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别说你孤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08:33 国际在线 | |||||||||
作者:詹姆斯·诺兰 兰迪·弗里兹 “我发现了孤立主义。”近日,一位中国朋友在翻看了美国总统年初的国情咨文后对我说。七次,在不长的讲话中,布什试图在其反对者的额头烙上“孤立主义”的红字。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但再多的重复,也不会让这指控听起来更靠谱。人人都知道,是布什三年前的一意孤行,是那次单边主义的“先发制人”,让美国堕入了被孤立的境地
这里且放过布什,批评他已经没有新意。回到孤立主义的问题上来———美国要退缩了吗,它为舒适的孤立诱惑了吗?936万平方公里之外的战争与和平,它就要视而不见了吗? 不,我敢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经济利益注定了我们不能“享受”孤独。我们超级大国的地位形成于全球的大图景下,我们与这个世界纠缠不清,尽管有时也希望可以偷闲,让联合国、欧盟、或是中国能承担更大的责任。我们有许多年轻人求学他乡,域外的挑战与机遇让他们兴奋得涨红了脸。 美国没有朋友,或是敌人;它有的只是利益。一位史家曾这样概括美国与外界的关系。国界线挡不住追逐利益的脚步,一部美国史遂成了这个国家与其他巨大经济体相克相生的历史。 美国天然有“孤立”的资本———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它是名副其实的“彼岸”国家,但从一开始,它就不孤独。独立战争时期,美国的奠基人本杰明·富兰克林、马斯·杰斐逊、约翰·亚当斯,都在欧洲运筹帷幄,给这个酝酿中的国家输送了金钱、“自由女神”和法国人的支持。 当然,这不表明美国不曾受到“孤立主义”的诱惑。事实上,脚下这片桃源土地,外面那个疯狂世界,常常让美国人有关起门来的冲动。这就是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当战火开始燃烧欧亚大陆,华盛顿仍然无动于衷———直到德国潜艇攻击了美国商船(一战),日本战机偷袭了珍珠港(二战)。只有燃烧的利益,能够让美国总统说服他的选民走出去,承担责任,冲锋陷阵。 而战争一结束,美国人又缩回他们的安乐窝,男耕女织,生儿育女。二战后几年的生育高峰,至今影响着美国的人口结构。这是无心国事天下事的一群。为求得他们的支持,志在千里的政治精英往往不得不对美国利益进行刺激性的表述,即将其纳入“善VS恶”的对立框架中。大敌当前的感觉,就像扬起的风帆,带领“内向”的美国人远涉重洋。 这样的例子在冷战期间俯仰皆是。1947年,乔治·凯南发表著名的“X文章”,在探寻苏联行为根源的基础上,提出美国要使用“抵抗力量”,对苏联的扩张倾向进行“遏制”。这里,“敌人”/“邪恶”压迫性地呈现出来———他们冷酷无情,不敬上帝,却以征服天下为己任,像导火索一般催开了美国人的怕和爱。而民众的怕和爱,即精英对外干涉的通行证。所以,在抛出“马歇尔计划”前,在决定出兵朝鲜半岛后,杜鲁门总统都调高了“共产幽灵”的恐怖指数。 后来,越南战争变成了创痛,美国人一度回到孤立主义里疗伤。到了2006年,伤口已然愈合。在最近的专栏里,《纽约时报》的大卫·布鲁克斯梳理了战后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1940年代末,69%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应该积极入“世”,这个数据今天同样适用。半个世纪前,54%的美国人支持自由贸易,这一比例近年来已提升至64%,人们相信,美国的财富存在于与外界的息息相关。 一句话,只要美国还是国际舞台上震撼的高音,只要它的利益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散四方,美国就会对孤立主义免疫。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负笈海外。1960年代,我在伊利诺伊大学上学的时候,全校两万多名学生只有不超过20个人留学外国;而今,还是这所学校,单本科生就有1872人在外求学。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遥远的中国,如今正闪烁在美国人好奇的视野中。它庞大、生动而神秘,更好的是物价低廉———即使加上机票的费用,在中国留学还是比在美国读书划算。在伊利诺伊大学,中国在留学目的地榜单上的排名已蹿升至第五,仅次于法国、英国、德国和西班牙。 伴随年轻人的脚步,美国的“国际化”变得自然而然,一个“不知魏晋”的年代已经结束。至于“跛鸭总统”的国情咨文,我们一笑置之便是。(诺兰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政治学教授,早年从政;弗里兹教授历史,参加过越南战争。林兮编译) 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