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是一道待解的题

2014年01月21日09:13  新闻专栏  作者:熊丙奇  

  126名学生126道试题—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管理学院的刘一书老师,最近为他的126名学生各出了一道“专属”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热点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彻底杜绝了学生作弊的可能性。他的做法,令不少网友“点赞”。对于不同学科、课程,这种做法难以复制,可他认真投入、研究出题的精神和敬业的态度,却值得所有老师借鉴。

  学生为何作弊?这与社会诚信环境有关,更重要的因素来自于老师的教学要求。如果老师平时教学十分投入,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对待学生的作业一丝不苟,那么,学生也就不敢对学习怠慢,进而减少作弊行为。但这需要教师花大量精力和时间。上一堂课,从时间上看,大家都一样;出一张试卷,从容量上看,也差不多,可一堂课有无质量、吸引力,一张试卷是否有较高的评价水平,这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投入程度。刘老师为126名学生各出一题,这就相当于出了126张试卷,比出一张试卷,要多花多少时间思考、设计和阅改呢?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教育部门在分析大学教育问题时,就指出了多个“投入不足”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教师投入不足。而之所以教师不愿意投入教学,又与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关。我国很多大学设置的教师考核指标,都把发表论文、申请课题及经费、申请专利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教育教学往往排在最后,而且仅是教学工作量的要求,比如,教授要给本科生上一门课。在一些985高校、211院校,这一情况更为严重。教育教学,在有的学校甚至演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付”课堂。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花时间分别给每个学生出一道试题,就显得十分可贵了。网友“点赞”,其实是呼唤教师的投入、敬业精神。以笔者之见,在目前的大学考核评价体系中,相当数量的教师是根据评价体系,来决定自己的精力分配的,不太可能增加对教育教学的关注;少数教师可能会做出一定的转变,但能否持久,以及能否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严格坚持,还很难说。就像刘老师,他只是今年进行了尝试,以前并没有这么做,而未来能不能继续也是未知数。另外,假如仅在出题方面花心思,而没有在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严格过程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也是无法提高的。

  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对课程教学、考核评价认真负责,但也必须认识到,制度和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更大。为此,还需通过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来促使学校重视人才培养,同时建立新的教师管理评价体系,从而让每个教师都认真投入,推动学校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在这方面,尤其重要的是建立教授委员会,由其独立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事务,包括制订培养标准、培养方案、考核评价教师、监督教育教学质量,只有实行教育本位的管理,学校办学才能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才能执行严格的教育培养标准,做到人才培养的“严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学生 教育 教学 作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