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老虎”,要打且有虎必打

2013年09月03日09:36  新闻专栏  作者:杨于泽   

  中纪委昨日公开宣布,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掌舵人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近日中石油4高管“率先”落马,媒体的描述是“中石油核心班子遭‘地震’”。蒋是中石油曾经的掌舵人,他的被查处,无疑堪称一次强震。

  网络上,不少人肯定这是“打老虎”。十八大以来,已有8名副省部级高官相继被查。副部级的高官,自然不是一般的“苍蝇”,至于他们算不算“老虎”,人们似乎未及论定。但薄熙来在济南中院受审,无疑是“打老虎”。至于蒋洁敏,身为115家央企、30多万亿元国有资产的掌门人,也无疑是一只名副其实的“老虎”。

  关于反腐败,十八大以来,一直被表述为“打苍蝇,也打老虎”。“打老虎”很解气,提振了人们对反腐败的信心,但这可能还不够。老虎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饕客,人们看到了被打老虎的倒下,但老虎卧于何处、有多少只、正在盘算什么,大家所知甚少。打十只八只老虎,未必能给人们带来多大安全感。武松打虎,让景阳冈过路客放心了,但景阳冈之外,还有很多“大虫”横行。

  人们的担心并非多余,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充斥着“杀鸡儆猴”、“杀一儆百”、“敲山震虎”之说,它们意味着“打苍蝇”和“打老虎”都不具有必然性。查办腐败案件,成了一种吏治策略,具有灵活性、妥协性与临时性。有些地方、某些部门把案子压下来的理由千奇百怪:有的欣赏腐败分子能干,有的提倡自首豁免法律责任,有的担心牵连广了影响稳定,有的声称“党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种种思维和说法沉淀在人们的脑海里,使大家相信腐败分子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包庇。

  就反腐败而言,“既打苍蝇,也打老虎”两头兼顾,似乎想得挺周到,其实逻辑上并不周延。今年元月22日,习近平出席中纪委全会时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但他更重要的一个论述是,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制度要有刚性,“打老虎”不能有选择地打。“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总原则,只要腐败了,就要严肃查处。

  自然,反腐败的最优策略还是预防,在元月22日的中纪委全会上,习近平对此实际上已有高屋建瓴的论述。他说;“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现阶段腐败多发,根本原因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过大,限制和规范权力,使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这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治本”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在理想变成现实之前,我们必须在“治标”上想办法、下功夫,为治本赢得时间。苍蝇要打,老虎也要打,让腐败成为过街老鼠。哪里有老虎,打老虎就要提上哪里的议事日程。现在能源领域打了一批老虎,如果其他领域发现“老虎”行踪,也应当一打到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治标”能否为“治本”赢得时间,很关键的两点是,让民众坚定反腐败的信心,打消领导干部贪腐的侥幸心理。如果真正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某些干部的侥幸心理就会砉然瓦然。不要低估民众的智商,只有切实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民众才会于支持“治标”之外,相信“治本”的一天终将到来。 

文章关键词: 打老虎 反腐败 苍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