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人物》杂志专题 > 正文

俄罗斯电影人再铸辉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22:15 《人物》杂志

  文/李英男 管玉红

  俄罗斯电影的复兴

  今年5月20日在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放映的俄罗斯大型影片——阿列克谢·乌奇捷利的《宇宙如预感》揭开了本届电影节“俄罗斯日”活动的序幕。除了这部去年在莫斯科电
影节上获奖的影片在电影节框架内的特别单元“世界电影艺术”上映外,各国观众在电影节期间还欣赏到了俄罗斯导演谢尔盖·洛班的《灰尘》和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的《第九连》。不仅如此,由俄罗斯年轻导演拍摄的7部电影短片也在电影节上展映。 尽管这些电影都是在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之外放映,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它们的关注。对此俄罗斯文化部部长米哈伊尔·什维德科伊满意地对记者说:“当今俄罗斯电影对欧洲观众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单从法国每年就举办三场俄罗斯电影展映即可略见一斑”。

  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电影如今正处于上升时期。俄罗斯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非常优秀的国产影片,除上述几部外,还有在俄罗斯多个电影节, 以及希腊和

意大利电影节中获奖的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的处女作《回归》,在法国电影节中斩获大奖、在俄罗斯屡获殊荣的《布谷鸟》,老少皆知的电影《守夜人》等等。许多俄罗斯电影工作者一致认为,俄罗斯电影现在正在复兴。著名的导演鲍尔特科说:“我认为我们的电影正在蓬勃发展。让我坚信这一点的甚至不是具体的哪些影片,而是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的门口时常贴出招聘电影导演和摄影师的广告。而在以前只招聘司机和技术工人。” 经济数据同样也证明了这一点:如今,俄罗斯的电影已经开始逐步收回投资。影片《守夜人》甚至带来了巨大的票房收入——约3400万美元,其中一半来自于国外。

  俄罗斯电影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政府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在俄罗斯的文化事业中,国家一直发挥着倡导和支撑作用。苏联时期,电影业不仅给国家带来了荣誉和骄傲,也给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当时的电影票房收入和伏特加酒的销售收入相当。《办公室的故事》《夏伯阳》《列宁在十月》《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经典之作至今让很多中国人难以忘怀。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一度完全退出,文化事业放任自流,在影视领域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俄罗斯电影业陷入空前困境,俄罗斯生产的电影数量和质量均大幅下降。如今俄罗斯政府和普京总统对影视业一再表示关注,强调电影电视的社会作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电影业发展。

  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好转,俄罗斯政府近年来对电影业的拨款逐年增加。2001年,国家向电影业拨款2500万美元,2002年猛增到5000万美元,2003年比2002年又增加了70%。2005年,在普金总统的特殊关照下,政府拨款近10.5亿卢布,80%以上的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了国家投资。莫斯科市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国产影视剧,出台了专门的法律对国产影视进行特别的优惠,来抵制廉价、低俗的进口片的泛滥。

  为解决国产电影发行难的问题,普京甚至签署总统令,成立专门发行国产电影的股份公司。除此之外,俄罗斯政府近年来还投资改造电影院,并对电影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吸引资金并增加电影产量,提高电影质量。2005年俄罗斯共有约100部电影问世,到2010年计划推出180-190部。多功能电影院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05年底前预计放映厅的数量会达到1000个,而到2010年,希望能突破3000个。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俄罗斯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并开始注意提高俄罗斯文化的国际声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2005年,在38个国家举办了俄罗斯电影周和电影节。今年,在中国的“俄罗斯年”框架内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俄罗斯影片回顾展(4月)、上海国际电影节俄罗斯电影展(6月)、第八届长春电影节俄罗斯青年导演影片展映会(8月)、俄罗斯电影周(9月)等。

  近年来的俄罗斯电影业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投资方式多元化,除了国家投资外,民营公司、银行、电视台乃至外国企业家也开始涉足电影业——《北极星空下》由天然气工业公司投资;2000年耗资200万美元拍摄的《狂潮》则由莫斯科市政府投资;著名导演米哈尔科夫于1999年推出的耗资4600万美元的巨片《西伯利亚理发师》则由多国联合出资摄制。《罗曼诺夫家族——帝王之家》是近年来俄罗斯电影的一部力作,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打入了美国市场。

  当然,对于俄罗斯电影今后的发展而言,重要的不光是这些数字,而是这些数字后面蕴涵的俄罗斯电影巨大的发展潜力,它标志着俄罗斯电影已经走出了最低谷,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最重要的是,俄罗斯的观众已经开始走进电影院,已经产生了看电影的需求。“一旦电影开始收回投资成本,那么电影业就开始复苏了。”——鲍尔特科导演如是说。 一切迹象都表明:俄罗斯电影在新的基础上呈现出复苏的趋势。俄罗斯人正全力以赴,再铸电影辉煌。

  俄罗斯电视剧的异军突起

  俄罗斯的电视业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开始实行产业化,并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作为电视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俄罗斯的电视剧已开始赢利。1998年经济危机之后,由于广告市场的萎缩(缩减至原来的1/3),电视台没有足够的资金购进国外高价的电影和电视剧。于是,俄罗斯公共电视台重新剪辑了一些苏联时期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每集52分钟),在黄金时段播出,其中包括《阴影在正午消失》《永远的呼唤》等。观众对本国电视剧的兴趣大大超出了设计者的预期。以《阴影在正午消失》为例,它的平均收视率甚至高出了同期(1998年11月)播放的美国新电视剧《斯卡雷特》。显而易见,观众已经对“脱离自己生活”的电视剧感到了厌倦。结果是,甚至是花小成本制作的、质量并不高的国产电视剧都能超过任何一部进口“肥皂剧”。而到了1999年秋季,几乎所有的联邦电视台(公共电视台、俄罗斯电视台和独立电视台)都开始在黄金时段播放俄罗斯国产电视剧。位列其首的当数独立电视台,该台在秋季伊始即重磅推出了多部俄罗斯新拍电视剧(《3D》《强盗的彼得堡》《一个中产者的生日》等),大大地排挤了国外影视剧。

  1999年底,所有的俄罗斯电视台几乎同时明白了要大量拍摄国产的、题材和风格各异的电视剧。于是,电视资金的分配出现了大逆转。以前资金主要投向电视游戏和脱口秀等栏目,现在则首推影视剧。电视广告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到2003年,俄罗斯的电视剧制作可以说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期。2000年电视剧只占整个荧屏时间的9%,2003年则占到了近25%,也就是说增长了近两倍。本土电视剧已经成了电视台的顶梁柱,甚至连新闻都要插播在电视剧之间才能留住观众。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增长,广告市场本身的状况也在不断好转,这些又为电视剧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仅2001年一年,俄罗斯就拍摄了近200部电视剧。

  国产电视剧火了,这是制作者们始料未及的。起初,人们将其归功于形式的创新。电视,这个以前只被认为是播放电影和新闻的渠道,现在竟然也能够生产新的影视产品,这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但同时也有人担心,这种“新鲜效应”不会持续太久,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电视剧的制作者和投资商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投观众所好,由于要考虑到投资收益的问题,他们在制作电视剧之前不得不首先关注电视观众的兴趣,研究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电视内容的期待等等。只有这样他们生产的电视剧才能吸引观众,保证高的收视率,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除此之外,电视剧的普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典型的俄罗斯原因。上世纪90年代是俄整个社会普遍政治化的时期,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是针对一些尖锐的政治问题制作的新闻节目和政治题材的脱口秀节目。近年来,公众对政治的兴趣逐渐减少,对电视游戏和真人秀等节目也产生了厌烦情绪。这也是电视剧收视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人们不仅需要娱乐的,同时也需要严肃的、有深刻内涵的电视剧,因为通过电视剧,人们可以了解他们的国家之前发生了什么和现在正在发生着什么。在这一点上电视剧的作用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影视剧体裁和题材的多样化

  近20年来,俄罗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分层的加剧、女性意识的加强等冲击了原本兴趣较统一的观众群体。解体之初,进口片吸引了大部分观众的兴趣,而国产影片除了表现俄罗斯新贵,就是黑社会、绑匪、妓女、吸毒者,表现正面人物的影片凤毛麟角。面对国人对俄罗斯电影的冷落,俄电影人通过认真反思,开始生产面向观众的电影。新一代俄罗斯人、特别是正在兴起的中产阶级对电影和电视片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1997年, 电影《兄弟-1》的出现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影片的主人公丹尼拉在谢尔盖·波德罗夫精彩的演绎之下成为了观众心目中“自己人”的典型。而影片的续集《兄弟-2》(2000年)则取得了比前一部更大的成绩。影片精彩的剧情和所宣传的“正义比武力更强大”的思想成功地顺应了俄罗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族感情,一时间片中人物的许多语言成了流行的常用语,如“俄罗斯人在战争中是不会抛弃自己人的……”

  在此之后,又涌现了一大批深受观众喜欢的以犯罪、破案为题材的影片和电视剧,如:《团队》《土耳其进行曲》《强盗的彼得堡》《卡缅斯卡娅》《宝马》《对抗杀手者》等。这类题材一度占全部影片的70%-80%,但因其中不乏暴力、残忍、血腥的场面,引起了公众舆论的警惕,观众也出现了厌烦心理,犯罪题材的空间开始缩小。

  《长途司机》是近几年来第一部将普通人作为正面人物来塑造的电视剧。一老一少两个司机走遍了俄罗斯各地,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遇到了许多意外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情况。但即便是在最极端的状况下,他们仍旧一如既往地忠于他们男人之间的友情,互相支持,终于携手坚持到最后。长途司机身上展现了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突出了他们最基本的价值观:善良、友谊和公平。

  继《长途司机》后,电视荧屏上又相继推出了一些普通人的形象。2000年拍摄的《北极星空下》描写20世纪70年代苏联天然气开发者在北极地区的创业过程,此片在中年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他们仿佛从影片中看到了自己过去的生活。俄罗斯电视剧的重量级人物В.克拉斯诺波利斯基和В.乌斯科夫在2002年创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两种命运》是应莫斯科政府之约创作的情感片。这是一部关于初恋,关于为背叛初次情感而付出的代价,关于如何找寻自我的故事。剧中展示了四个女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在这中间有的人得到了洗礼,经受住了考验,有人则不幸死去。这种社会心理式塑造主人公的传统最能抓住俄罗斯观众的注意力。该剧满足了观众在荧屏上观看普通人、正面人物的愿望,告诉人们:世上的确还存在着善良、爱情和痛苦。该剧创下了俄罗斯电视史上最高的收视率,在观众中造成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当一个人身处复杂的、甚至是悲惨的状况之下时,家庭、亲人和人类最真挚情感的价值往往都会体现出来。这一点在根据В.阿克肖诺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莫斯科史诗》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与小说和此前拍摄的许多电影不同,剧情的重点没有放在上世纪20-50年代苏联的政治历史上,而是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不是集中营和监狱的画面,而是格拉多夫教授家中充满的温馨、关爱和忠诚。

  2000年以来,新的爱国主义宣传浪潮使战争题材的影片重新走红。2002年由А.罗戈日金导演的《布谷鸟》和 Н. 列别捷夫导演的《星》同时出品,展示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和艺术思路。其中根据埃玛努伊尔·卡扎克维奇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星》是一部快节奏的影片。故事发生在卫国战争最激烈的时候——1944 年。一个由7人组成的代号为“星”的先遣侦察小队挺进了德军的后方。在侦察到坦克部队的部署之后,队员们以牺牲生命的代价向大部队传达了可以准备进攻的命令,最终取得了该场战役的胜利。用导演列别捷夫的话说,“看了这部电影,让人觉得这些士兵就像是我们身边的年轻人,一点也不像英雄。但当战争降临,需要他们挺身而出保卫祖国的时候,这些年轻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他们把青春、爱情和生命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奉献给了我们。他们单纯、快乐,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星》就是纪念他们的安魂曲。”

  影片《布谷鸟》则讲述了一个1944年秋芬兰投降前夕发生的故事。芬兰狙击手维克被德军困在了一个大岩石上面,他在想方设法自救之后准备回家,但却在冻土带迷了路,走进了一个独居的萨阿米女人安妮的家里。安妮又从外面拖回来一个受伤的俄罗斯飞行员伊万。三个人各自操着不同的语言,互相之间无法沟通。对德国人恨之入骨的伊万一心想收拾身心疲惫的维克,而后者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伊万明白,自己是芬兰人,而非德国人。让两个男人最感费解的却是这个萨阿米女人。她独自一人居住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小村子里,用最古老的方式诠释着她对生、死和爱的理解。渐渐地他们明白过来:爱和理解与战争一样,是不需要过多言语的。

  《星》因其节奏快、充满悬念、情节扣人心弦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但也有人批评导演套用好莱坞动作片的模式,人物有些公式化,远离了原作的思想和意境。从这个角度来看,着重于揭示人物心理的《布谷鸟》更接近苏俄电影的人文传统。影片以二战结束为历史背景,通过不同民族的两男一女的三角恋故事,力图在战争的无情和人本有情的剧烈冲突中去探索人类的共同价值,呼唤着跨越语言文化障碍的相互理解和人性的回归。

  卫国战争是俄罗斯人民一个永无终结的话题,但对年轻一代的导演来讲已是相当遥远的历史了。他们更乐于从贴近当代的战争题材中寻找灵感,如:年轻导演巴拉巴诺夫今年推出的《战争》讲述的是两名孤胆英雄深入车臣,解救一名被车臣武装分子劫为人质的外国人的故事。影片因以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战争的残酷而引起轰动,观众趋之若鹜,放映时场场爆满。而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的处女作《第九连》则选择了让俄罗斯人至今感到心痛的阿富汗战争。《第九连》的故事发生在1988-1989年之交,距苏联从阿富汗全面撤军只剩下几个月的时候,7名应征入伍的年轻人在经过了一个毫不留情的魔鬼准尉几个月的“地狱式”训练之后,奔赴阿富汗战场。影片展现了年轻战士们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英勇精神,也揭露了阿富汗战争的残酷和“无用”。影片结尾告诉人们:俄罗斯小伙子们的鲜血白流了。为一个“无用”的战争值得这样去送死吗?这是观众离开电影院时不禁要默默思考的问题。

  《第九连》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该片摘取了第14届俄罗斯全国电影“金羊” 奖的桂冠。就连平时拒绝为影片“做广告”的普京总统看过《第九连》后也公开承认:“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俄罗斯电影正在复兴。祝贺我们的电影人,他们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能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祝贺他们。”

  俄罗斯动作片的新探索导致了《守夜人》《守日人》这样新兴题材的诞生。这两部影片被称作“幻想动作片”,形式上受到好莱坞影片的影响,但与美国式的摩天大楼不同,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是他们熟悉的莫斯科的房屋和街道。熟悉的日常现实与神秘的非现实之间的碰撞创造出了一种奇特的效果,引领着观众进入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情节中。但事实上街道上的堵车、糟糕的公共设施,还有庸俗的聊天这些莫斯科的日常生活都只是个幌子,在这之后隐藏着的是黑暗势力和光明势力永久的斗争。人徘徊在善与恶、毁灭与创造之间,时刻忍受着内心斗争的折磨。这种在俄罗斯文学和整个俄罗斯艺术中有着悠久传统的哲学式潜台词使影片显得更有深度,使其远远超出了动作片的范畴。

  俄罗斯人习惯于对人类存在的哲学意义和历史的发展做深刻的思考,这一点在一系列影视剧中都有体现。首先要提到的是А.索库洛夫的影片《俄罗斯方舟》,《莫洛赫》《牛犊》和《太阳》。此外,《我珍贵的姑娘》《阿尔巴特街的孩子们》等电视剧都属此类。

  俄罗斯19、20世纪的经典文学作品依旧是影视剧题材的重要源泉。俄罗斯的观众了解并热爱自己的文学。当他们看到海报上出现《安娜·卡列尼娜》《日瓦格医生》《大师与玛格丽特》这些熟悉的字眼时,决不会无动于衷。2003年,著名导演В.鲍尔特科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搬上了荧屏。该片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赞誉。而公众对他执导的另一部电视剧《大师与玛格丽特》的态度则褒贬不一。该片上映时虽然是万人空巷,但有人认为,这是布尔嘉科夫和他的小说的魔力。但鲍尔特科显然没有足够的拍摄资金来展现布尔嘉科夫笔下描写的栩栩如生的魔鬼世界。

  新老影视人成就斐然

  苏联时期曾经涌现出许多世界知名的影视导演和演员,现在他们中有一些仍旧活跃在台前幕后,并且不断推出新的作品,有些还多次荣获俄罗斯和国际大奖。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今俄罗斯影视界也不乏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中青年导演、演员和制片人。他们善于将本国的电影传统和西方标准及技术结合起来,并大胆尝试新的拍摄手法和题材。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几位当今俄罗斯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影坛常青树——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米哈尔科夫

  俄罗斯导演兼演员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米哈尔科夫已经在苏联和俄罗斯影坛上活跃了40多年。米哈尔科夫1945年10月21日生于莫斯科,14岁开始接拍第一部戏《布隆克斯上空的乌云》,18岁就在影片《我沿着莫斯科行走》中出任其中一位主角,并演唱了同名主题歌,这首歌至今仍非常流行。年轻的米哈尔科夫于是声名鹊起。《我沿着莫斯科行走》上映的同年,他考入了休金电影学院。1974年,米哈尔科夫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异己当中的自己人,自己人当中的异己》上映。之后的10年是他导演事业的第一个鼎盛期,几乎每年都有一部电影面世。他的电影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并多次在全苏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与此同时,他还作为演员出演了多部影片。最著名的要数由埃达尔·梁赞诺夫执导的《两个人的车站》(1983年)和《残酷的浪漫曲》(1984年)。1984年,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荣获俄罗斯“人民演员”称号。1986年的第五届电影工作者大会上,米哈尔科夫因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捍卫曾执导《战争与和平》《一个人的命运》和《他们为祖国而战》的著名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而受到牵连,之后他的影片一度受到排挤。

  上世纪80年代末,米哈尔科夫成立了自己的“3T(意为创作、合作、著作)制片公司”,公司至今运作良好,米哈尔科夫也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的又一次辉煌。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部电影是米哈尔科夫执导的《乌尔嘉》(1991年),讲述了居住在大草原上的一对蒙古夫妻的故事。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都捧回了大奖,并获奥斯卡提名。

  1994年,米哈尔科夫拍摄的《烈日灼人》摘得戛纳“评委会特别奖”(与张艺谋的《活着》分享该奖项),并成功赢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99年米哈尔科夫的新影片《西伯利亚理发师》再一次引起了轰动。凭此片他获得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并在斯拉夫和东正教民族地区“金勇士”电影节上摘得桂冠。这部电影上映之时,媒体甚至爆出米哈尔科夫将会参加2000年的总统竞选的新闻。虽然米哈尔科夫的名字最终并没有出现在竞选人名单上,但足以看出他在广大俄罗斯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2003年起,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积极参与到纪录片的制作中。他与俄罗斯电视台合作推出了一部记录自卫军的系列片,名为《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俄罗斯的选择》。同年,还拍摄了两部纪录片《父亲》和《妈妈》,纪念他的父亲С. 米哈尔科夫诞辰90周年和母亲Н.康察罗夫斯卡娅诞辰100周年。2005年问世的影片《五等文官》依旧是成绩喜人,荣获“金鹰奖”男主角奖。

  米哈尔科夫身上的荣誉和光环真可谓不少。他是国际科学和艺术学院名誉博士;1995年10月,莫斯科大学校长维克多·萨多夫尼奇授予他荣誉奖章;在他50岁生日之时,莫斯科和全俄大主教阿列克谢二世授予他俄罗斯东正教教会最高奖章——谢尔盖·拉多日斯基一级勋章;2005年10月,普京给他颁发了“祖国贡献”二级勋章,以表彰他多年来为俄罗斯文化和艺术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除了从事艺术工作外,还身兼数职:从1992年起他就是俄罗斯国际文化基金会主席团成员;1993年5月21日,他又接替Д.利哈乔夫当选为俄罗斯文化基金会董事会主席;1998年被选为俄罗斯联邦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同时,他还是俄联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事务委员会成员。

  现在,米哈尔科夫仍旧充满活力地从事着他的导演工作。目前,他正在筹拍一部关于卫国战争的大型影片,据说是《烈日灼人》的续集。

  世界级电影艺术大师——亚历山大·索库洛夫

  亚历山大·索库洛夫是当代俄罗斯影坛最重要的导演之一,被认为是塔可夫斯基的精神继承人。虽然这样的比较多少抹杀了一些索库洛夫的个性,但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对长镜头的偏好,演员的自然表演,以及对于人类存在的本质问题和精神领域的关注。

  索库洛夫1951年生于西伯利亚的乡村,毕业于高尔基大学历史系。19岁时就开始担任助理电视导演,直到1975年,他一直在为高尔基电视台执导电视节目。后来他前往莫斯科,进入国立电影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初露峥嵘,引起了塔可夫斯基的注意。在大师的推荐下,他进入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工作。但他早期的大部分作品在制片厂内部都遭到了消极评价,改革前几乎每部影片都被禁映,这使他一度转向纪录片创作。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他才进入了国际观众的视野。先是于1978年完成的故事片处女作《孤独人类之声》在卢卡诺影展上获奖,此后他的作品得到了持续的关注。

  索库洛夫的影片在苏联时期曾引起极端对立的意见,有人认为他的新电影语言是现代作者电影的又一个高峰,有人则指责他矫揉造作而又生硬地重复西方先锋派的电影道路。但他在欧美国家是评论界的宠儿。自上世纪80年代末电影制作环境相对宽松以来,他表现得十分活跃。1989年,他将《包法利夫人》创造性地改编成《拯救与保护》,其作品的典型主题和特征都出现在这部影片中:宗教思想,灵与肉的剧烈斗争,对死亡的迷恋,以及细致的心理物理学。同年推出的《日蚀的日子》则以对人类苦痛尖锐凄凉的刻画令人心惊。两部影片都具有极端诗意的影像和对人类苦难的执著探索。

  精神上的压抑与苦闷在他接下来的三部曲《第二次循环/第二圈》《石头》《沉寂岁月》中更为明显。1996年的《母亲与儿子》是他迄今最受好评的影片。通过滤光镜和广角镜的使用,索库洛夫把他在影像上的唯美追求发挥到了极致。这部几乎没有情节的电影对一位行将就木的母亲和其子在她弥留的日子里的生活的描绘,成为导演对生死以及精神问题的象征性思索。

  索库洛夫的第二个辉煌期是在世纪之交。在《母亲与儿子》再获国际声誉后,他改变创作方向,准备用四部影片构成一个系列,这就是他的“历史四部曲”,描写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几个权力顶尖人物。已经拍摄的有两部,《莫洛赫》的主角是希特勒,他以自己个性化的观念将其塑造为“莎士比亚样式的现代历史人物”,视线直抵与政权机器相对立的人性深处,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2000年他参加戛纳电影节的《金牛座》则以列宁为主角,将焦点从政治历史背景移向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三部计划是裕仁天皇,据说将有日本投资。

  死亡是索库洛夫最感兴趣的题材,他迷恋于对人的弥留状态和对死亡仪式不厌其烦的描写,通过对已死亡的肉体的细腻表现,展示与之相联系的精神或道德的痛苦。在失去生命的躯体上,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孤独、宿命与伤痛,言语在其面前显得多余。备受磨难的肉体在他的眼中是真理的载体。以死亡为背景,索库洛夫的探索始于肉体,终于精神。

  索库洛夫往往以物理的手法展现影像,一个很小的场面可以被无限地放大、拖长、细节化。典型的索库洛夫式的视觉魔术是从静止或移动速度极其缓慢的超长镜头,以及精细的光影设计下凝练出来的诗意和梦幻般的氛围。

  索库洛夫拍摄的纪录片有20多部,“奏鸣曲/哀诗”系列是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他在剪辑与长镜头运用方面极其出色,所有这些纪录片、故事片提供着不同的互相渗透的、难以想象的诗学影像,共同构成了他的电影艺术。对于他的电影,俄国内影迷比较熟悉的有《俄罗斯方舟》《母与子》和《父与子》。

  上世纪80年代末,索库洛夫的影片相继上映之后,他不妥协的性格和他独有的创作能力开始影响“涅瓦浪潮”(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的一股潮流)。因为他早期的长片,他曾被人视为塔可夫斯基的继承者,但很快他就成了索库洛夫第一,而且他是唯一没有人模仿的导演。人们将他与当今俄罗斯最著名的电影导演米哈尔科夫和格尔曼并列,称他们为世界级电影艺术大师。

  21世纪俄罗斯电影风格的领军人物——瓦列里·陀多罗夫斯基

  瓦列里·陀多罗夫斯基(1962年5月8日出生)——俄罗斯新锐导演,著名制片人、编剧、演员。作为著名导演彼得·陀多罗夫斯基的儿子,瓦列里走入影视界可谓顺理成章。1984年,他从全苏国家电影学院编剧系毕业后,即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最初陀多罗夫斯基主要从事剧本创作,1986年至1993年,他先后创作了一系列电影剧本,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包括:《双生子》(1986年)、《侍者》(1987年)、《加姆布里努斯》(1990年)、《无耻之徒》(1991年)和《黑水之上》(1993年)等。

  1991年,瓦列里·陀多罗夫斯基自编、自导的影片《爱情》问世。该影片在多个电影节上受到关注。正是这部影片成就了演员叶甫盖尼·米罗诺夫,使他一夜蹿红。陀多罗夫斯基执导的前三部影片《灵车》(1990年)、《爱情》(1991年)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1994年)先后在戛纳、曼海姆、芝加哥和莫斯科获奖。1998年瓦列里·陀多罗夫斯基拍摄了精湛卓绝的影片《聋人国》,由丘尔潘·哈玛托娃和吉纳·科尔宗出任男女主角,该片当之无愧地荣登当年年度最佳影片的宝座。2002年和2004年,陀多罗夫斯基先后执导的影片《情人》和《我的同父异母兄弟弗朗肯斯坦》同样荣获多项大奖。

  瓦列里·陀多罗夫斯基被称为新俄罗斯电影最有天赋的导演。如今,俄罗斯电视台的电视频道播放什么影片也取决于他。2000年5月,陀多罗夫斯基出任国立俄罗斯电视公司影视制作部副总经理。作为世纪之交俄罗斯最著名的导演之一,陀多罗夫斯基天才地将实验元素与电影传统,先锋艺术与体面威严完美地结合在自己的影片中。尽管执导的影片数量并不多,但他已经成为世界影坛重量级的人物。他的电影在戛纳和柏林首映时受到了评论界一致赞誉。

  除导演这个身份外,作为制片人,仅2001年至2004年,陀多罗夫斯基就投拍了20多部电视连续剧,包括《家庭秘密》(2001年)、《团队》(2002年)、《白痴》(2003年)、《车站》(2003年)、《天与地》(2003年)、《姐妹》(2004年)、《军校生》(2004年)、《男人不哭》(2004年)等等。

  陀多罗夫斯基还是公认的 “造星导演”。他的电影成为许多影星成名的渠道。这其中包括:尹格博尔嘉·达普库耐特、弗拉吉米尔·玛什科夫、叶甫盖尼·米罗诺夫。陀多罗夫斯基自己说:“我不找名演员来演戏,我让我的演员因我的戏而出名。”

  根据一份对俄罗斯著名电影导演的问卷调查,瓦列里·陀多罗夫斯基被评为“21世纪初左右俄罗斯电影风格的导演”。现在,陀多罗夫斯基还是高尔基电影制片厂的董事。

  风格独特的创作型女导演——基拉·穆拉托娃

  基拉·穆拉托娃是俄罗斯影视业中少有的女性创作型导演。她1934年11月生于奥德萨(乌克兰),曾就学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959年毕业于全苏国家电影学院导演系,从1961年起在奥德萨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懂法语,现居奥德萨。她独树一帜的风格,严谨的哲学思维模式,她的智慧、敏锐和坚强都使她在“疯狂的”、由男人统治的创作型导演世界里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总的来说,她所有影片里的人物都有那么一点怪异,乍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棱角,有时甚至是空虚的或者是神经质的。但正是在这样的人物中她把握到了现代人,现代“说俄语的人”的性格特征。“我喜欢拍说俄语的人,不管他们身处何处”——她说道。她非常善于利用镜头和戏剧性的冲突来抓住观众的眼球。她的电影总是冲突不断:胶片和现实,演员和角色,还有创作者的意志和电影本身都充满了矛盾。这应该说是一种进步,是品位不断提高的观众所需要的。

  穆拉托娃执导的影片不断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87年,影片《长久的送行》在瑞士洛迦诺获Fipressi奖;1990年,影片《虚弱症》又摘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多个国内大奖;2002年因影片《次要的人们》获“Кинотавр”电影节评委会奖;2005年的《调音师》再次获“НИКА”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04年,乌克兰总统库奇玛向穆拉托娃颁发了国家最高奖章——“智慧的雅拉斯拉夫”四级勋章,以奖励她为文化和艺术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在电影事业上多年来取得的成就。

  欧洲观众在她的影片中看到了他们要寻找的东西:灰暗的、潮湿的、寒冷的,同时又有着骄傲名称“俄罗斯”的国家和那个国家里坚强、又有点神经质的女人,她们酗酒的丈夫,不幸的金发护士和其他一些怪人。谜一样的国家,谜一样的人。基拉·穆拉托娃尽力向观众传达一种被她称为“第五维”的特有的东西——心灵、精神和感觉。所以她的电影有时让人感觉怪怪的,她是在用另一种语言——情感和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叩开我们的心灵。

  穆拉托娃不在影片中着意美化或过滤现实,但也并非还原现实。在这两者之间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点,一个被我们称之为“艺术性”的平衡点。至于为什么穆拉托娃的影片得到的都是一致的正面评价,这是因为她的电影最大限度地远离了政治和意识形态。

  除扬名国际影坛的少数俄罗斯导演外,近年来俄罗斯还崛起了米纳耶夫、普罗斯库林娜、萨季洛娃、格尔曼、巴拉巴诺夫等一批年轻导演,他们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已在俄罗斯乃至世界影坛崭露头角。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俄罗斯将会取得更高的成就。

  观众心中永远的“偶像”——奥列格·梅尼希科夫

  提到俄罗斯的演员,首先必须介绍的就是奥列格·梅尼希科夫。他以其俊朗的外形、精湛的演技受到了俄罗斯各个年龄、各个阶层观众的热爱。今天,在俄罗斯老阿尔巴特大街的街头艺人处还可看到他的画像,画师用它来作为招徕顾客的广告。

  奥列格·梅尼希科夫1960年11月生于莫斯科州,毕业于谢普金艺术学院。1981-1982年在小剧院当演员,1982-1985年在苏联军队中央戏剧剧院工作,1985-1989年在叶尔莫洛娃剧院工作。1982年,奥列格·梅尼希科夫因在《当她翩翩起舞时》中饰演谢尔盖·叶赛宁一角而获英国不列颠艺术研究院劳伦斯·奥利弗奖;1988年,因电影《蒙尊德》获А.П.多弗任科银奖;他还是俄罗斯“凯旋”独立奖的获得者(1995年);曾获“尼卡”奖“最佳演员”提名(1996年);2000年因主演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而荣获俄罗斯国家文学和艺术奖。

  奥列格·梅尼希科夫在艺术学院就读时就表现出了卓尔不群的艺术才能。据现任校长、当时的教师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阿福宁介绍:“奥列格当时表现非常突出。他聪明开朗,热情,有活力。我们一下子就注意到他了。”

  1992年春,奥列格·梅尼希科夫成为第一个获得英国劳伦斯·奥利弗奖的俄罗斯演员。之后,他又在伦敦的一个剧院里出演果戈理的《玩家》,而且是用英语演出,充分展示了他有如母语般纯熟的英语水平。在他后来和好莱坞女演员茱莉亚·奥尔蒙德主演的《西伯利亚理发师》中,观众再一次领略了他地道的英语。

  《西伯利亚理发师》讲述的是一个19世纪末发生在俄罗斯的爱情故事,影片以宏大的气势再现了俄罗斯帝国的辉煌,并借助影片中一个美国女人的眼睛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这部影片在俄罗斯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俄罗斯人的爱国热情。

  2006年5月10日独立电视台开始播放由俄罗斯经典之作、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格医生》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梅尼希科夫在其中饰演日瓦格医生。这是这部长篇小说至今为止首次在作家的祖国被搬上荧屏。作家当年出于国内的强大压力,被迫拒绝领取诺贝尔奖,更谈不上把它拍成影视剧了。该剧共11集,由曾经导演过《俄罗斯叛乱》和《看见巴黎后死去》的亚历山大·普罗施金执导。

  梅尼希科夫是一个出了名的对角色非常挑剔的演员。这一点,从他参演过的影片中就可以看出:《烈日灼人》《西伯利亚理发师》《东西方》(其中奥列格与卡特琳·德尼弗演对手戏)、《五等文官》《高加索的俘虏》,每一部都是大手笔的名片。

  天生的明星——丘尔潘·哈玛托娃

  丘尔潘·哈玛托娃(“丘尔潘”在鞑靼语里是“晨星”的意思)1975年10月1日出生于喀山一个工程师家庭。从小她就同其他大多数小女孩一样,喜欢在镜子前自唱自跳,但她生性腼腆,在文学课上甚至都不好意思大声朗读诗歌,喜欢一个人独处,一个人玩游戏,一个人逛商店。

  中学毕业后丘尔潘考入了著名的喀山经济金融学院,按理说她应该从此走入金融界,成为一名很有前途的金融师。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她的心始终渴望着舞台,入学才几个月就中途辍了学,转而投考喀山艺术学院。在艺术学院期间,一位老师建议丘尔潘去莫斯科,因为那里机会更多一些。于是她又来到了莫斯科,进入国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

  1997年,丘尔潘毕业后在俄罗斯青年剧院工作了一年。在那里她出演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东尼亚·拉斯科尔尼科娃一角。之后她又有幸得到“现代人”剧院一位导演的赏识,1998年末至1999年初开始在该剧院排演《三个同志》。之后,她在“月亮”剧院出演了两部儿童剧,一部是《凡特王子》,另一部是《小洛宾逊的梦想》,在安东·契诃夫剧院出演了《庆贺》,在中央儿童剧院和其他一些剧院出演了一些角色。

  丘尔潘尽管人长得超凡脱俗,但她却非常喜欢滑稽搞笑类的角色,甚至不惜“自毁形象”。在彼得·施泰因导演的喜剧《希尔维亚》中,她竟然扮演了一只狗!前不久“现代人”剧院推出了一部独具特色的话剧《妈妈爸爸儿子狗》,丘尔潘在里面演儿子一角!!

  虽然丘尔潘自己承认,比起电影来,她更喜欢话剧。“我是一个舞台演员,在舞台上我可以不断地进步,让我的角色更加完美。而电影一旦拍完,就和我没有关系了。”但却是电影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荣誉,让她红遍全国,成为著名的演员。自从大三那年初次触电,拍摄了《舞者年华》后,丘尔潘片约不断。1998年,她饰演了瓦列里·陀多罗夫斯基的《聋人国》中的丽塔。导演第一眼就选定由她饰演这个角色,为了演戏,她还学会了用手语进行交流。正是丽塔这个角色成就了丘尔潘,让她成为了真正的明星——观众和评论界都一致认为她是俄罗斯电影最具天赋的年轻演员之一。喀山来的姑娘征服了整个莫斯科。这之后,她又相继出演了两部德国影片《图瓦拉》和《英吉利》(1999年)。用她的话说,用别的语言——德语和英语演戏让她感觉很过瘾。

  但对丘尔潘来说,并不是一切都顺心如意。在一次采访中她透露,对她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导演的信任。曾经有几次在拍摄期间,因为自己不妥协的性格,她与导演的关系十分紧张。有一次就发生在电影《最好的一份》的拍摄期间。她说:“我非常喜欢这个剧本,所以才接下这部戏。起初,我演的角色是一个‘半男孩、半女孩’的姑娘。我对这种类型的角色并不陌生。我很想知道,这样的人是怎么突然产生爱情的。但后来导演告诉我,要涂睫毛,要这样,要那样。我很伤心,这样就违背了我接这部戏的初衷。”最终,丘尔潘还是拒绝了这部电影。

  近年来,丘尔潘几乎每年都有新片上映。新千年伊始,她先后接拍了两部德国影片:《广告师维克多·福格尔》(2001年)和《再见了,列宁》(2003年)。2004年,她拍摄了电影《72米》和电视剧《阿尔巴特街的孩子们》。2005年,影片《希腊假期》在莫斯科电影节竞赛单元之外放映,丘尔潘·哈玛托娃在其中出演梅丽娜一角。

  今天,丘尔潘已经成了真正的超级巨星。她是著名的“现代人”剧院的台柱子,影、视、剧三栖明星,没有人不认识她,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导演称她为“国家财富”。但她却完全没有明星的架子,一有钱就请朋友们去吃饭。

  还在上大二时,丘尔潘就结婚了。丈夫是著名演员奥尔加·沃尔科娃(埃达尔·梁赞诺夫特别钟爱的演员)和尼古拉·沃尔科夫的儿子瓦涅奇卡·沃尔科夫。他们曾经在大学同学两年。2002年,两人的女儿阿琳娜出世了,这让丘尔潘和婆婆奥尔加·沃尔科娃的关系更加融洽。丘尔潘对婆婆十分爱戴,将其视作命运送给她的真正的礼物。两代人住在三居室的房子里,婆媳轮流做家务。他们的家庭在外人看来堪称完美,因此后来当两人

离婚时,外界感到非常意外。对于离婚,他们的解释是“性格不合”。

  但不管怎样,丘尔潘仍旧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她说:“我很幸福,那么多人爱我,我也爱着很多人。”她唯一害怕的就是衰老,她说不能想象自己成为一个老太婆的样子,所以最好不要活到70岁。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年轻有为的一代,俄罗斯电影还将会在戛纳和其他电影节上获奖”——俄文化部部长米哈伊尔·什维德科伊乐观地总结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