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到底还要不要上大学?

2014年03月28日17:17  新闻专栏  作者:廖保平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最近语出惊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由是,又掀起一轮读书或者说读大学有没有用的讨论。越来越多观点认为,如果没有用,就不要鼓励农村孩子去上大学。

  其实不光存在不鼓励农村孩子去上大学,即便在城市,家里贫穷的人家,也有不鼓励孩子上大学的。甚至,城市里家庭条件不错的,也有不鼓励孩子上大学的。譬如去年《成都商报》有一个报道,成都一女孩考上本科,他父亲说却算了一笔账:读4年书花8万元,如果打工至少挣8万元,捡垃圾都比读书强。他宁愿出钱资助女儿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读书、读大学有没有用?这个讨论其实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将读书与找工作赚钱联系起来,将读书进行投资——收益分析,这没有什么错。我读过美国财经作家爱德华多·波特写的《一切皆有价》一书,作者以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社会中一直以来为大家关注的恒久命题,比如商品、生命、幸福、工作、女性、信仰、未来等等,用“价格化”办法去观察,发现“一切皆有价”。

  理论上,一切皆有成本,故一切皆有价格,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比如免费)。既然连生命、幸福、信仰这些在我们看来崇高的、不可亵渎的事物,都可以无情地“明码标价”,读书上大学理当可以进行价格换算。否定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将读书视为不食人间烟火一般高洁飘渺,那也是不实际的。

  换位思考,一个贫困家庭供一个孩子读大学,当然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如果“毕业即失业”,就是投资不能产生预期收益,意味着投资失败,这对投资行为是一种负激励,我们完全能理解一分一厘来之不易的家庭对这种失败的“难以承受之痛”。

  问题的难处在于,对读书如何定价、以何种方式定价,却是一个异常困难的事情,它直接关系人们对读书有用与无用的判断。如果单纯以物质为判断准绳,事情会简单得多。然而,价格无法活在真空里,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都会参与其中,都在发挥作用,使判断变得非常复杂。那么,我们既然要算算读书这笔账,就既要算物质收益,也要算精神收益,既要算有形的收益,也要算无形的收益,既要算毕业时点的收益,更要算这笔投资在人一生中的收益。

  倘若读书对一个人来说,既难以有较好的物质收益,而且还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那确实没有必要投资。倘若读书对一个人来说,即便短时难有较好的物质收益,但读书本身给他极大的快乐,那么,谁又能预料这快乐带来的动力,会在以后给他什么样的回报?

  我看到一个报道说,一个农村孩子考上了大学,父母却不支持他上大学,理由是“读书有什么用?家里这么穷,你就该跟哥哥一样出去打工!”,结果这位“90后年”的农村孩子为了上大学,到工地“搬砖”圆自己的大学梦。

  那么在这个农村孩子的心里,他就认定了读书在他的计算里是划算的,至少在精神收益上是划算的,比如人格的锤炼,素质的修练,知识、能力的积累,我们不能以找不到工作,或不加深思的“读书无用”,就否定读书和大学教育的价值。

  有研究表明,接受更多的教育,积累更多人力资本的人,总体上要比接受更少的教育要获得更多的收入。作为普通人,如果我们没有条件做一个“例外”,还是应该理性地选择具有普遍可靠性的办法来安排自己的“人生投资”行为。当然,政府有责任创造公平的投资机会和投资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按自己的条件和偏好来进行“人生投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农村 孩子 读书 大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