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候选人何苦以“自伤”方式举报?

2013年10月23日10:56  新闻专栏  作者:熊丙奇  

  21日,2013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南京大学教授王牧在个人博客上发表博文,正式声明自己申请退出院士增选,并详细解释原因。博文中同时发布王牧此前给中科院数理学部的实名举报信,称其课题组发现以闻海虎教授为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涉嫌造假。(京华时报、中国青年报10月22日)

  这一事件的“看点”是,一位院士候选人举报另外一名院士候选人,而且是同一所大学的同事。有人据此质疑,举办者“动机可疑”,也把这归于大学的“内斗”,担心这样斗下去,会大伤学校的“元气”。

  据报道,南京大学南大一位校领导在回复记者的采访时表示:“第一,南大对于学风的态度是一贯的;第二,关于所举报的问题,举报人是向中科院举报的,中科院正在进行调查;第三,两位学者都是我校的学术骨干,学校不希望扩大。”其中第一条是原则性态度,第二、三条则耐人寻味。举报人向中科院举报不错,但作为一所大学,难道不应该就此启动独立的学术调查,查证本校教授是否存有学术不端行为吗?学术不端不管涉及何人,都应该严肃对待,学校怎能因是“学术骨干”,就“不希望扩大”呢?

  诸多迹象表明,王牧举报同事,是有可能被淡化处理的。可能正是考虑到有关机构会对此采取的态度,王牧才选择了自我“扩大”。这也正是我国近年来学术不端处理的难点。换句换说,王教授是以自我“扩大”的方式来应对“学校不希望扩大”,只为获得学术不端得到处理,这暴露出我国学术不端处理的严峻现实。

  作为举报人,王牧在举报之后声明退出院士增选,显然是为了回应“动机可疑”的质疑,他自己也谈到,“一个院士候选人举报另一个候选人,总让人感觉到怪怪的。既然中科院已经调查了,我的初衷也已经达到了,那么,我就申请退出吧。”“我退出增选院士的原因是避开利益冲突,这样,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讲这个事情。”王教授此举显然是希望将学术不端争议拉回到学术框架,不被利益因素纠缠,并不惜付出放弃申请院士的代价。而问题是,中科院、南京大学会摆脱利益因素纠缠,完全按学术原则处理这一问题吗?

  王牧称他的初衷已经达到,其实未必,因为他在博文中叙述,他“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是希望引起大家对科学道德的重视,并对这起造假事件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从中不难看出,王本人是担心此事不了了之的。否则也不会采取公开发博的做法。

  本来,在任何国家的大学、学术机构,都有可能出现学术不端,出现学术不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应对学术不端的态度,在发达国家的大学,一旦出现学术不端质疑,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将启动独立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学术处理,学校行政再根据学术调查结果做出行政处理;而我国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学术不端却十分忌讳,往往采取不知情、不调查、不处理的态度,尤其是涉及学术大腕的学术不端质疑,总是从“维护学校声誉”、“团队团结和谐”出发,百般掩护,尽量淡化,最后不了了之。堂堂大学、学术机构,反而成为学术不端的保护伞,成为滋生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的肥沃土壤。

  王牧在博文中也谈到这一点——“学术不端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那些事情。”可见其对当前学术不端处理是有清醒的判断的。这也尤显其行为的可贵,很多学者也认识到这一问题,但身处其中被各种利益纠缠,很难坚持,而是对校方的处理方式“深为理解”,于是构建起学术利益共同体,大家都视利益做出选择,而不再顾及学术的尊严、学术的道德。

  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王教授的行为的原因,而在健康的学术环境中,学术不端的处理,需要举报者想办法“扩大”才能得以重视、得到公平处理,这才是不能理解的;大家不按学术原则思考学术问题,却想着利益,这才是学术的大问题。要让学术原则重回学术圈,必须建立学术为本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大学应该实行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而政府应该退出学术评价、人才评价,包括院士评审,也应该去行政化和去利益化。只有如此,学术圈才会把学术尊严、学术道德真当一回事。

文章关键词: 中科院 院士 举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