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麻袋的欧元、澳元、日元……这些外币拥有者是57岁的浙江温岭市农民王维初。9个月时间,经他手加工卖出的外国钱币价值近669万元人民币。温岭市人民法院近日以非法经营罪判处王维初有期徒刑两年两个月。
如果没有最后一句话,新华网17日发布的这条社会新闻,注定要淹没在微博上网友对黄海波嫖娼事件的调侃口水中。
可能正是“非法经营罪”这五个字促使财新网等媒体进行了转发,并引发了法律界专业人士和网友的热议和吐槽。
《新京报》18日刊登评论《洋垃圾中淘外币,有必要追究刑责?》,质疑该案判决背离了刑法的宗旨和目的,该文获得了新华网、人民网等大量网媒的转载。
新时代的“投机倒把”罪?
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受雇从废旧金属中淘外币,清洗整理干净后再卖出去,最后被法院认定为“非法买卖外汇”,且“性质特别严重”,这让众多网友想不通。
新华网稿件对案情的详细描述让网民找到了更多的吐槽点:“王维初拿到残币后,脏的就用洗衣粉洗干净,弯曲的就用冲床冲平,有毛边的锉光,残缺的拼凑合并,品相实在太差的当废旧金属卖掉。加工过的硬币低价出售后,再由买家带到国外,从银行里换出来。”
网友@观山老人对于法院如此惩罚一位“勤劳致富”的农民感到愤慨:“这是多好的事情,通过辛勤劳动把垃圾财富捡了回来,没损害任何人的利益。这是应当鼓励和表彰的有益行为。”
@谷雨晨也认为处罚不公,“我没觉得对社会造成啥危害了。这怎么看都像计划经济时代的投机倒把罪。”
投机倒把是指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方式扰乱市场、牟取暴利的行为。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
网友@王川对“非法买卖外汇”的罪名感到不解。他说,“看了半天,从国外购的残币修补后又回到国外钱币市场流通,从钱币收购到运出国跟这个国家貌似就没发生过半毛钱关系,怎么就成外汇了,钱旧了点整整新就不让花了?”
也有网友质疑“清洗拼补钱币”为何会违法。@航标认为这一定性有点过分。“还原真币罢了。又不是造假币?也太过了点吧?这么说来,那仿古行业,和修复古懂古建筑的人员都该判重刑了?”还是网友@梁磊-LL最幽默,他认为法院判的不重,“脏的拿洗衣粉洗干净,明显是洗钱嘛,判的很轻了。”
网友@WH的大眼睛试图从合法运营角度为王维初支招,“以‘买卖外汇巨大’来判刑,欺负老汉请不起律师啊!老汉要是有人指点,注册一个文化公司,以古玩/艺术品/纪念品的名义销售,就没事了。”
机械执法生搬硬套?
对于法院的判决结果,@财经网提供了法律上的相关依据:“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或者倒买倒卖外汇构成了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单从法律条文上看,法院的定罪和量刑似乎都无不妥之处。但法律界人士却有不同看法。
律师@陈有西连发多篇微博表达对这一判决的异议。他认为,一定要定罪的话,王维初的行为也是“利国利民罪”。“刑法边际无限扩大,无任何社会危害性行为被入罪重判。刑法最重要的危害性特征,这个法院忘了。”
@陈有西还逐一批驳王维初的各项“罪名”。“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必须许可的经营项目,未批擅自经营。外币收旧利废,整理利用,没有禁止。非法买卖外汇罪,侵犯客体是国家外汇管理秩序,针对在流通外币的大宗交易,旧币整理根本影响不了外汇秩序。”最后,@陈有西的结论是,法院属于“典型的机械执法、生搬硬套”。
《新京报》刊登的法律工作者张翼的观点,和陈有西律师的看法遥相呼应:“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缺乏危害性的行为,即缺乏实质违法性的行为,不能成立犯罪。”他还认为:“国家法律虽禁止非法买卖外汇,但那是针对逃避外汇监管而进行外汇交易,扰乱外汇市场的行为,不是针对像本案从洋垃圾中淘点外国人扔弃的小硬币,废中淘宝的行为。”
新媒体记者 张运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