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岂止是好生意

2013年08月05日10:41  新闻专栏  作者:罗志渊  

  《中国好声音》的节目模板来源于荷兰的《荷兰之声》(The Voice ofHolland),最初只是荷兰本土一档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据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荷兰的人口总数是1673万,这个数字占据了荷兰总人口的18.2%,也就是说,有近1/5的荷兰人都在看这个节目。

  《中国好声音》总导演陈伟也曾承认这是一笔中国“好生意”,他说:“看完这个节目在其他国家的表现后,我们就非常有信心,觉得在中国应该会取得成功,但现在这么轰动的效果是之前没有想到的,可以说,这是一笔中国‘好生意’。”

  如今,《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热播后,不仅王者归来,而且称霸电视,现在又传出那英要投资把“好声音”拍成电影。这说明那英也想通过好声音的火热势头大赚一笔!一年前,红罐凉茶加多宝曾以6000万拿下《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冠名权,而今年加多宝则以2亿元的高价再次获得《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独家冠名权。此外,在节目播出前,《中国好声音》节目制作方将网络直播权独家卖给搜狐视频,这也让节目制作方获得了上亿元的收入。

  好声音的成功的商业模式,高收看率,已经形成了一个好声音产业链,从好声音赞助商的广告可以看出端倪,现在看好声音,让观众最反感的应该是广告太多,这还不够,还要通过主播再念一遍,让人感觉是在广告里穿插“好声音”,本末倒置了。这说明,这个节目火了后,很多商家想借此宣传自己,而《中国好声音》也借势打造出自己的产业链,现在它已经成功渗透到很多领域。事实证明,好声音确实已经变成好生意了!

  然而,好声音只是一门好生意吗?我在上篇文章《中国好声音折射当今文艺生态》提到:“好声音的积极意义,在我看来,一是点燃了人们对梦想的追求;二是引起民众对音乐的重新关注。如果这个节目的成功模式可以延伸到文艺等其他领域,势必推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然而,好声音慢慢变成好生意后,主办方与制作方只以追求最高盈利为目的,而放弃初衷,那么,好声音一定会做成一张死牌!

  因为,好声音的成功模式是:“给大多数一个梦,只给少数人机会。”这样造成了好声音参赛者人气爆棚,关键是,它给大家一个追求梦想的平台,这正好体现出文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如果好声音只是打着文艺旗号,做着赚钱的生意,而忽略了文艺的本身价值,那么这一定不会长久的!

  因此,好声音不仅是好生意,更是一门艺术!如果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艺术本身的价值,好声音不仅成不了好生意,而只能成为观众吐糟的“嘈杂声”!接下来,《中国好声音》何去何从,对节目组来讲,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