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精神和道德出路

2013年10月23日09:17  新闻专栏  作者:公方彬  

(一)

  1、康德说:“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康德的话语给我们以启发,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这样的信仰和灵魂感悟,善或道德行为才变成生活需要,自然而不必刻意。

  2、中国人历来重道德,只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适应农业文明,而不适应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我们又固守传统道德不创新发展,结果导致了目前的紊乱或者说尴尬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出路仍然是大众道德水准的提升,现实来看,只能借助法的强制。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3、当前的道德观紊乱有着深厚的文化原因,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基础上的道德,是功利主义的道德,人们更关注我道德了有什么用,能获得何种回报,而不是追求灵魂的自我净化和安慰。也由于功利主义的,致使道德失去标准,甚至“不为五斗米折腰”与“忍胯下之辱”都变得道德,甚至成为是榜样。如此,由胜者诠释道德,最终把道德庸俗化。

  4、中国的本土宗教或本土化了的宗教,之所以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灵魂需要,主要囿于两点:一个是为政权服务,延伸开来就是宗教功利化。另一个是宗教理论发展缓慢甚至不发展。基督教所以不断获得进步,也基于两点:一个是“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即政教分离,另一个是大批神学大师投入其教理的完善和发展,以保证有效解释现实。

  5、不是建立于人性基础上的善不叫善,没有宗教情感支持的善走不远。以政治解读和建设善与道德,必须最大限度抑制政治天然的功利性与短期行为,因为善与道德是无功利的,以功利对无功利,矛盾难以避免。在今天的道德建设过程中,需要认清,科学解决的是真,宗教解决的是善,艺术解决的是美。

  6、慈善将由官办向民间转移,这符合慈善的本质,善应当是大众的自发行为,政府类似行为完全可以通过利益分配来实现,而不必以慈善的名义。另外,中国很需要推动宗教团体的慈善行为,西方的宗教场所获捐献大多办了教会医院、学校,帮助困难者,中国的宗教团体类似活动似乎不多,这不利于提升其神圣性。

(二)

  1、和妻子一起游颐和园。春色初现,游人如织。人面桃花,确让人心旷神怡。难得放松中不时闪出一些念头,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我们为什么活得那么累,特别是心累?作为群居动物的人,在接受社会调节和规范的同时,能不能更轻松一点。这也是我到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观察别人生活后更多思考的问题。

  2、幻想和真实是两码事。比如在世俗中生活久了,尤其产生心累的感觉时,往往幻想脱离尘世,怡情山水,永绝烦恼,事实上却没有几人真正化幻想为现实,甚至可以说,真有条件脱离尘世也不会有几人付诸实施。人,就是社会的;生活,就是苦苦甜甜;人生,就是起起伏伏……。尽管我们生活在现实中,但也要有一定的空灵,过于物化,只能收获痛苦。用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人都追求幸福和快乐,但只求感官刺激,是粗浅的原子运动,只有精神追求才带来真正持久的幸福和快乐,所以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很重要。

  3、人最重要的平衡是物质和精神的平衡,虽然过于强调精神,特别是走向精神万能,会导致“文革”中诸多不良现象,但满足温饱后仍不提升精神追求,痛苦更甚。金钱可以带来满足感,但不必然带来幸福感,无限的欲望只能导致无限的痛苦。所以,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必须想一想,什么人生价值和什么是幸福等问题。

  4、许多人并非心中没有善念,也不是不能把自己的爱心化作行动,所以有心而难成行,很重要的是面对诺大的世界,认为自己的力量太有限,终于放弃努力。其实,只要每个人都把有限的力量发挥出来,世界就会改变。二战时期英国有个母亲写给10岁儿子这样一个墓志铭:“全世界的黑暗都挡不住一根腊烛的光明!”

  5、不怕存在不道德,就怕以不道德戏弄道德,更怕的是不道德者不自知,以为这就是寻找道德,为什么在倡导学雷锋之时,有那么多人置疑雷锋精神,个中原因之一即在于此。在参加全军学雷锋座谈会,又有记者问我,学雷锋能改变我们什么?我说,学雷锋可以找到灵魂中的自己。换句话说,我们心中有真善美,雷锋其实就是自己,否则,雷锋离我们很远,甚至遥不可及。

  6、要把善行进行到底,需要通过修养来提高自己的境界。人有三个境界:一是能够为感人的事情所感动,不能麻木;二是以自己的行为感动别人,要做善事;三是为自己的理念、品质和行为而感动,自己感动自己,教化自己。只有进入第三个境界,才能做到不为环境、是非、得失所惑,永远走在行善的道路上。

(三)

  1、我们常陷入困惑,就道德来讲,西方国家远没有我们重视,但从现实来看似不如人,众多原因中文化传统最为基本,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化,前者强调契约,后者成就善,我们的文化虽充斥着伦理道德,但更重私德而弱公德,且道德奠基于五伦,即关系道德,终于在社会结构变化后不再适应。

  2、媒体披露,匈牙利总统施米特帕尔因博士论文抄袭被发现不得已宣布辞职,此前我们已经听到过德国防部长等高官也是因同样原因辞职。由此再看我们,官员造假,教授抄袭不绝如缕,然而主动辞职或压力下辞职者少见。或许可以说,此方面何时与世界接轨,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道德诚信建设才敢言步入坦途。

  3、中国社会的价值坐标主要以权力为核心,或者说围绕政治来建构。在这样的价值坐标中,即使讲精神,讲善和道德,仍然无法实现灵魂意义上的探究,无法获取本质、本源及其归宿。因为权力或政治原本就具有极强的功利性,以其为核心来建构价值坐标,有时出现种善收恶也就不足为奇了。

  4、当中国不再以官职为核心价值指标之时,就是中国真正崛起之日。因为这标志的是,中国开始与世界主流价值观接轨,中国共产党的制度设计满足了性质宗旨的要求,开始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官员真正视自己为公仆,且放下长官的沉重包袱,把道德作为为官第一诉求。当然,这只是理想,实现的道路还很漫长。

  5、中国阶层对立为什么那么严重?中国的官员的自我精神超越为什么那么难?恐怕不能仅仅从政治上找原因,一定有文化心理的原因,比如儒家文化把人的价值追求最大限度引到功利和感官刺激,与此同时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经过这种文化的改造,失去了提升精神境界的功能,只是追逐利益,结果必反复强化制度漏洞。

  6、一定意义上贪念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前提是用好。要净化出路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律,另一个是他律,二者不可偏废,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状态下须有所侧重,当下重点应在他律,也就是体制制度。有媒体标出“社科院专家称社会信任重建关键在政务诚信”,此判断极是。如果更深层次分析,可以说,党风决定政风,政风影响民风,社会风气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党风。从实践中我们也看到,党风好时社会风气好,党风差时社会风气差。所以,党中央一再强调加强党风建设,这是一项抓根本的工作任务。

文章关键词: 道德 精神 宗教 出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