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得主王岩:像军人一样去战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14:18 中国青年杂志 | |||||||||
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得主、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王岩: 像军人一样去战斗 文-张末 王继荣
图-王继荣 完美的手术,完美的艺术 正是春夏之交清晨最令人慵懒的时候,天色刚蒙蒙亮,解放军总医院的资深骨科专家王岩教授就起身了。他没喝咖啡,也没喝茶,咖啡和茶可能影响他的平静,会让他的手发抖。他甚至没去开房间里的灯,一个人在沙发上一声不吭地坐了一会儿。一支香烟在指间绕来绕去,他习惯性地嗅了嗅,随手拿起打火机,但又轻轻地放下了。 5点50分,王岩离开家门,沿宿舍楼间的林荫小道快步向前院的办公楼走去。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几乎每天早晨王岩都会在6点准时出现在病区,逐一和他的患者交流病情,嘘寒问暖,40分钟后再回到办公室吃早点。这一习惯他已坚持了22年;22年前,王岩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从此以后,他一直将手术台当成自己冲锋陷阵的地方。 但这天早上,王岩破例没有去病区查房,而是径直来到办公室,将自己深深地埋在沙发里,陷入了沉思…… 此时,病区的一个床位上,一位患严重成年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患者正痛苦地躺在那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墙上钟表的时针指向8点。护士在一旁为他做着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十多年来,严重的脊柱侧后凸仿佛地震一般破坏了这个不幸的人的全部生活,并带来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而这一病症,至今在国际领域仍属医学难题。“我感觉自己的痛苦从来没有停止过。”他闭上眼睛说。面对即将进行的手术,尽管内心深处不免有某种恐惧,但这名患者还是满怀期待地下了决心,“我已经受尽折磨,我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7点15分,灯光明亮的手术室一片寂静,相应人员已经到位。巡回护士们正忙着放置绷带和手术器械;技师检查着各种设备;麻醉师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偌大的房间里人们忙碌地走来走去,没一个人说话。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摄制组人员一言不发地将现场直播的摄像机镜头对准了手术台。 护士将患者缓缓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室外面的会议室里,600多位国内外脊柱外科专家耐心地等候在那里,表情各异,他们都知道今天要做的成年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比以往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手术难度要大得多!因为在青少年期,脊柱相对要柔软且容易矫形,而当脊柱侧凸发展至成年就要比前者僵硬得多,手术风险也大得多,这一直是脊柱外科的禁区。而今天的手术却要在胸椎最凸出畸形的部位从后路绕过脊髓360°环形切除三个椎体矫正僵硬畸形的脊柱,这在脊柱外科界尚未有人尝试!术中若稍有偏差,触动脊髓这一中枢神经系统,将导致患者不可逆的瘫痪! 7点半,王岩还是安静地坐在办公室沙发上,眼睛一直盯着桌子上的水杯,脑子里再一次缜密地思考已被讨论了无数遍的手术方案,反复推敲、设计着每一个细节,尽管这一复杂手术是由他本人创新且已成功实施了上百例。 7点55分,王岩像上足发条的闹钟似的,腾地从沙发上站起身来,轻轻带上门,步履轻快地走了出去。在通往手术室的路上,他甚至表情轻松地跟同事点头、招呼。 8点整,已然“全副武装”的王岩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稳健地站在了手术台前,再一次打量了白光板前的X光片后,他开始工作。 示波器上,波纹线开始有节奏地在阴极管上移动。 扬声器里,患者心跳的“怦怦”声清晰可闻,每分钟70下,声音不大,非常沉稳。 “怦!怦!怦!怦……” 9点。 10点。 11点! 12点…… 人们不禁捏了一把汗。 手术台前的王岩依然仔细认真地操作着,不时侧过头去,让助手帮他擦去额头的细汗。细心的人们注意到,他居然左右手都能做手术,动作稳健有力。 四下里依然一片寂静,只有心脏监视器一直“怦怦”地响着,声音充满了整个手术室。 “怦!怦!怦!怦……” 将近13点的时候,王岩终于艰难地直起腰身,跟小组人员点点头,然后摘掉口罩,拉掉手套,像个谢幕的演员一般微笑着转身走出了手术室——由301医院骨科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脊柱侧凸大会上,持续4个多小时的脊柱侧凸创新矫形手术表演成功! 王岩和他的团队将记忆金属棒与现代三维矫正固定技术相结合,研制出新型脊柱内固定矫形器治疗脊柱侧凸畸形,这一创新发明获得了国际脊柱侧凸研究会主席Benz教授及其他与会的国内外著名专家的一致肯定,誉为脊柱侧凸矫形领域“突破性的进展”,Benz教授因此允诺2007年将一年一届的全球脊柱侧凸大会放在北京召开。事实上,多年来王岩所在的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正是凭借临床上的巨大成功,一跃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治疗高难度、僵硬性脊柱侧凸、先天性、成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权威治疗中心。 很快,这位幸运的患者出院了,他的家属在王岩的个人网站“301王岩网”(www.301wangyan.com)上深情地留下了一段话:“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感激您,您做的手术就像一件艺术品,那么完美,一丝不苟。您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22年强攻“不死的绝症” “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往往一定的年龄之后,一些事就发生了,疾病会像一个兵团一样,将它的领地一一征服。”王岩说。 人体的骨骼,既坚强又脆弱,能够危害骨头的疾病成百上千,其中,尤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最,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绝症”。仅在美国,每年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必须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就高达10万例以上。由于病程长、致残率高、社会医疗资源消耗量大,病人与家属往往十分痛苦。因此,2000~201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郑重定为“骨与关节的十年”。 我国是股骨头坏死的高发区,由于发病原因不能确定,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同时由于在临床上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造成了国内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医疗市场的混乱,因各种目的而成立的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心数不胜数,浮夸广告满天飞,一方面造成了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许多患者由于未得到有效的正规治疗,贻误了早期治疗的有利时机,使病情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晚期股骨头坏死而不得不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 王岩所在的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成立于1953年,是一个由10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骨干队伍,既有像卢世璧这样蜚声中外的院士前辈,也有一大批教授、博士头衔的新进学术带头人,是全军唯一骨科重点学科,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更是国内科研单位中唯一作为第一完成人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学科。而身为骨科大夫,22年来王岩见到了太多患者被“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击倒的残酷场面:因股骨头严重萎缩、塌陷,患者的身体佝偻变形,疼痛与致残就像永不退潮的海水浸蚀着孱弱的躯体,令他们战栗恐惧,永无宁日! “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怀有仁者之心、慈爱之情。我热爱医生这个职业,这是个在拯救病患中拯救自己灵魂的高尚职业。”王岩说。 为了找到治疗绝症的最佳方法,22年来,王岩和他的团队年复一年地努力,默默地战斗。经历了无数的不眠之夜,也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之痛,人体的206块骨头的参数性状,数以万计的典型病例,早已印刻在了王岩的脑海中,他像看护秘密一样看护着自己的这笔人生财富。而在日复一日埋首临床攻坚的同时,一篇篇苦心孤诣、见解独到的学术论文,也把王岩推到了国际攻关的前沿,他先后被选送到美国、法国、德国的6家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和工作,还曾受聘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客座副教授、纽约医学院院士。1995年赴美学习及工作期间,王岩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行医的执照,但他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回到了祖国。 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十五”计划等多项基金的资助下,历经22年多学科的合作研究,辛勤耕耘的王岩和他的团队首次在国内外针对股骨头的发病机理、自然病程、预防、诊断分期评价到分期治疗进行了系统研究,创新了多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技术: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微创化髋关节镜下滑膜切除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新方法; ——在国内外率先开展显微外科技术重建股骨头坏死的血液循环治疗中期股骨头坏死; ——国内外首创记忆金属网球植入治疗中晚期塌陷的股骨头,使大批致残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重返工作岗位; ——对晚期股骨头坏死病人采用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人骨骼特征的新型国产人工髋关节系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完成世界上首例四个大关节——双髋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手术,帮助两名强直性脊柱炎双髋双膝完全强直卧床8年以上的患者恢复站立行走; …… 该系列研究及创新手术,如今已在国内外2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1万余例,获得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法的满意疗效。同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6部,获多项国家专利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也发展为全军医院也是全国所有综合医院中最大的骨科专科中心,共有6个病区,还有一个骨科研究所,整个骨科分为关节外科、矫形外科、运动医学科、骨肿瘤科、脊柱外科等,并进而获得总后批准,筹建第一个“院中院”——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院。 这一次,担子又落在了44岁的王岩身上…… 像军人一样去战斗 在互联网上,那些想考骨科的学生将王岩排在了“全国骨科牛人集中营”的第一位,并且在他的姓名后面连续加了7个感叹号以示崇敬。毫无疑问,成为一个“牛人”不单要有绝好的看家本领,还要有好名声,当然也离不开业内业外的各种闪亮的头衔。 事实上,王岩的确拥有很长的头衔:中央保健组成员、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球华裔骨科学会秘书长、亚洲创伤骨科学会副主席、亚太人工关节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国分会主席、中华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医学会常委、中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常委、美国《临床生物力学》杂志(Clin Biomach)唯一中国编委、国际脊柱侧凸(SRS)学会理事、《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及《中华外科》杂志编委、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自然而然,王岩需要不时地坐在干净的办公桌后面耐心回答记者的一个问题:一个拥有这么长头衔的人,到底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你是说,我应该做哪些工作是吗?”王岩笑呵呵地说,“我来告诉你每天我都干了些什么?” 他提供给记者的时间表如下:一周5个手术日,星期一手术日的下午还是专家门诊时间,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患者;每天早晨6点去病区查房,40分钟后回到办公室,一天的工作包括临床治疗、科研、开会、快速浏览助手提交的最新医学信息以及做下属的思想工作,等等;晚上8点半下班,回家处理“301王岩网”网友留言,做第二天的工作规划或者静坐,12点以后入睡;日复一日,单调而忙碌,其间尚不包括其他琐碎之事…… 于是,他和记者之间有了这样的对话—— 记者:这样下去岂非您处于透支状态? 王岩:没办法。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这个样子,一个在院里其他科室工作的同学说,经常是一个多月也见不着我的面。 记者:据说您在高中时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健将,大学期间还获得了上海市高校交谊舞冠军和上海“精武杯”拳击比赛次重量级亚军,现在还坚持吗? 王岩:嗬嗬,别提了!我6岁起就学油画,电声乐器我全都会玩儿,当年的兴趣爱好广着呢,现在全搁置了,没时间啊! 记者:的确很难想像一个拥有如此之多头衔、职务的人,会不会有分身乏术之感? 王岩:我习惯提前给自己做规划,第二天要干什么,要见什么人,哪些是必须要做的,哪些可以灵活处理,一二三四五,头天全部罗列出来,第二天照计划执行,如果10件事能完成8件事我就心满意足了。 记者:这就是您的成功之道? 王岩:国家尚且制定5年规划,个人更应该如此。大学英语课本中有一篇中学生作文《假如我的眼睛明天失明了,我要干什么?》,直到现在我依然印象深刻。虽然我并不主张把人生的每一天都当做世界末日,但事实上人生的每一天过得实在是太快了,留给你让你做事情的时间非常、非常有限。所以,过了40岁以后,我把每一天都当成浓缩了的人生精华来珍惜。 记者:您既是管理者,又是临床医生,还要搞科研,您怎么在团队中平衡自己的这种多栖性,尤其是在一个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 王岩:你是说文人相轻吧?的确,我们院的骨科名家云集,有很多“大腕”,所以团结十分重要,如果不团结,大家相互拆台,怎么做到和谐进步呢?我经常跟人说一句话,我的老师们、科里的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他们手把手教会我们如何做手术,包括如何做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放眼全球,发展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一个很重要的心得就是,要舍得把机会让给别人,敢于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实践,不要怕他们超越自己,要依靠制度来管人。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是自身的综合能力,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发挥你的最大潜能,而不是靠压制别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其实,一个团队只有大家都做大、做强,才能水涨船高、全面开花,这也是为什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成为全国科研单位中唯一作为第一完成人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学科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我们讲团结,讲合作,和谐才能出生产力。 记者:那么,作为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得主,您怎么理解医生这个职业呢? 王岩:我认为外科医生分三类:第一类经过长时间临床、手术历练和知识积累,可以很好地完成常规疾病及部分疑难病例的诊治及手术,是用手在做手术,我称为“医生”;第二类可以把积累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上升为理论反过来指导临床,著书立说,是用手和脑在做手术,我称为“专家”;第三类则在积累、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还能不断创新,开创未知领域,这是在用手、脑、心在做手术,除了应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良好的临床与科研训练、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及创新能力外,还应具备宏观视野和哲学思维以及过人的胆识,我称为“大家”。 记者:天天在手术台上救死扶伤,耳闻目睹的都是病痛与呻吟,这对一个人的心理神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2年来您怎么平衡、调适自己?什么力量支撑着您? 王岩:我是一名军医,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我就应该像军人一样去战斗!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