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事件留下的公众财产:对权力保持警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18:35 时代人物周报 | ||||||||
本报记者 马昌博 2005年5月的最后一天,老态龙钟的马克·费尔特被人颤巍巍地搀到门口,与围在四周的记者见面。几乎是同时,《华盛顿邮报》发表官方声明称:“马克·费尔特就是‘深喉’,为我们有关水门事件的报道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帮助。” 这位素来神秘的“深喉”依然没有说话,只是随和的向媒体招手。据说由于身患中风,费尔特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一直不佳,所以他本人没有亲自对此发表声明。
这是一个让全球新闻界都欣喜若狂的消息,除了让布什“吃了一惊”,让曾经的对手咬牙切齿外,也让那段“美国20世纪历史上最大的秘密之一”大白于天下。 值得玩味的是,1974年,费尔特曾斩钉截铁地对《华盛顿人》杂志说:“‘深喉’不是我,我不是‘深喉’。”1979年,费尔特在其名为《FBI金字塔》的回忆录中依然写道:“我从来没有向伍德沃德、伯恩斯坦或其他任何人泄露过情报。”1999年,费尔特在接受《哈特福德新闻报》采访时仍矢口否认自己是“深喉”。 今天,这个习惯于在背后说实话的“深喉”,终于站到了人前。 “深喉”露面 首先揭开“深喉”之谜的是美国杂志《名利场》。该杂志5月31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70年代初向《华盛顿邮报》披露惊人水门内幕的“深喉”,就是当时的FBI二号人物马克·费尔特。该文作者、费尔特的律师及密友奥康纳说,费尔特在2002年曾亲口告诉他:“那个常常被人们称为‘深喉’的人,就是我。” 当年报道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起初拒绝证实这一消息。他们曾在5月31日早晨收到《名利场》杂志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容就是费尔特承认自己是“深喉”的文章。伍德沃德发表私人声明说,他与伯恩斯坦以及布拉德利不会对这一报道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我们矢志不渝坚持了30年。这30年当中我们守口如瓶,那么我们今天照样不改变。” 但几个小时后,《华盛顿邮报》的那份官方声明就出炉了。 “深喉”立即成为美国热门话题,几乎所有的主要报纸都作了大篇幅报道。因访问量大增,《华盛顿邮报》的网站连续几天拥挤不堪。借“水门事件”一战成名的该报记者、如今任《华盛顿邮报》执行副主编的伍德沃德也在6月2日撰文回忆费尔特变身“深喉”的全过程。 曾多次被怀疑 “水门事件”后,关于“深喉”是谁的猜测有许多,马克·费尔特作为当时联邦调查局的二号人物,也曾被怀疑是“深喉”,但是他一再否认。 早在1973年2月,正值“深喉”告密期间,尼克松总统就曾怀疑费尔特是“一名告密者”。1992年,《亚特兰大月刊》5月刊上发表文章,小心翼翼地猜测说:“深喉可能是马克·费尔特。”7年后,一名美国中学生就在他的历史课学期论文中声称“深喉”就是马克·费尔特,这名中学生振振有辞地说,这是卡尔·伯恩斯坦的儿子亲口告诉他的。但费尔特依旧否认。他曾于1999年说,“要是我的话,会做得更好,更有效率。‘深喉’没有完全把白宫整垮,不是吗?” 费尔特公开身份后,一些前尼克松时期的政府官员给他贴上了“背叛”的标签,认为他“违反了执法部门的职业道德”。曾担任尼克松总统国内政策顾问的加门特说:“那些做着伤害总统的事情的人,不能算一个英雄。” 不过之前曾被怀疑为“深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尼克松的顾问戴维·格根通过电子邮件告诉美国广播公司:“是的,我很高兴得知马克·费尔特最终揭掉了自己的面具。” 为什么要当“深喉”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费尔特为何甘冒风险向记者透露消息?从法律意义上讲,他向外透露大陪审团和FBI卷宗的相关内容是非法的。 《名利场》的文章称,费尔特向《华盛顿邮报》捅出“水门”内幕,其动机异常复杂:既有对尼克松政府可耻行为的不满,也不排除迁怒于尼克松在人事安排上的“失当”。1970年代初,身为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的费尔特被公认为FBI优秀的“二把手”,然而在“美国头号警察”胡佛去世后,尼克松却任命帕特里克·格雷作为代理局长,让费尔特痛失“扶正”的机会。 另一种猜测是,胡佛派系担心尼克松政府趁机控制FBI,因此与政府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摩擦,告密很可能是FBI系与尼克松政府之间的较量。尼克松的法律顾问约翰·迪恩说:“我不能想象费尔特能获得所有这些情报。他不可能是独自一人。”另一位顾问莱昂纳德·加蒙特则说,费尔特只是“在FBI与政府权力争夺中的一个角色”而已。 不过费尔特另有一番解释:为了保护FBI,他通过秘密途径将FBI掌握的情报告诉公众,对尼克松及其手下形成舆论和政治压力,迫使他们负起责任来。“我大半生都在为政府工作,我一直坚持我认为是正确的事,让国家利益最大化,坚持保护这个国家的安全。”他说。 为了钱还是其它 费尔特曾经想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的,但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打破了沉默? 6月5日出版的《民主党新闻》刊登了对费尔特的女儿琼的采访,她承认赚钱是原因之一。“我儿子尼克在读法学院,他毕业的时候将欠债10万美元。我是一个单亲母亲,还将继续供孩子们攻读更高的学位。我对此不感到可耻。”她也谈到91岁高龄的父亲身体欠佳,2001年患上中风,还因为心脏问题和髋骨骨折做过手术,但手头拮据。一些出版商估计说,如果费尔特家因此事出书,那么他们可能赚100万美元。 《华盛顿邮报》说,费尔特想将“深喉”的秘密公之于众的想法始于2003年,当时律师约翰·奥康纳曾先后跟舍得花钱的畅销杂志《人物》和《名利场》谈过价钱,作为有偿消息出售,但都遭到了拒绝。随后奥康纳决定找一名出版商来将费尔特的故事出书发表,一年后依然未果,奥康纳又回到了《名利场》。不过费尔特没有得到报酬,奥康纳则得到了一万美元稿酬,他的解释是:“马克希望得到公众的尊敬……他现在意识到,自己是个英雄。” 更具现实主义色彩的猜测是,“深喉”露面是当下党派竞争的需要。2008年总统大选的准备工作已经初步展开,这时重提“水门事件”,民主党在道义上可以占上风。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