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男孩不快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14:14 《法律与生活》杂志 | |||||||||
文/施园 施园就是“留住美丽”,前王楼村之行她跟她丈夫都去了。应本刊约请,她写下了这次寻访的经过。 1月19日,我在本地的论坛上无意中看到一个帖子,大体内容是北京的一个孩子被拐
2月19日,我拨通了梁山县韩亥镇派出所的电话,值班人员在电话里告诉我北京警方已经来人,调查后发现确实在梁山县韩亥镇前王楼村有一名来自北京的儿童,但询问后得知该儿童并非被遗弃,而是其亲生父母托其养父带回梁山抚养,现在孩子和养父母之间已经建立了感情,所以孩子还将在梁山继续生活下去。然后给了我一个所长的手机号码,但我打通后一直无人接听。 期间论坛网友通过QQ和最早发布信息的羽扇轻摇取得了联系,羽扇轻摇说北京市公安局的人来短信告诉她,孩子他们已见到了,但孩子养父不承认是买来的,只说是收养的。孩子总说,原来的妈妈不要他了。 孩子的情况究竟如何,是不是被拐卖的,现在的生活好不好,又是如何从北京来到梁山的,这是许多网友关心的问题。 3月7日早10点,我们5位网友到达了梁山县韩亥镇,进入前王楼村前,大家下车给孩子买了一些食物和牛奶。在商店里买东西时,我们顺便打听了村里书记的名字,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见不到孩子,我们被村民撵出来。 进村以后,我们来到了村支书的家门口,曹书记正在门口站着,带点农村人特有的聪明。刚开始打听孩子的情况时,书记显的很谨慎,一再问我们是干什么的,从哪里得知的孩子的事情,并说都是有人在网上传的这事,言语间带出对网络的反感。这下我们都没敢说是网友,只说是无意中从朋友那里听说的,很好奇,想见见孩子。同时我们还告诉他今天来没有任何恶意,就是想来看看孩子过得好不好,给他送点零食表示一下关心,绝对不是来调查孩子的身世。 这样,书记开始放松警惕,给我们介绍孩子的身世。据他介绍,孩子来村里已经近两年了,刚来时还经常说想念亲生父母,时间长就有点淡忘了。同时他还说孩子并不是被拐卖的,真实情况是:孩子的父亲去北京打工,偶尔认识了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母亲是四川人,独自带着孩子在北京打工,生活十分困难,而且孩子的生母从事的职业(好像是三陪之类)也实在不方便带着孩子,所以把孩子托付给他现在的养父带回老家替其抚养。孩子来到村里以后,告诉大家他有三个爸爸,还跟着妈妈回过四川老家。 曹书记还说,2月份从北京来了两名警察,联合济宁刑警队和梁山公安局带来了许多被拐儿童的照片,经一一对比都被排除掉了,警方还把孩子带到了当地派出所,但孩子一句话也不说,最后警方无功而返。 在我们的再三要求下,书记给孩子的养父打了电话,让他把孩子带来。十几分钟后,孩子的养父来到了书记家,书记告诉他我们想见见孩子,让其养父回家把孩子领来。几分钟后,孩子的养父带着孩子来到了书记家。自此,我们终于见到了大家都在关心的孩子。 孩子十分怕生,不愿意正面对着我们,始终没有说话,任我怎么哄怎么逗都不出声,所以无法听出孩子的口音。孩子穿的衣服在农村来说还算不错,上身穿着一件深蓝色运动衣,下面穿黑色牛仔裤。在面对相机时孩子更是抗拒,很难拍到正面的镜头,只在抓拍时拍到孩子侧面的形象。孩子的养父有点耳背,交流起来有难度。他告诉我们他家只有一个女孩,现在把旺旺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来看待。 了解到孩子的基本情况,看到孩子现在生活很稳定,大家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和孩子合影后,中午一点钟,我们互留电话并承诺以后还要再来看孩子,随后离开了前王楼村。 旺旺给我的感觉怎么形容呢?很木的感觉,这个木是麻木。如果真正是被亲生母亲遗弃,不知会不会是一种认命的感觉。孩子的养父看起来确实很疼爱这个孩子,但是为什么孩子会是这种态度,我们不理解。7岁的孩子应该懂事了,太沉默,没有同龄孩子的活泼。 能看出,孩子对养父很依恋。孩子好像对其他所有人都排斥,无论是被拐卖还是被遗弃,对孩子来说都是惨痛的经历。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4月上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