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美国对伊新策略悬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9日12:07 新民周刊

  撰稿/沈根林

  杀死萨德尔,局势能否好转?

  12日,美军驻伊拉克最高指挥官桑切斯中将在巴格达为美国国内新闻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驻伊美军的任务之一,是杀死或活捉什叶派反美派别领导人萨德尔。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事实上,萨德尔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受益者”,但最近一个时期却公开与“解放者”身份的美军作对,成了继萨达姆后美国的新对手。

  萨德尔虽然在什叶派中的宗教地位并不算高,远远比不上伊拉克大阿亚图拉西斯塔尼,但他极具政治企图。萨德尔是伊朗前最高领袖霍梅尼政教合一理论的积极推崇者,他的目标就是成为伊拉克政坛的头号人物。

  萨德尔利用萨达姆倒台后的权力真空,积极在什叶派聚居地区扩充势力,以清真寺为据点招收年轻人加入他领导的“马赫迪军”,并开始反美宣传。而美军此时正疲于应付逊尼派抵抗者和阿拉伯圣战者的骚扰,错误地认为萨德尔的激进立场在什叶派中号召力不强,不会迅速成为美军的新对手,所以只对萨德尔采取孤立措施。

  引发萨德尔与美军正面对抗的起因,是他主办的一份《AlHawza》周报被美军以煽动暴力为名查封。

  而在萨德尔看来,这是他发起对美英联军攻击的一个绝好机会。他立刻动员支持者上街施压,继而发展到以武力与美军抗衡,一度有数个伊拉克城市被萨德尔领导的什叶派武装力量所控制,并与前往清剿的美军士兵发生了严重冲突。

  萨德尔绝非等闲之辈,善于与美军周旋。一方面,在桑切斯中将宣布要打死或者逮捕他的消息后,公然宣称他愿为结束联军对伊拉克占领进行的斗争而死。另一方面,为保存其武装力量,萨德尔在12日下令他的武装支持者撤出此前占领的纳杰夫警察局,并从邻近的库法和卡尔巴拉两市撤出。转而对堪称美军作战“生命线”的后勤补给车队频繁袭击。

  对萨德尔武装的“退兵”行动,美军驻伊拉克最高指挥官桑切斯并不买账,重申对萨德尔发出的“逮捕或击毙”命令不会改变。

  应该说,“逮捕或击毙”萨德尔对美军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打击萨德尔犹如踩钢丝,稍不留神就会得罪整个什叶派。从表面上看,美国人碰到的是一个强硬的什叶派宗教领袖。事实上,表明什叶派穆斯林对外来“解放者”既不表示逢迎,也没鼓励抵抗,静观其变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原来激烈反萨达姆的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穆斯林,在伊战一年之后却站到了美国的对立面。

  萨德尔已经向他的支持者灌输了反对美国占领的思想,他也放出话来:宁愿做个烈士。他要用自己的鲜血保卫伊拉克。目前看来,很多伊拉克人并不一定同情萨德尔,但一旦他被美国人打死,他肯定会被伊拉克人视为烈士。因此,有中东问题专家认为,伊拉克人对美国占领军的不满情绪在“逮捕或击毙”萨德尔后难以预料。根据最近的民意调查,82%的伊拉克人不再认为美军是“解放者”,84%的伊拉克人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真正结束联军的占领,20%的伊拉克人坚信杀死美军士兵是正义的行为。这种情况下,“逮捕或击毙”萨德尔可能使美军在伊拉克面临“全民抗美”的严重局面,伊拉克的局势将长时间不得安宁。

  移交主权,政权能否稳固?

  13日晚,美国总统布什举行记者招待会,解释他的伊拉克政策和“9·11”恐怖袭击事件,寻求国民的支持。他在18分钟的开场白中表示,虽然伊拉克爆发了美军同什叶派和逊尼派穆斯林武装分子间的冲突,6月30日美国向伊主权移交的日期不会改变。

  实际上,由于在伊拉克美军找不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布什政府企图补办“合法手续”的努力未能奏效,而“诚信”却接连遭到质疑。布什希望通过如期向伊拉克移交权力,缓和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但就目前伊拉克局势,布什所说的如期“移交”真让人疑问多多。

  其一,如何摆平伊境内三股暗流涌动的势力?

  第一股是美国所谓的“外国势力”。伊拉克临管会于7日驱逐了伊朗驻伊拉克临时代办,理由是“对伊拉克南部暴乱有消极影响”。由于伊朗的什叶派领袖大多属于激进的反美人士,因此,在美国主权移交后,伊拉克临管会更没有能力清除伊朗对伊拉克什叶派的影响力。

  第二股是伊拉克的什叶派势力。伊拉克什叶派有三大领导人——最高精神领袖西斯塔尼、伊拉克最高革命委员会主席哈基姆和上了黑名单的萨德尔。身为伊临管会成员的哈基姆是美军的可信任者;颇具影响力的西斯塔尼一直是美军的一块“心病”,4月7日,一直沉默的西斯塔尼终于发表了一份声明,既谴责美军逮捕宗教人士、滥杀穆斯林的行为,也斥责萨德尔在伊拉克南部引起暴乱。因此,在美国主权移交后,伊拉克临管会根本没有能力协调这三方立场。

  第三股是支持萨达姆的逊尼派武装势力。美国认为,目前的局面是由伊最大的恐怖组织“安萨尔”造成的,是他们制造了4名美国保镖惨遭杀害的费卢杰事件。近日,该组织首领扎卡维再次发出“恐怖声音”,号召逊尼派穆斯林拿起武器,将美国军队赶出伊拉克。扎卡维的这些话,意在挑起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之间的矛盾,掀起伊拉克的大规模内战。这股势力连美国自己也无法消除,更何况伊拉克临管会的能力呢?

  其二,如何平息目前伊拉克境内的血腥危机?

  美军目前在伊拉克遭到的军事反抗是局部性的,还是全局性的?究竟是个别问题引发的,还是因为整个占领体制造成的?这是目前伊拉克混乱局面加剧向美国提出的问题。

  进攻费卢杰是因为美军决心实施报复行动。而在萨德尔城、纳西里耶以及库特等地的战斗,则是美军为了平息萨德尔支持者及其武装对美军的袭击。从表面上看,似乎只要让费卢杰交出凶手、萨德尔武装被击溃,目前的危机就能平息。事实上,目前的危机即使得到暂时平息,类似规模的军事冲突与战斗还会爆发。况且,美军平息目前危机的方式,很可能为下一次伊拉克境内军事抗争点燃新的导火索。

  目前,美军围攻费卢杰越狠,对萨德尔武装打击越凶,伊拉克人民的反抗会越剧烈。平息这两股军事反叛势力的结果,很可能会激起伊境内更多的军事反抗。美军对费卢杰以及萨德尔军事力量的围剿,很可能是对伊拉克民众反美活动的动员。另外,随着军事围剿的加剧,伊拉克平民的死亡数字上升,其结果是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的反美态度很可能更坚决,美国将越来越失去伊拉克温和的宗教及社会势力的支持,并面临被彻底孤立的危险。

  此外,布什总统承诺6月30日将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主权,究竟美国要将伊主权移交给谁?临时管理委员会建立起来了,临时宪法通过了,但各政治、宗教派别和族群势力的权力分配很难摆平,随时可能发生纷争和内讧。难怪在4月11日,美国驻伊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除此之外,别无下文了。

  其三,美国向伊拉克新政府究竟移交多少权力?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一言道破了布什坚持如期向伊拉克移交主权的道理:“权力移交基本上是伊拉克主权从驻伊联军临时当局到驻伊美国大使馆的转变,这种转变是象征性的。”

  由于美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可以迫使伊新政府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因此美国没必要推迟向伊拉克人移交主权。6月30日之后,规模庞大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将取代目前的驻伊联军临时当局。与此同时,巴格达将出现美国中央情报局设在境外的最大的分支机构。美国将继续保持对伊政治进程的影响力,新的美国驻伊使馆将拥有数千名雇员,包括大批技术顾问和美国众多机构的专家。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对美国向伊拉克移交主权也有精辟表述:“移权只涉及到对伊政治统治,不涉及伊安全责任问题。”按此说法,在“移权”后,美国对伊拉克安全问题的控制权不受影响,与目前状况不会有差别。

  向伊增兵,暴力冲突能否控制?

  12日,在伊拉克的美中央指挥部司令阿比扎伊德在巴格达说,美国领导的联军部队本月已经有70人在伊拉克丧生,鉴于目前局势,一些美军部队要延期回国,而且他已经向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防部请求派遣1万人的增援部队,相当于两个机动作战旅的部队,协助对付伊拉克反美武装。

  目前,五角大楼正紧急筹措兵力,准备向伊增兵。但事实上,美军在伊拉克所碰到的难题是美国无法用增兵来解决的。

  到目前为至,在伊拉克的美军并不知道,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到底在哪儿。“谁是美国在伊拉克最大的敌人?”这是目前令美国指挥官们最为困惑的问题。美国原来一直认为,萨达姆残余势力与境外恐怖分子是美国在伊拉克的敌人。在一系列打击行动之后,到3月中旬,美军受炸弹攻击的事件确实下降了。3月1日至20日,美军在伊境内死亡士兵人数下降到15名,是去年8月以来最少的。但好景持续不到3个星期,新的敌人又冒了出来,而且对美国在伊行动的威胁更大。

  3月1日,德国《明镜》周刊发表一篇长篇通讯《1001条战线》,描述由戴维·彼得雷乌斯将军指挥的美国101空降师一年来在伊拉克的日日夜夜。他们把无数弹药投放到这片土地上,反过来又竭力进行争取民心的活动。士兵们精疲力竭,但没有打赢战争。战争仍在继续,他们深陷困境。

  “17点30分,100多名军官在摩苏尔最大的萨达姆宫殿里就座。这座宫殿高耸在摩苏尔市,但已没有昔日的辉煌。校级和尉级军官成排坐在战略挂图前,声音嘈杂。他们旁边放着便携式电脑和战地电话,身上穿着黄褐色军装。他们是武器工程师、后勤人员、知识丰富的话务员、狙击手和工兵。但是,他们不是在计划一场常规战中的战斗。他们是为了争取脆弱的和平而战。”

  “这些士兵们就像市议员一样谈论着。他们没有谈论早晨发生爆炸的炸弹,没有谈论每天派出的250名徒步或乘坐越野车或乘坐装甲运输车的巡逻兵,没有谈论每夜都飞抵叙利亚和土耳其边界的直升机,没有谈论每天6-8次的大搜捕,没有谈论每天10-11起的拘捕事件,没有谈论不断发现的武器,没有谈论“接触敌人”的老一套东西:狙击手射击、导弹发射、地雷和恐怖活动。”

  “他们谈论的问题是灯泡、课本和垃圾桶。瘦瘦的彼得雷乌斯将军坐在大厅最前面的转椅上,他把麦克风和黑色的咖啡杯交替放到嘴边。他称,每日的形势讨论会是他‘真实的时刻’。”

  “彼得雷乌斯说:‘11月令我们吃惊。那么多的人员损失……我们根本没预料到北方会出现这种问题。’但是美国人此前预料到了什么?他们知道问题可能在胜利后才开始出现吗?他们知道现在日常生活也可能变成战线吗?”

  “恐怖分子取代了这些问题。美国人又可以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彼得雷乌斯把用在学校和垃圾桶上的力量,更多地转移到战斗中去。于是他们再次接连取得胜利。逮捕恐怖分子,发现武器。但问题仍然是他们没有胜利。迄今为止,好像他们赢得了打击恐怖分子的每次战斗,但他们还没有赢得战争。”

  这篇长篇通讯从一个美国王牌军101空降师在伊经历,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美军在伊拉克所碰到的难题是无法用军队来解决的。美国应该重新审视对伊战略,现在再向伊拉克大规模增派兵力不合时宜。看看40年前,越战镇压了越南反抗部队,同样也淹没了无数美国士兵,战争的“硕果”是5.8万口棺材。

  力保“联盟”,战争性质能否改变?

  近一个时期,伊拉克各派抵抗力量与驻伊联军展开持续激战的同时,伊拉克武装势力抵抗战略也出现了新动向:频繁袭击伊境内外国平民,并大规模绑架外国人质。

  外国人被绑架事件频繁发生,说明武装势力改变了以往直接袭击的战术,转而采取扣留亲美派兵国家的民间人士作为人质,以要挟其撤兵,从而激起派兵国国内要求撤军的舆论。

  作为一种对抗行为,绑架人质,在军事层面上并不能获得简单的战果;但从心理上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攻势要比占领一座城池或击溃一支部队更为有效。目前伊拉克人质事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不仅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担心美国可能会陷入第二次“越战”,而且使一些出兵伊拉克的“盟友”立场发生动摇,使原本脆弱的“伊战联盟”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当初,这些国家政府努力说服民众向伊派兵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向伊派出部队并不是参加战斗,而是参与在伊拉克的人道主义行动和重建。如今,乌克兰在库特的部队、保加利亚和波兰在卡尔巴拉的部队、西班牙在纳杰夫的部队以及意大利在纳西里耶的部队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战斗,并造成了人员伤亡。部队的参战和人员伤亡将使这些国家政府在国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对其他国家而言,尽管乌克兰、波兰等国也表示不从伊拉克撤军,但伊拉克武装冲突的加剧对“伊战联盟”的初步影响已经显示出来。哈萨克斯坦已宣布将于下月如期撤军;新西兰也表示将按期从伊拉克撤回部队,并不再向伊拉克派兵;保加利亚也表示按计划从伊拉克撤军。而日本、韩国派往伊拉克的非战斗人员都已停止一切活动,一般不出军营。

  事实上,在“伊战联盟”中,只有英国、意大利、波兰、乌克兰和西班牙等国家派兵人数超过1000人,其他国家派兵人数只是象征性的。因此,从军事意义上讲,一些国家从伊拉克撤军不会对伊局势产生很大影响。但是,这些国家从伊拉克撤军的政治影响不可低估。一旦有国家从伊撤军,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会有更多的国家撤军,结果将形成美英两个“孤家寡人”占领伊拉克的局面,这将使美英两国在伊拉克问题上更加孤立。因此,美国将会竭力维护“伊战联盟”的格局,否则,小布什和布莱尔的政治前景以及两国的公众舆论都将受到“联盟国”撤军的极大影响。

  目前,美国一方面竭力维护“伊战联盟”格局,稳定驻伊联军的军心,另一方面想以此来争取更多的国家在伊重建过程中的支持与合作。但从目前伊拉克安全形势和未来走向来看,美国想靠现有的“伊战联盟”稳定伊拉克局势十分困难。

  目前,伊拉克存在着几个分别由逊尼派及什叶派穆斯林控制的反美活动中心。出于反美的需要,逊尼派及什叶派可能暂时结成反美联盟,但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太久。激进的逊尼派与什叶派分子很可能会在以后发生混战,从而引发内战。由于伊拉克局势恶化,伊拉克临管会多名部长及成员纷纷辞职,伊拉克人是否有能力团结一致来接管政权更是一个问题。从根本上来讲,由于什叶派与逊尼派互不相容,库尔德问题由来已久,因而美国要在伊拉克问题上突破历史与现实的困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布什决不会轻易放弃在伊拉克的军事存在和军事控制。他在伊拉克战争上押下了大赌注。布什曾多次强调指出,即使伊拉克发生的袭击行动更多一些,美军遭遇的伤亡再大一些,他也不会下令部队灰溜溜地从伊拉克撤走。

  对于正在竞选连任的布什而言,伊拉克战争是他用来证明自己在国家安全领域“成绩斐然”的重要证据。为进一步控制伊拉克的局势,布什会派出更多的军队前往伊拉克。但布什必须明白,使用军事手段打击反美武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伊拉克问题。(作者为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安全事务研究所所长、教授)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