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面临危机,从金融体系到民众信心,或许还会延伸到其全球霸权。无论奥巴马还是麦凯恩,赢得大选的一方所品尝的胜果注定会味道苦涩。不过,眼下的危机并非首次,也并非最坏,奥麦的多位前辈们曾多次在更为沉重的危机时刻挽救美国的命运。他们被称为“美国崛起的秘密武器”并留名史册。对于政治家而言,危机也是机遇,今天的奥麦是否能够把握?那就看看他们的前辈们是如何应对危机的吧,看看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气质和能力,未来的美国总统是否具备?[发表评论]

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危机管理的一生

·1809年,当为不能解决废奴问题而耿耿于怀的杰斐逊离开白宫时,一个最终因解放黑奴而流芳千古的人生在了荒地边缘的一间猎人小屋里。他就是林肯,一个人类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的人,同时也是“美国梦”最真实的写照。

·他签署了著名的《解放宣言》,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四年国内战争中,他亲自指挥作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865年4月14日遇刺身亡。

暴风雨已经来临

林肯来到白宫时的情况,比以往任何一位总统都更为严峻:南方各州成立南部邦联,国家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

美国反奴隶制漫画

奴隶制废存之争导致内战爆发

美国独立后,北南双方分别走上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两种不同体制在一个国度里共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多矛盾和冲突。双方发生争执时,南部屡屡以退出联邦相威胁;而北部则以联邦统一的大局为重,一再退让,力图保全联邦。内战前的几次妥协,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60年代初,矛盾冲突几乎达到白热化。

对战争缺乏准备

不足16000人的正规军分成小部队分驻在全国各地,大部分驻扎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将近三分之一的军官正准备辞职而加入邦联。

“新兵总统”的危机管理之道

林肯的画像

起用竞选对手 只要对国家有利

林肯内阁的组成充分表现出了政治的包容性,也体现了共和党的每一观点,从边境州的保守主义(司法部长爱德华·贝茨),到反蓄奴制的激进主义(财政部长蔡斯)。它包括从前的辉格党人(西沃德、贝茨、内政部长凯莱布·史密斯,以及林肯本人),从前的民主党人(海军部长吉迪恩·韦尔斯和邮政局长蒙哥马利·布莱尔),一名自由土壤党人(蔡斯)......

对决策权限毫不让步

在内阁中,林肯让每个部长主管该部的纯行政事务,但凡属政策问题,都由他来做出重大决定——他宣布诸如《解放宣言》和任免军队指挥官之类的重大行动,而从不提交内阁辩论。

包容对手强化团结

竞选对手、当时的国务卿西沃德头一次到白宫见林肯时,看见总统正在擦皮鞋。他教训总统说:“在华盛顿,我们是不擦自己的皮鞋的。”林肯以诙谐的口吻回答:“是,国务卿先生,那么你擦谁的皮鞋呢?”

极其乐观

而对于前方传来的坏消息,林肯更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并相信胜利必然属于联邦。在南北战争初期,政府军节节败退,几乎每天都会传来坏消息,但林肯却不为之所动。他从不抱怨将军们打了败仗,也不表现出对胜利一丝一毫的怀疑。

“发现”格兰特与用人的分寸

格兰特

只有格兰特,总统先生

“在你的部属之中,有谁认为我们将在两年内取胜?”“格兰特,总统先生。”

“在你的部属之中,有谁觉得我们的士兵是最好的?”“格兰特,总统先生。”

“在你的部属之中,还有谁主动提出向敌人发动进攻?”“只有格兰特,总统先生。”

所以,林肯的选择,也只有格兰特!

无条件地信任解决危机的“关键先生”

1863年11月,格兰特刚上任一个月,就有禁酒委员会的好事之人找到了林肯,要求将格兰特免职。

林肯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

“哦,”对方说,“因为他威士忌喝得太多了。”

“那好吧,”林肯说,“麻烦你们帮我问一下,将军喜欢喝什么牌子的威士忌?我想给我的其他将军每人送一桶去。”

总统十大错

美国历史学家们2006年评选出了美国历任总统犯下的十大错误,布坎南未能使得美国避免南北战争被列在榜首。[详细]

未能避免南北战争

第15任总统詹姆斯·布坎南未能使得美国避免南北战争被列在榜首。

内战后偏向南方白人

排在第二位的是前总统约翰逊在内战后做出的与南方白人站在一边。

将越南战争扩大化

前总统林登·约翰逊导致越战升级的错误排名第三。

拒就凡尔赛条约妥协

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拒绝在《凡尔赛条约》问题上妥协排名第四。

水门事件

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卷入水门事件名列榜单第五。

让美国卷入美英战争

詹姆斯·麦迪逊未能使得美国避免在1812年与英国交战名列第六。

1807年签署禁运法案

杰斐逊签署的该法案禁止美国在拿破仑战争时与欧洲贸易名列第七。

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

肯尼迪引发的猪湾事件差点引起美苏开战,但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机。

伊朗门事件

里根所引发,美向伊朗出售武器得到资金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

性丑闻

克林顿与白宫年轻的实习生莫尼卡·莱温斯基的性丑闻名列第十。

老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挽救“美国病人”

·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继任总统时,年仅42岁。

·第一个赢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

·是著名的大棒、胡萝卜理论的提出者。

·是美国总统中最善于写作的人,著作不计其数,而且涉及面极其广泛。

·上任时美国社会官商勾结、经济生活混乱、社会贫困恶化、阶级对抗加剧

·华盛顿创建了美国;林肯保卫了美国;而西奥多·罗斯福则恢复了美国的活力。

上帝救救我们的共和国吧

1876年是美国建国一百年的国庆年。但在人们回顾美国百年辉煌时,却无奈地发现,美国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在一份为百年大庆写的充满激情的祈祷书中,人们呼唤:“上帝救救我们的共和国吧!”

“格兰特主义”

在这段漫长的黑色年代中,“格兰特主义”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官商不分,以权谋私,上行下效,贿赂公行,物欲横流。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达到了历史顶点,但它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和道德沦丧也达到了历史顶点。

经济生活混乱

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遭到破坏性开发和浪费性使用,劳动者每天要工作12甚至16小时,薪水却少得可怜,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消费者权益无人保护,对消费者的坑害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垄断公司收买政客破坏经济运行的健康环境……

垄断盛行

洛克菲勒、卡内基、摩根,在一个又一个工业领域内,精明强干的实业家建立起自己的帝国。他们压制竞争、维持高价低薪、获取政府津贴。因为与政府有着密切关系,这些行业还成为了“福利国家”的首批受惠者。

社会贫困恶化 阶级对抗加剧

到1890年时,美国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平均占有财富竟差近两千倍。一面是暴富者挥金如土,一面是劳动者大面积失业和为生存奔波。

官商勾结 同流合污

官商合流,腐化成风。许多不择手段的暴富都是在政府和法院的合作之下赤裸裸地进行的,具有合法性。

新官上任三把火

从团结政府开始

在罗斯福刚刚上任时,他面对的是亲麦金莱的、对他却普遍缺乏认可的内阁。而国务卿约翰·海甚至已经准备辞职不干,财政部长莱曼·盖奇更是对罗斯福心怀疑忌。睿智的罗斯福很快便意识到两大考验之间的关系,先要有一个稳定、团结的政府,然后才有可能推动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罗斯福首先稳定了约翰·海,也留住了盖奇......

罗斯福的“第一把火”:加强对大企业的控制

北方证券公司成了罗斯福“第一把火”的燃烧对象。1902年2月19日,罗斯福命令司法部长对北方证券公司提出起诉,以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名,要求将它解散。在罗斯福当政期间,司法部一共提出了44起反托拉斯案,罗斯福也由此得到了“托拉斯克星”的称号。

罗斯福的“第二把火”:保护帮助弱势群体

1902年5-10月,宾夕法尼亚州15万煤矿工人大罢工,要求承认工会,提高工资和缩短工时。一时间全国轰动。但矿主态度强硬,拒绝与罢工者谈判,并且也拒绝服从仲裁。情况陷入僵局。此时,罗斯福出面了。他为了给矿工胡萝卜,而对矿主挥起了大棒。罗斯福威胁那些矿主说,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处于国家安全等考虑,政府将会没收煤矿。

罗斯福的“第三把火”:保护人民的“胃”

在那个“镀金时代”,假药横行,伪劣食品更是数不胜数。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民众就可能会逐渐失去对政府的信任,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将会随之出现。罗斯福决定行动起来。1905年12月,罗斯福向国会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

意外入主白宫

西奥多·罗斯福:“意外”的白宫主人

为了彻底结束罗斯福的政治生命,罗斯福的对手们想出了架空罗斯福的“妙计”,也即推举他为副总统的候选人......

老罗斯福趣闻

靠夫人拿到诺贝尔奖

老罗斯福的丰功伟绩离不开贤内助、第一夫人伊迪丝·罗斯福。特别在老罗斯福调停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时,伊迪丝更是功不可没。

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有一次,西奥多·罗斯福被偷去许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他给朋友回信说:“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慈禧曾向老罗斯福赠送照片

罗斯福和慈禧太后虽然没有见过面,却对对方都有一定的了解。因为罗斯福总统不仅见过慈禧太后的照片,还得到过慈禧太后相赠的画像。

小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给美国以信心

·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

·是一个喜欢打破惯例、摈弃传统的人,以新政和炉边谈话闻名于世。

·执政后,以“新政”对付经济危机,颇有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初,美国采取不介入政策,但对希特勒采取强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国。1941年底,美国参战。罗斯福代表美国两次参加同盟国“三巨头”会议。罗斯福政府提出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并得到了实施;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构想,也得到了实施。63岁时由于脑溢血去世。

经济大萧条

1932年被称作美国历史上最惨的一年。当时,仅纽约市就有100万人失业,无数人因交不起房租被赶到街上,许多乡下人要靠吃野草根、蒲公英度日。

胡佛:并没有谁真正挨饿

胡佛总统却对记者们说:“并没有谁真正挨饿。拿那些流浪汉来说,他们吃的就比过去什 么时候都好。纽约有一个流浪汉,一天吃了十顿饭。”

至少有1300万人失业

1932年冬天,是第4个也是最糟糕的一个大萧条的冬天。全国至少有1300万人失业,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5000家银行倒闭,900万户存款荡然无存。

女孩子10美分卖淫1次

几百万漂泊无依的人露宿在丛林、公园、街头、车站……在数百万流浪大军中,瘟疫、性病、犯罪现象十分流行。有的女孩子为了糊口往往冒着怀孕危险,10美分卖淫1次。

两大武器

倚天剑:新政智囊团和改革班底

小罗斯福在出任纽约州长后,在前任州长留下的工作效率很高的行政体制基础上,罗斯福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促成了一个旨在推动进一步的改革并具有明确目标的专家型政府的形成,而且打造出了入主白宫、推行新政时的改革班底的主体。

罗斯福爱“唠叨”

屠龙刀:“炉边谈话”

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次炉边谈话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谈话中,罗斯福简洁明了地对民众说:“我敢向大家保证,把钱存在重新开业的银行里,比放在褥子底下要安全。”炉边谈话后的一个星期之内,大多数最近关闭的银行都重新开业了。事实证明,无线电波带去的,不仅是亲和力,还是一种经济上的兴奋剂。

新政 New Deal

新政的英文为New Deal,deal的词义之一是发牌。而新政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确实有重新发牌的意思——以往洗牌老是作弊,以欺骗工人、农民和小业主。新政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拿到赢牌,但至少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机会和希望。

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开始

出于对人性的了解,罗斯福很清楚,如果不能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其他的需求也就无从谈起。

经济要复兴,金融首先要活起来。通过炉边谈话,罗斯福劝说民众恢复对银行的信心。但这还不够,必须有实际行动来激励人们。在经济智囊的策划下,罗斯福果断地停止黄金交易、禁止黄金出口,并放弃了金本位制......

给大家有尊严的生活

罗斯福深知,大萧条不仅使人们失去了幸福、宁静的生活,而且也失去了心理平衡。罗斯福始终相信,有一种高于任何私人集团的利益之上的公共利益。而这种公共利益的一个核心,就是要让大家有尊严、有希望地活着,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尤其需要政府给予经济和心理上的支持。友善而温暖的手,及时伸向了那些最需要帮助和最为无助的人。

强势总统

随着新政的推进,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激化了政治力量间的一些矛盾,相对于来自社会上的非议,最高法院的掣肘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这一掣肘在1935年达到高潮,曾经有一天,最高法院一气扼杀了3个法案,此后更是接二连三地否决着罗斯福的法案。这引起了罗斯福的强烈不满......

转折亲

众所周知,富兰克林·罗斯福是西奥多·罗斯福的堂侄。但不为人知的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还与很多前总统有着血统或姻亲关系,这些总统是:

丘吉尔

富兰克林·罗斯福甚至与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是远亲。

人生最大困境

患上小儿麻痹症

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

婚外情

罗斯福夫人埃莉诺-罗斯福

罗斯福的三段婚外情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4届的总统,他在职期间政绩斐然。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位伟大的总统曾先后有过三段婚外恋情。

肯尼迪

肯尼迪

约翰·F·肯尼迪:用智慧化解核危机

·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当选时仅43岁。

·第一位20世纪出生的总统。

·首位信仰天主教的总统。

·第一位依靠电视赢得大选的总统。

·1962年,肯尼迪成功处理了古巴导弹危机。

·1963年,正当肯尼迪踌躇满志要进一步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他遇刺身亡。

古巴导弹危机:往美国人裤子里塞刺猬

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0月14日爆发,10月28日结束,历时13天,又称“13日危机”。

前奏:猪湾事件

1961年4月,中情局策划一千余名古巴流亡者登陆猪湾,试图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结果这批“反共义士”72小时内在猪湾海滩上遭古巴政府军痛惩。猪湾事件以后,卡斯特罗出于对美国的恐惧而正式与苏联结盟。

卡斯特罗和赫鲁晓夫亲热拥抱

赫鲁晓夫导演

赫鲁晓夫曾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的想法是在古巴安置带有核弹头的导弹,但又不让美国过早地知道,而一旦他们发觉,又已为时过晚。如果在安装完毕、准备发射时美国发现了它们,则美国在试图用武力消灭它们之前就不得不三思而行了。”“在古巴安装我们的导弹,可以阻止美国贸然对卡斯特罗政权采取军事行动。除了保卫古巴外,导弹还将使我们获得西方人常说的武力均衡。”

美国发现

1962年7月,在空中执行侦察任务的美国U-2,发现有来历不明的苏联舰船正朝古巴方向驶去。这些船吃水很深,似乎载有导弹飞机等军用物资。同年8月,美国情报部门收到线报说,在古巴发现苏制米格-21战机以及伊尔-28轻型轰炸机。

核战争一触即发

美国发现后,卡斯特罗一再要求苏联对美发射核弹,以及古巴境内苏军自行击落U—2侦察机。而美国驱逐舰向前苏联配有核武器的B—59潜艇发射的震荡炸弹差点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核战争

努力不使赫鲁晓夫丢脸

肯尼迪基于“体验其他国家处境的重要性”思维,古巴导弹危机才得以化解。当时,指导着肯尼迪的思考过程是:“努力不使赫鲁晓夫丢脸,不使苏联人下不了台。”但也同时让他们知道美国人的决心。

五种对策:谈判或开打

美国执委会提出针对危机的五种对策:一、侵略古巴;二、轰炸古巴;三、封锁古巴;四、要求联合国调解;五、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肯尼迪说,最坏的对策是不闻不问,解决之道唯有谈判或开打,他决定以谈判代替动武。

1962年11月,美国军舰(下)视察离开古巴的苏联货船

封锁古巴

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发现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确凿证据”。肯尼迪要求苏联撤出所有的中远程导弹,还宣布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

出示“证据”

“佐林大使,你是否否认苏联在古巴部署了中程、中远程导弹和基地?不要等翻译!回答是还是不是!”

“先生,我不是在美国法庭上,我不希望回答用原告口吻提出的问题……”

赫鲁晓夫的建议

10月26日,赫鲁晓夫建议:如果肯尼迪总统愿意公开宣布不入侵古巴,那么他准备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把导弹撤出。仅隔一天,10月27日,赫鲁晓夫第二封信语气强硬,要求美国以撤除在土耳其的导弹换取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力排众议:不使苏联人下不了台

肯尼迪的思考过程是:“努力不使赫鲁晓夫丢脸,不使苏联人下不了台。”但也同时让他们知道美国人的决心。所以,肯尼迪力排众议,选择了不理睬赫鲁晓夫的第二封信,而对第一封信给予积极的回应。

发出威胁:让他们知道美国人的决心

肯尼迪同时发出威胁:赫鲁晓夫必须在24小时内撤出导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赫鲁晓夫退却 危机宣告结束

1962年10月28日,赫鲁晓夫回函,表示已下令撤除在古巴的核武器。最后,苏联拆除了所有的进攻性武器,正在前往古巴途中的船只也接令回航。至此,古巴导弹危机正式宣告结束。

肯尼迪之死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众目睽睽之下遇刺身亡,以下为遇刺瞬间:

谁是幕后黑手

李·奥斯瓦尔德个人行刺说

很多人相信是刺客奥斯瓦尔德背后并没有别的“真凶”,有人认为他是一名狂热分子,以刺杀肯尼迪向卡斯特罗献礼,以便叛逃古巴。

约翰逊和夫人以及孩子在一起

约翰逊“宫廷政变”说

当年快被肯尼迪兄弟逼到绝路的副总统约翰逊不惜铤而走险,借助与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的密切关系,一手策划了刺杀肯尼迪事件?

南越吴庭艳残余势力复仇说

1963年11月1日,美国政府策动了南越军事政变。次日,吴庭艳被政变军队乱枪打死。吴庭艳的余党有可能对肯尼迪采取报复行动。

里根

罗纳德·里根

罗纳德·里根:里根经济学=信心经济学

·里根活到了93岁(2004年6月5日),去世时是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

·入主白宫时已经70岁高龄,成为美国历史上宣誓就职时年纪最大的总统。

·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影星”总统。

·里根上任之初,美国经济负增长,通货膨胀高达两位数;卸任之时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里根通过星球大战等计划完全逆转了“苏攻美守”态势,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里根经济学

经济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里根上任之初,美国正面临着一场“经济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经济负增长,通货膨胀高达两位数,利率高达百分之二十。

小政府、低税收、少干预

里根把共和党不喜欢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进一步明确化,提出了缩小政府规模,减少干预,通过减税,让美国人自己来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钱。里根还明确阐述了他的另一个经济思想,就是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一供应学派的观点。

降低税率刺激经济

减税对刺激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八十年代初,美国收入最高的所得税税率为70%。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收入很高的话,你每赚1美元,自己只能留下30美分。这对经济增长来说肯定不是一个刺激作用。”

在成为威尔逊之前,必须先当杜鲁门

在整个七十年代,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威信都明显下降。面对苏联的咄咄逼人,里根的策略是先硬后缓,就像布热津斯基所劝告的那样,“在成为威尔逊之前,必须先当杜鲁门。”

化被动为主动

一俟上台,里根就开始大肆扩张军备,大大提高联邦预算,并发动了一场同苏联的经济战,与尼克松、卡特时期的被动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里根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重建美国防务的决心很快便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强烈反响。善于顺势操盘的里根政府以“星球大战计划”向苏联“示威”,并逼迫国内经济已出现问题的苏联体系在高科技武器方面同美国开展军备竞赛。

不战而胜的机会

如同里根是戈尔巴乔夫的救生圈一样,戈尔巴乔夫也是里根的救生圈。自从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与新思维”之后,里根意识到一个不战而胜的机会正在到来,里根很快便开始了对戈氏的循循诱导。

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第一次会面的资料照片

与戈尔巴乔夫两次会晤

1985年双方首次在瑞士日内瓦的“炉边对话”,已经打破了冷战的坚冰。1986年新年过后9个月,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举行第二次会晤。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回顾那次会晤,是“一次真正的突破”;里根则在回忆录中说,这是“一个转折点”。

里根与戈尔巴乔夫握手

踏上结束冷战之路

冰岛会晤成为东西方军备竞赛和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的重大转折。此后两国即放弃军备竞赛,开始转到在综合国力上的竞争,彼此间的信任感得到增进,进一步建立起对话机制。也就是说,在苏联解体而冷战正式结束的4年前,美苏就从雷克雅未克踏上了结束冷战之路。

里根语录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讲话中做手势

我要对你们说,如果火光暗淡了,我愿留下我的电话号码和地址,一旦你们需要一名小卒,只须说一声,我召之即来——只要一息尚存,只要我们可爱的国家......[详细]

遇刺美国总统

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5位总统遭遇过暗杀,首位遭遇暗杀的是林肯,其后有加菲尔德、麦金莱、肯尼迪以及里根。前五位遭遇暗杀的总统全都因此身亡,唯有里根大难不死。

林肯

1865年4月14日,林肯头部遭枪击,不到10个小时就不治身亡。

加菲尔德

1881年7月2日被一个谋官未成者枪杀,最终死于感染和内出血。

麦金莱

1901年9月6日,在出席布法罗泛美博览会时被射伤,不久去世身亡。

肯尼迪

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与林肯一样,肯尼迪遇刺也在星期五...

里根

1981年3月30日遇刺,幸运的是子弹没有直接击中他。他也大难不死。

网友评论

匿名发表 会员代号: 密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