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金色大厅何以变成“卡拉OK厅”

2013年09月27日16:04  新闻专栏  作者:晏扬  

  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因每年元旦举办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而闻名遐迩,一向被国人视为“艺术圣殿”,到那里“镀金”成了中国文艺团体和艺术工作者的梦想。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今年前8个月,已有133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登上了这个“圣殿”,但真正的观众寥寥无几,当地媒体也不关注,金色大厅几乎成了中国演员自娱自乐的“卡拉OK厅”。极富中国特色的“到金色大厅去”,成了一场接一场的笑话。

  看了报道才恍然明白,维也纳金色大厅并不是什么“艺术圣殿”,它只是一个供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切磋技艺、展示自我的场所,只要交付两三万欧元的场租费,无论音乐素养高低,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彩排和演出。这就难怪8个月之内就有133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在那里露脸,他们利用金色大厅的“垃圾时间”,绝大部分演出不对外售票,而为了表明“我们真的到此一游”,甚至不惜伪造维也纳市长的签名。

  不对外售票,谁来观看演出呢?一是靠演出团体之间相互捧场,你演的时候我当观众,我演的时候你当观众;二是靠使馆和商会免费向华人赠票,但因这种“文化活动”实在太频繁,当地华人极度审美疲劳,连中餐馆的厨师都“听怕了”,不愿前来捧场……这就是一些中国文艺团体和演员到金色大厅“镀金”、“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残酷真相。

  说实话,看这些报道时,我不由得笑了,不是我的“笑点”低,而是事实真相太搞笑、太讽刺,让人忍俊不禁。常听一些文艺团体或艺人自豪地宣称曾去金色大厅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引起了巨大轰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文化交流,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原来,他们只不过是去金色大厅唱了一次卡拉OK,自己出钱自我陶醉一番,这哪里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分明是到国外去献丑。想必,当老外笑纳一笔笔场租费时,心里也在讥笑这帮中国人“钱多人傻”吧。

  当然,老外不懂中国国情,这些中国人蜂拥去金色大厅露一小脸,“钱多”可能是实情,但他们肯定不傻。其一,中国人向来好面子,去金色大厅演出是多么光鲜荣耀之事,为了挣这个面子、镀这层金,区区两三万欧元何足挂齿;其二,中国人向来喜欢走捷径,而且崇洋者众多,在金色大厅“镀金”之后,再回到国内炒作、忽悠一番,立马让人刮目相看,身价立马翻番,可谓事半功倍,这笔“买卖”相当划算;其三,中国很多官员向来喜好政绩,一些部门把辖下的文艺团体或演员送到金色大厅表演,一些机构在金色大厅举办音乐比赛、艺术节,乃至一些学校让家长自掏腰包带孩子去金色大厅演出,这些都是打造“政绩工程”的锦上添花之举。

  正是一些国人崇洋、好面子、好政绩、喜走捷径、善于忽悠、热衷于炒作,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才使得万里之外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变成了一拨又一拨中国演员的“卡拉OK厅”和“镀金大厅”。而随着媒体对真相的揭示,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国人心目中的光环必会逐渐褪去,它终将走下神坛,这个“金色神话”终将破灭,再想靠它“镀金”恐怕不那么容易了。这显然是一件好事。

文章关键词: 金色大厅 维也纳 卡拉OK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