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医生是被谁“妖魔化”了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00:00 红网

  4月13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不要丑化医生形象》一文。针对眼下医患矛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作者说:“许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医生,却很少倾听医生的呼声。事实上,医生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虽然医生选择了沉默,但丑化甚至“妖魔化”医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极大地伤害了医务工作者的自尊和感情,使本已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恶化”。(《人民日报》 2006年4月13日)

  不要把医生“妖魔化”,并尽快改善医患关系,这种局面是人人期望的;但是,作者认为有人专门丑化医生形象,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下,做个医生真的太难了!”我却觉得似有失公允。

  诚如该文所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任何一个社会,医生都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因为他们肩负着维护人类健康的职责。那么,除了别有用心者以外,一般情况下,有哪个患者专门去招惹医生的不耐烦呢?而且,因为是医生,批评一下医疗队伍中的不正之风,甚至,谈谈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感到压力了吗?我相信大多数医生也不会神经脆弱到这种程度。医生家里也有病人,据我知道的情况倒是,其实很多医生对医疗卫生系统存在的问题也深感忧心。

  如果我们认真追问的话,究竟谁在专门丑化、甚至“妖魔化”医生呢?恐怕不得不说,还是医疗队伍自己。且不说前一阵的哈尔滨“天价医院”、医院楼道里死了不该死的病人、“一药多名”等等,就以新近的新闻为例:

  ——安徽省蚌埠市传染病医院编造病历,制造假住院现象,以“挂床”的方式骗取医保资金,致使出现了男院长“住”进了女病房的笑话。(2006年4月12日

焦点访谈);

  ——浙江省杭州市华夏医院打出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新突破”的诱人广告,诱骗38人分别花了8000到一万多元不等的高额费用,接受了所谓的“介入微创定位手术”,结果怎样了呢? 手术之后 不能说话了 。( 2006年4月4日央视国际生活频道)

  ——辽宁沈阳的一家大医院里,女病人在接受全麻手术,医生在病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抽取了她的骨髓,用来进行骨髓

干细胞的研究。(2006年04月13日 央视国际)

  似此这般,你说怎么能让舆论不发言,又怎么能让患者放得下心呢?舆论是一面镜子,自身形象好不好,不是镜子决定的。模样丑陋怪镜子,那不成为笑话了吗?

  当然,医院、医生中的这类现象不是普遍的,更不是全部的。正直、善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生还是大多数,过去有林巧雅、后来又有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的赵雪芳,现在也还有大量的医院和医生,他(她)们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被称为“白求恩式的大夫”,也都得到了社会的尊重、赞誉和认可。然而,我们也得相信:一块烂肉确实能坏了满锅汤。

  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但崇高的职业更需要从事这种职业的人要有崇高的操守。那么,怎样改善医患关系呢?解铃还需系铃人。笔者认为医疗

卫生部门还是先扫门前雪,从自身做起,从加强内部管理做起,从敢于揭丑、亮丑,从正视问题做起。首先,要严肃纪律,整顿队伍,下决心把那些不安分、不敬业、不尽职的害群之马及早清除出去。同时,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树立榜样,重塑自身形象;其次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态度;再次,要不留情面,加强监督,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整顿医疗队伍,强化医药管理,其实最有说话权、也最了解情况的还是医生自己。《人民日报》的文章说,“许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医生”,“医生选择了沉默”。我觉得问题正在这儿。医疗队伍中也确实有很多有良心的医生,要给他们说话的机会,要保证让那些有良心的医生说话算数,不要让他们再戴上“叛徒”的帽子。沉默是无济于事的,“护短”更是一种错误。

  作者:李月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