家还有不 少。青年导演也都蓄势待发,比如李虹、李欣、梁山、毛小睿等等,这些人还是被看好的,只是因为前几年生产总量下降了, 影响了这批人的成长速度。第二,发行方面上海有绝对优势,我们去年夺得了三个第一,即上海是全国最好的电影市场,联和 院线是全国36条院线中票房最高的院线(唯一一家突破2个亿),永华电影院则获得全国单院票房冠军。第三,我们拥有完 整的产业链,我们有拍摄基地,有电影频道,有杂志社,有音像出版社,以及美术设计公司等相关产业。

  记者:有媒体根据2004年各电影公司的表现作了评估,将上影集团连同保利华亿、中信文化和tom集团合称为 电影业四巨头。是不是可以说2004年是上影开始迅速崛起的一年?

  任仲伦:把我们作为四巨头之一,我觉得是夸大了我们的实力。但是,2004年,确实是上影具有突破性的一年, 我们是整体性的作为。从制片来说,我们2004年一共生产制作了12部故事片、1部美术片,获得了19个重要奖项,是 历年来上影集团获奖最多最重的一年。《美丽上海》一举获得4项金鸡奖,成为上海单部影片获金鸡奖最多的影片;《2046 》获得了欧洲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这是上海出品的影片获得的最高级别的世界电影奖项。去年上影的参赛片次也是所有 集团中最多的,《世界》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2046》则参加了一系列国际电影节。去年我们还与美国时代华纳合作, 在南京建造了上影华纳影城,迅速成为南京地区的票房第二。相当长一段时间,上海电影在黄金档期都是悄无声息的,而2004 年,《邓小平1928》、《2046》、《自娱自乐》等片都有一定影响力,改变了上海电影的面貌。2004年另一个重 要事件是《伯爵夫人》的开拍,这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片,上影不仅参与的投资高,而且还获得此片的海外 市场分成。2004年是很重要的转折点,一方面是风雨兼程的改革,一方面是初见成效的发展——这不是相对历史上的辉煌 ,而是相对于前几年的衰退而言。各级领导也都表示肯定,李长春同志说,上影集团的近期改革发展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的重 要成果。

  记者:今后几年,上影有什么规划打算?

  任仲伦:今后几年,我们要继续打造产业链,并且提高在海外的影响力,将上海打造成华语电影重镇。我们提出以创 作凝聚人才;以市场凝聚人气,巩固上海电影市场龙头地位;以发展凝聚人心。

  记者:1989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是27亿,观众293亿人次,之后票房一路下滑,到1999年,观众人次已 不足3亿,即使是号称中国电影很辉煌的去年,全国电影票房也仅15.7亿元,是不是票价过高限制了观众看电影的热情, 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

  任仲伦:现在电影市场存在的几个问题是:第一,票价高;第二,上座率低;第三,闲置场次多。一方面低收入人群 不能进入影院,一方面是影院放映资源大量空置浪费。今年,我们将综合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商厦里的电影院,它的有效放映 时间比较短,一般电影院有8个小时,它只有四五个小时,那么租金压力就比较大,造成票价下不来。我们现在打算与政府、 企业合作,开发闲置场次,白天搞低票价公益场,为老百姓带来实惠。另外,还要开发社区二级市场,吸引更多观众走入影院 。从长期看,中国电影应该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