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点赞党”眼中的赞究竟啥意思?

2014年01月15日10:46  新闻专栏  作者:汤嘉琛  我有话说

  如果我说“点赞党”是社交媒体时代的最大网络族群,估计绝大多数网友都不会有异议。自从社交网站Facebook在2009年挂出表示“喜欢”的大拇指按钮后,点赞就迅速变成了最受欢迎的网络社交语言——数据显示,Facebook网站如今平均每日获赞5000万次以上;而在中国,从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QQ空间“点赞党”规模已从2700万人猛增至3亿人,平均每日点赞超过2亿次。

  在网络社交的特殊语境中,“赞”已远远超出其最初的符指意义,转而成为一种几乎能表达所有态度的符号。于是,有人看到老同学上传婚纱照会点赞,看到朋友为分手伤心欲绝也会点赞;看到朋友生病会点赞开玩笑,看到有人被骗也会随手点赞;有人换新工作会被朋友点赞,有人几天不见“胖若两人”照样收获一堆赞……那个小小的拇指符号,俨然已成为想评论却不想敲字时的最佳选择。

  可以这样说,大多数“赞”所表达的态度,都已超越“喜欢”的本义。有时候,点赞的意义类似于论坛时代的“冒泡”,人们以留下足迹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有时候,点赞是非常巧妙的社交策略,它是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关心,人们可以藉此向同事、上司、家人传递某些信息;有时候,点赞几乎没有实质意义,它只是在隐晦地告诉对方——虽然我很久都没联系,但我一直都在关注你。

  无论点赞者的真实意图如何,收集“赞”都是很多人乐此不疲的一件事。不少热衷于晒旅游、美食和各种社交活动照片的人,传完照片后每隔几分钟都会看看手机,数数自己收获了多少个“赞”,看看最在乎的那几个人有没有留下“已阅”的痕迹。这种心态其实不难理解,网络社交本身就是人们增强自我认知的一种途径,还有什么比随便更新一条无聊信息都能收到几十个“赞”更令人开心呢?

  不过,虽然每一个“赞”都意味着一个真实存在的关注者,但这种关注的层次无疑是非常浅的。在很多场合,点赞仅仅是一种礼节性的客套,甚至可能只是一些人受强迫症驱使的行为。这种零碎而且含混不清的态度表达,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碎片化、模糊化,它并不一定能转化为现实中的人际联结。

  以此来看,当我们动动鼠标和手指给别人点赞,传达的意思其实非常类似于日常交际中的“呵呵”或“已阅”——“呵呵”前不久被刚网友推选为“最伤人的网聊用语”,因为它常被用于表达一种皮下肉不笑的社交敷衍,点赞显然也与此类似;“已阅”则是客套地满足了一个人渴望被关注、被看见的社交需求,点赞也常常带有“我看到了,仅此而已”的意味,它甚至不指望得到对方的呼应。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收到“赞”的人不一定很清楚点赞者的真实想法,点赞这个行为本身却已“出卖”点赞者的隐私。剑桥大学一项最新研究证实,通过研究人们在社交网站上点赞的内容,可以非常精准地识别一个人的政治倾向、宗教信仰、性别、种族和性倾向等隐私信息。换句话说,点赞是我们在社交网络时代留下的指纹和气味。不知“点赞党”们看到这个研究,是否会“细思恐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点赞 社交网络 网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