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教育扶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14年03月05日19:36  新闻专栏  作者:陶短房  

  35日开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在谈到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这一重要话题时,报告表示,过去一年里,中国启动了教育扶贫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00万个孩子,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发放了生活补助,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较此前一年增长了8.5%

  这些成就和数据,体现了过去一年间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投入的增长,也体现了政府和各有关方面在教育扶贫领域的辛勤努力、良苦用心和可喜成果。

  但在看到成果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进行得有声有色,许多农村贫困地区新建的中心校,校舍、师资、教学条件都有了显著改善,但学生上学的集中化,和大量分散教学点的消失,也无形中增加了贫困学生家庭的生活和经济负担,加剧了交通、住宿和学生安全保障的压力,增加了解决农村儿童失学问题的困难性。对于“集中”与“分散”,几年来各界一直热烈争论其得失优劣,各有各的道理,当务之急,是找到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村学生入学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减少学生家庭负担的平衡点。对于贫困农村家庭、家长及其子弟而言,让孩子上学不仅是义务、是消费,是权利的享受,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付出和牺牲,对此必须务实、慎重,力避形式主义和不必要的浪费、失误。

  许多到过老少边穷地区,或有贫困地区助学经验的人士,都对这些地区学生在校饮食、营养状况深表担忧,近年来,政府和民间组织、个人在这方面作出不少努力,取得了许多收效,对此,不少家长和学生是感激的;长期以来,特困地区的乡村教师生计艰难,拴不住心,留不住人,成为制约这些地区教育普及、发展的瓶颈,生活补助的发放对这些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帮助和慰藉;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重点高校就学率的增长,更能给他们带来“继续学习”的希望和勇气。

  但正如老子所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农村地区的一些家长之所以对让子女入学、升学积极性不高,甚至一些学生对此也认识模糊,关键在于他们普遍感到“上学没有用”,所谓“没有用”,一是觉得花了钱和时间,却学不到有助于谋生和改善生活的一技之长和有用知识,二是觉得即便升学,也未必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前途和命运。

  如果说,对于富裕地区的富裕家庭而言,子女教育是一项“容错投资”,即便出现“方向性选择失败”,也大可推倒重来,贫困家庭资源有限,这样的“重来”显然承担不起。中国是个传统上尊师重道的国家,即便再闭塞的地方,人们也普遍知道读书是一件好事,然而“仓廪足而知礼节”,尚在温饱线上下挣扎的家庭和个人,在这方面是“错不起”的。

  改善学生在校营养固然重要,但让学生及其家长切实体会到,上学可以改善孩子今后总体的“吃饭状况”就更重要;让更多贫困生、农村生能进重点大学固然重要,但让这些好不容易攒足学费、生活费,下了大本钱读完名校的学生,走出校园后前途一片光明,让他们全家感到这笔宝贵的投入,能换来十倍、百倍回报,才是更重要的。

  同样,对于坚守在恶劣教学一线的乡村教师,补助固然重要,从根本上给他们一份保障,一个“说法”,给他们“渔”而不是“鱼”则更重要,当年民办教师问题上的遗憾,如今不能再重演了。

  不论是授人以鱼或授人以渔,都需要方方面面的投入、关心和重视,而政府在其中能够、也应当起到关键性作用。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新一年工作的起点,人们有理由在这个问题上寄托期待和希望。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教育 贫困 扶贫 两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