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ridges那顿午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7:38 外滩画报 | ||||||||
旧时月色·董桥香港著名作家 都说这位英国老太太家里藏过好多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的画,过七十岁生日那年,要捐的捐了,要卖的卖了。今年八十一,家藏只剩一幅齐白石山水斗方。我的朋友托比和伊迪丝跟她熟,带她出来跟我见面聊天,说她近年格外怀念香港。我们在百货公司Selfridges楼上餐厅吃午饭。伊迪丝笑老太太最喜欢在Selfridges和Harrods的食品部门穷逛:“真的
我一眼看到她那枝拐杖很漂亮,清素光滑,木纹木色沉郁里包蕴着一层古旧的油亮。“是黄杨木。”她说,“香港一个老相好送的,稀罕吧?”老太太战后在香港、新加坡住过十几二十年,从来不说做什么工作,只说是英国派去的,托比咬定她是干情报的,她笑得很狡黠。“听说你翻译过毛姆的小说?”她转换话题问我。我说早年胡乱译过他的一些短篇讨生活。“ 我在新加坡见过毛姆,口吃,尖刻,聪明过人!”她赞赏老头子是英国精致品味的最后一道大菜,“英国人如今只会吃甜的,连吃鸡肉差点都沾果酱!” 这样的老太太英国多得很:清秀的五官雕满岁月的印记,湖蓝的眼神敷上一帘二次大战烽火的阴影;她们恬淡,她们温厚,世故的深情里又包藏着坚忍的自卫和要命的犀利。MaryBlume说的“debonairstoicism”:生活里的正经小节遭受粗心的扭曲她们看不惯,一生百般守护的是不朽的体面,说什么也不放过一袭云裳的矜持、一杯餐酒的渊薮、一桌傍晚茶点的博雅,那几乎是闺阁品节的表征了。 最近出版回忆录《Quicksands》的SybilleBedford今年九十四岁,她在伦敦高贵的Con naught饭店吃晚饭不忘教训跑堂说,烤乳鸽是不可以配菠菜的:“SpinachdoesNOTgowithroa stpigeon!” 我结交的一些英国老先生倒不太一样。下巴固然翘得高高的,眉梢偶然也竖一竖,喝下午茶先斟牛奶还是先斟茶并不过分坚持,小孩的哭闹和政客的唾沫他们显然是介意的。大不列颠的斜阳残照尽管换来了心智的哆嗦,他们从来不唱挽歌,内心在意的始终是那道余晖里巍然不坠的一丝元气。天生抱着这样顽强的个性,老先生们当然不屑讨人喜欢,不屑待人char ming,虽然他们其实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托比最不服气我说英国绅士过分拘谨过分清雅。我说英国诗人从来不敢以奶酪入诗:”Poetshavebeenmysteriouslysilentonthesubjectofchee se,”他们的G.K.Chesterton说的! 那天中午窗外漫天艳阳,老太太心情大好,饭后要伊迪丝给她挑一小块奶酪缓一缓胃气。“不瞒你说,我这些年常常在梦中回到香港的浅水湾,回到湾仔!”她说那仿佛是五十年代的黑白电影,韩素音的酒窝,苏丝黄的旗袍,“香港最迷人的年月”!七十年代后期城市生态似乎变了,经济霸权一旦坐大,香港马上庸俗了。 她笑笑说,犹太人有一种不发酵的面食叫matzo,可以做硬饼,可以做丸子;梦露嫁给阿瑟·米勒,米勒的母亲天天给他们做matzo丸子汤,梦露连吃十天,忍不住对米勒说,亲爱的,你们家怎么不换换口味吃matzo的其它部位?老太太把剩酒一口呷光说:“想起香港人比梦露懂事却跟梦露一样没有选择,心里真难过!”我忽然留意到她脸上的皱纹其实很秀气。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