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主席:普利策奖就是看门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15:31 三联生活周刊 | ||||||||
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的执行官Sig Gissler先生在聊天现场 Sig Gissler先生在新浪开心留影 记者◎孟静 Sig Gissler从2002年起,接任了《纽约时报》前主编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长的职位,成为新一任的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对于新闻工作者,普利策大概相当于新闻界的奥斯卡,虽然奖金只有7500美元,公众服务贡献奖还没有奖金,但他们都把这个奖看作最高梦想。
十年前,Sig Gissler先生第一次来中国,那时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学院教授。十年后,应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年过七十的他第二次来到北京。 Sig Gissler一上来就对记者介绍这个奖项。他以2005年的公众服务报道奖,《洛杉矶时报》揭露的医院中的医学问题和种族歧视现象为例,他说:“普利策奖的最主要功能就是看门狗。” 三联生活周刊: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中国大陆媒体的信息?这次来和上次来,对中国传媒的印象有何不同? Sig Gissler:我会看一些中国驻外记者的报道,通过他们了解中国。我这次来,觉得中国的传媒更多样化了,包括对社会问题的调查也更多了,当然有些报道的主题还是比较局限。 三联生活周刊:普利策新闻奖只授予有优异成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今后会不会考虑让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奖项呢? Sig Gissler:普利策奖不是针对美国,但必须是在美国报纸上发表的。创始人之一的约瑟夫·普利策初衷就是致力于本国的媒体。 三联生活周刊:一直以来,战争似乎就是普利策新闻奖最主要的议题,如果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记者不能到战争现场,是不是就永远没有机会获得普利策奖? Sig Gissler:战争只是相对比较容易得奖的,但不是所有的奖都颁给战争题材,揭露利用职权腐败和报道灾难题材也可能获奖,我们比较关注的是社会现象。战争发生,大的报业机构、集团才有机会送记者到战地,小的报业机构就没有这个能力,最多是阶段性地让记者到现场,但他们可能因为独特的视角而获奖。今年有个典型例子,就是新泽西有个小报,一个自由撰稿人写的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进入了最后的三个提名。 三联生活周刊:1994年,普利策摄影奖获得者凯文·卡特(拍摄了秃鹰吃掉女孩图片的摄影师)因为承受不了获奖带来的舆论压力,在获奖几个月后自杀。普利策本人也曾强调职业良知对新闻事业的重要性。他曾说,“新闻事业的一个最大难处就是既要认识到新闻事业良性运作的难度,又要使其受到精确和良心的约束,而不是随心所欲”。您个人认为,如果在良心和职业需要上发生矛盾,记者应该选择怎么做? Sig Gissler: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不要看到生命被放在危险的位置。作为一个记者,更多的应该观察,用客观角度报道,如果你报道的人处于危险状态,你必须做决定。你应该保持客观观察,像凯文看到小孩子被吃掉,他在当时应该作出决定。 三联生活周刊:2003年,普利策奖获奖记者里克·布拉格因为抄袭辞职,评委会怎样杜绝抄袭作品的出现? Sig Gissler:里克不是抄袭,也不是凭空捏造,他也采访了,只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信息有误,有很大一部分是另一个自由撰稿人所写。基本上普利策的提名作品,都应该是真实的,否则那些人毁掉的是他们的个人生涯,我们是根据这些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测评,至于他们事后做些什么事,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是有一些政策和流程来控制评奖过程,当他们提交作品时,如果对准确性有疑问时,必须向评委会提出,评委会派人调查,如果将来出了问题,那就是作者的责任了。 三联生活周刊:在摄影奖的选择上,和“荷赛”的标准有什么不同? Sig Gissler:普利策奖是个有87年历史的奖项,它和别的奖项关注的角度都不一样。你赢得了普利策奖,也可以得到其他奖。普利策是个有权威性、人们很向往的奖项,它是综合性的,“荷赛”只是单纯的摄影奖。普利策更注重社会内容的反映上。 三联生活周刊:您自己得过普利策奖吗? Sig Gissler:没有。我从来没想过这件事,我现在做的事是能让大家都愉快,这就够了。-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声明:本稿件为《三联生活周刊》独家提供新浪网,如需转载请与《三联生活周刊》或新浪网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