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布隆伯格:《时代》眼里的全美最佳市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1:15 外滩画报

  在许多美国政客的眼里,纽约市市长这一职位是仅次于美国总统的另一个宝座,也是全美第二棘手的工作。确实如此 ,正如美国作家珍妮弗·西尼尔所说的那样:纽约人口超过800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4000亿美元;将纽约 的警力改编成部队,将是全球排名第20位、装备最佳的国防军。

  但纽约的棘手,并没有难倒亿万富翁迈克尔·布隆伯格。

  在商战中,他是一个传奇;在政界里,他又开始书写一个新的奇迹。

  杨嘉辉/报道

  2002年1月1日,时年60岁的布隆伯格接替在“9·11”事件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朱利安尼,正式出任纽约市 第一百零八任市长。现在,在纽约市长位置上坐了三个年头的布隆伯格,开始为连任发起了最后冲刺。

  与3年前相比,布隆伯格有些一样,但又有些不一样。

  2001年时候的他,还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初涉政界,在纽约市民眼中还是一个笨拙的新手,而现在,“他的从 政能力比以前要好太多太多。”2001年竞选中以微弱优势输给布隆伯格的马克·格林感叹说。3年前,布隆伯格面对的是 巨额赤字、大批失业者和世贸废墟,而今天,布隆伯格让纽约经济增长,失业率明显降低,居民生活环境也有了较大改善。难 怪美国《时代》周刊近日将他评为全美最佳市长之一。

  富翁市长:身价40亿,年薪1美元

  2001年末,为夺取纽约市长一职,布隆伯格,这位“彭博金融新闻帝国”的创立者曾扬言,“愿以年薪1美元为 公众服务”。此承诺在纽约乃至全美轰动一时。以布隆伯格的名字命名的彭博是全球头号财经资讯提供商。

  面对原本19.5万美元的纽约市长年薪,这位身价40亿美元的大富豪毫不在意。事实上,他把纽约市长一职称为 “他心目中世界上最棒的四项职业之一”,与美国总统、美国国务卿和世界银行行长相并列。

  布隆伯格不是一个纯粹的政客。他是传媒大亨、金融家、信息技术人员和政治家的混合体。

  1942年2月14日,布隆伯格出生于波士顿郊外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家奶制品公司的记账员,母亲是家庭妇 女。靠在停车场帮人泊车和助学贷款交学费,布隆伯格从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又到另外一所名校哈佛大学商学院 深造并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毕业后,布隆伯格进入著名券商所罗门兄弟公司任股票交易员,1972年成为公司股东。1981年,所罗门兄弟 被收购,布隆伯格也遭解雇,但他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遣散费。在所罗门工作期间,布隆伯格发现,股票交易员很需要专 业的财经资讯,他认为这是个很有前景的市场,于是用他的1000万遣散费成立了布隆伯格资讯公司(也译为彭博公司), 为股票经纪人和分析员提供信息服务。20年后的今天,该公司已成为仅次于路透社的全球第二大信息公司,拥有8000名 雇员,年收入24亿美元。

  1990年,布隆伯格成立布隆伯格新闻社(彭博新闻社),杀进新闻界。现在,该新闻社在全世界已有82个办事 处、1200名记者和编辑。布隆伯格生意越做越大,接着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电台、电视台和网站。

  在公司,布隆伯格没有明确的头衔,甚至没有秘书和固定的办公室,他喜欢置身于员工当中,随时随地和他们交流。 在他看来,“墙是障碍物,我的工作就是挪开它们”。

  在当了市长后,他又把这个作风带到了纽约市政大厅,将一个大会议室改造成了开放的办公大厅,就像是华尔街的某 个交易大厅,市长、副市长和30多名员工坐在一起办公。

  这位行为方式独特的新市长,2002年1月1日上任第一天,就让他的市民和同事们惊讶。

  那一天,他宣布,他和他的家人不入住那栋具有202年历史的市长官邸,依旧呆在曼哈顿的家中。他说:“我在那 里很舒服,我的孩子们在那里长大,我们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环境。”

  那一天,这位穿着花格子衬衫的新市长就如同走进自己一手创办的彭博公司,挨个拍着公务员们的肩膀和他们“称兄 道弟”,说:“以后就直接叫我迈克尔吧!”

  那一天,以前习惯了“劳斯莱斯”的布隆伯格,改坐纽约地铁四号线。虽然,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不过是在“作秀” ,但他的这个秀一“作”就是三年。

  事实上,平易近人、关心民众疾苦正是布隆伯格留给纽约市民最深的印象。

  平民市长:上班挤地铁,骑自行车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在纽约地铁四号线上,碰到布隆伯格早已不是新鲜事。布隆伯格说,乘地铁既省钱,又可缓解市 中心交通拥堵。

  布隆伯格的家离市政厅约半小时车程。在拥挤的车厢里,布隆伯格经常找不到座位而只好站着。如果说与普通乘客有 什么不同,就是这位市长会带二三名保镖。

  舍弃“劳斯莱斯”而选择地铁,布隆伯格显然是有所考虑的。他曾多次表示,自己愿意用实际行动来化解“9·11 ”后市民对公交安全的忧虑。

  “9·11”这场浩劫,对纽约来说,最切身的后遗症是市民患上“公交恐慌”——人们无形中形成共识,人流拥挤 的地方就是恐怖分子下手的对象。布隆伯格的举动,似乎很有效果。有市民说:“这至少说明市长认为地铁是安全的。”

  去年12月11日,纽约公交工人决定大罢工。包括地铁、公共汽车、通勤车等绝大多数公共交通将全面瘫痪。闻听 此讯,工作和生活在纽约的美国老百姓甚为担心出行问题,倒是布隆伯格看得开:不行,我就骑自行车!

  作为纽约百姓的父母官,布隆伯格表示自己也无力阻止这次声势浩大的罢工。纽约当地报纸《新闻日》记者专门就此 事采访了布隆伯格,以下是他们两人的对话:

  布隆伯格(以下简称布):这次,我要骑着自行车来上班。我认为这方法不错,我可以早点到市里。

  记者:你说你要骑自行车来上班,是真的吗?

  布:当然。你们现在应该知道,我从来不说我根本不会去做的事情。

  记者:那你到时候是不是得和警卫一起骑自行车?(布隆伯格身后的警卫点点头)

  布:噢,我现在还不知道。我想我骑自行车比大多数人都要快,所以我不清楚他们是不是能赶上我。

  新手市长:从稚嫩到成熟

  2000年以前,布隆伯格一直在金融和传媒领域活动,从未担任公职。

  2001年,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因受法律限制,不再连任,布隆伯格立即抓住了机会。

  布隆伯格原本是个立场鲜明的民主党人,但当他看到民主党内竞争激烈,而共和党那边连一个像样的候选人都没有, 就立马“叛变”到共和党,并成功地成为共和党的候选人。

  纽约是民主党的大本营,民主党人的数量是共和党人的5倍,共和党人当选的机会不大。为了当选,布隆伯格组建了 一流的竞选团队,在砸出了69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之后,他如愿以偿当上市长。对此,他的竞选对手马克·格林颇有微词 :“这不是在竞选市长,而是要花钱买下市政府。”

  上任3年来,布隆伯格的进步有目共睹,他已经学会了一些政客亲民的基本诀窍,例如亲吻婴儿,在媒体面前摆PO SE。不过,他的政治历练还是太短,还不会讨各个族裔选民的欢心。比如,听黑人的福音歌,他不会跟着打拍子;在对一群 中学生演讲时,就如同面向一群商业领袖演讲一样沉闷严肃。

  和3年前一样,而今的布隆伯格还是操着一口远远谈不上动听的波士顿口音,不过,他说出来的话却比从前更圆滑谨 慎,不会再闹2001年竞选时的大笑话——当时,他当着共和党同仁、纽约州州长帕塔基的面宣称自己倾向支持民主党的自 由主义;而今的他还是不改亿万富翁的做派,喜欢一掷千金大摆盛宴,不过他的宴会宾客不再仅限于上流社会人物,还加进了 纽约市各个社区的社区领袖。

  尽管,布隆伯格降低了纽约的犯罪率,开发追踪城市各类服务的电话系统,切实解决纽约市民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 学校体制进行改革,还结束了纽约20年以来最糟糕的财政危机,但他的支持率一直没有超过半数。2003年底的一次民意 调查显示,只有23%的纽约市民希望他连任,而62%的人则希望看到另一位新市长。

  布隆伯格的助手反复强调,市长先生其实真心实意理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连布隆伯格95岁的老母亲也出面说,自 己的儿子一向是行善不欲人知,他最慷慨大方的一面总是在公众的视线之外。

  目前美国纽约市长换届选举的选战已经开打。继5月2日,4名民主党市长参选人首次到纽约中国城拉票后,共和党 籍的布隆伯格,5月13日晚也前往中国城寻求连任支持。这是纽约市百年来第一位为选举而专门到中国城发表演讲的市长。 而纽约市一份最新的民调显示,布隆伯格的支持率大幅领先其他4名市长参选人,极有可能连任。

  布隆伯格上任来,一直艰苦地把自己塑造成一名纽约市平民市长,他的努力现在已得到不少选民认可。布隆伯格要让 纽约市民相信,一个不算英俊的市长,也可以激情澎湃地继续治理这个全美国最喧嚣的大都会。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