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理性”不是精英们的理论魔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05:57 中国青年报

  李侠

  近日看了一些有关改革争论的文章,突然领悟一个道理,如何让自己的观点显得高屋建瓴?只要说对方的立论是非理性就可以完成一半任务,因为只要证明了对方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那么不用多想和多看,对方的观点一定是不客观的、站不住脚的。事实果真如此吗?理性是一个任人掌控的理论魔术吗?

  在笔者看来,理性是一个非常难以准确界定的词语,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无法准确划出一个泾渭分明的界线。但这并不妨碍把理性作为人的特征的一种标度。正是由于理性的这个特点,它成了许多人论辩策略的理论魔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分歧,抛开哲学层面的意义不谈,笔者这里借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定义与分类方法来谈论这个话题。按韦伯的观点,理性包含三种意蕴:1.科学-技术的理性主义,指通过计算来支配事物的能力。2.形而上学-伦理的理性主义,即人对自己身处的世界的态度。3.实际的理性主义,即代表一种有系统、有方法的生活态度。

  对照这个分类,张维迎教授在《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一文中所说:在目前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争论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思考,直觉判断压过逻辑分析——笔者认为难以成立,试问,中国的广大公众哪一个不是通过仔细计算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哪一个又不是通过自己的遭遇,来表明自己对身处世界的态度?哪一个不是系统审慎地考量自己的未来?之所以出现关于经济改革的热烈争论,是因为原有的改革范式存在严重的弊端,如果仍按这个范式改革下去,公众的利益受损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更正,将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分化的加剧,并很可能造成对改革认同的断裂。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85.3%的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负担比十年前更重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证明吗?当大多数人都对原有的改革范式不认同时,对此提出不同的观点,怎么就成了非理性的情绪化发泄呢?这难道不是一种很理性考量的结果吗?如此看来,张教授的判据就是顺我者,理性;不顺我者,情绪化。

  至于张教授提出的:把

蛋糕做大,实现多赢。笔者认为这是一张典型的空头支票,把蛋糕做大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在这种改革范式下的分配制度,如何能够保证多赢局面的出现?在这一点上,笔者更同意韦伯的观点:直接支配人类行为的是(物质上以及精神上的)利益,而不是理念。当然,理念为我们划定了一个前进的方向,但是只有在能够有保证地获得公平的利益的前提下,理念才能成为一种共识。

  在笔者看来,虽然出发点不一样,但张教授的立论是理性的,而公众的争论同样也是理性的体现。那么,张教授为什么还要坚持说:这些有益的争论是情绪化的发泄呢?这又涉及一个复杂的问题,即知识与权力共生的问题。张教授作为知识精英,无形中就具有了确定评判标准的权力,而公众则没有这种权力。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说法,现代社会是一个脱域的社会,整个社会被两种脱域机制控制: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而精英无疑具有这两种功能,这样精英们就可以合法地替公众安排政策、预告风险。问题是谁来监督精英?谁来为失误买单?难道理性真的成了精英们可以肆意玩弄的理论魔术?

  如果有人一定要说这种争论是非理性的,那么在上述意义上,笔者愿意接受这个封号。套用一位诗人的话说:理性、理性,你怎么可以这样,高过我年轻的眺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