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媒体要走出互掐误区

2013年11月07日12:33  新闻专栏  作者:刘海明  

  11月4日上午10时,农夫山泉派员上京举报《京华时报》虚假报道。理由是今年4月10日至5月7日,《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实行舆论暴力。在陈永洲和新快报事件尚未降温之际,农夫山泉此举把京华时报社推动了新的风口浪尖之上。一时间,微博上不少人用“无良媒体”代称《京华时报》。以至于人们担忧:接下来还会不会有媒体被企业秋后算账,如果有,将可能是哪些媒体:“估计快轮到星巴克告央视了。”“这节奏!估计达芬奇要咸鱼翻身了,央视李文学会成为陈永洲吗?”

  农夫山泉和京华时报的恩怨将如何了结,关键看新闻行政主管部门如何裁决。不论职能部门如何裁决,这个裁决无疑将成为新闻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因为这涉及如何厘清企业和媒体之间的关系。

  社会是个共同体。企业和媒体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成员,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没有媒体,企业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企业经营的视野无法开阔,经营的规模也将缩水;没有企业,媒体也就失去了广告来源,媒体的发展如同失去了翅膀。趋利避害是企业的天性,企业在经营中可能会因逐利不当损害其它社会成员的利益。媒体对企业的舆论监督,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偏离法治和伦理的轨道。企业对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存在反监督,倘若媒体的舆论监督不当,企业同样可以运用舆论让当事媒体的错误行为大白于天下。这样,企业和媒体只有处于良性的互动框架之下,社会才可以健康发展。相反,企业和媒体如果经常掐架,结果可能导致两败俱伤,而不是互动互赢。

  企业和媒体的互动,不是各取所需,不是沆瀣一气,而是需要尊重各自的合法权益,恪守各自的职业伦理。如果媒体为监督而监督,要么鸡蛋里挑骨头,要么牵强联系,甚至虚构事实,最终丧失的是媒体的公信力。相反,如果企业把媒体正当的舆论监督当作打击报复,指责批评自己的新闻报道制造“舆论暴力”,这样的“冤屈”早晚将引起公众的反感。现在农夫山泉的这个举动,让传媒业陷入被动,并且容易让全社会就此全面否定媒体,显然选错了时机。如此一来,只能在本来已经处于艰难阶段的中国传媒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企业和媒体如何互动,也是中国市场发展成熟一个重要环节,中国社会也得补上这个环节。作为企业,不能遇到困难的时候求助于媒体去宣传报道,却不愿意被媒体揭短,对于揭短的媒体更不能进行打击报复。农夫山泉的此举肯定会对中国社会有所触动,引发各种联系和想象,但是如果就此完全将做批判性报道的媒体和企业对立起来,对二者的信任度都降低,将是社会不成熟的体现。

  掐架只能两败俱伤,良性互动是既相互监督又相互促进,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媒体和企业在中国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都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情况下媒体的生存状况并不好,经济压力和社会公信力方面都很严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就此否定媒体,否定媒体做负面报道的积极意义,显得将令原本已经相对脆弱的媒介生态变得更加弱不禁风。媒体和企业都是中国社会进步不同领域的积极因素,而这解决好彼此问题,演绎好续集,非常重要。所以,企业和媒体走出掐架的误区,回归良性互动,才是时代的需要。 

文章关键词: 农夫山泉 京华时报 星巴克 央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