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的反建垃圾焚烧厂事件

2014年05月13日10:47  新闻专栏  作者:新京报媒目  

  “杭州又怎么了?”

  5月10日,微博、微信上,一些“不明觉厉”的网友,相互打听着。

  而熟悉新媒体的人,尽管可能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也明白,“又”字的重点不在杭州,而在“又”发生了什么“似曾相识的事”?

  似曾相识的还有过程。微博上开始流传一些反映警方和居民冲突的照片,接着传出“*人死亡”的消息,最后是官方的辟谣。

  事后我们知道,因为反对在杭州余杭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群众多次集会进行抗议。10日,大量群众涌上02省道和杭徽高速余杭段……”

  实际上,当我们将“集聚”、“冲突”、“趁机打砸”、“在……之前绝不开工/上马”等串联在一起时,我们发现,这些关键词也在茂名、什邡、昆明等多地PX事件中出现过。

  可问题是,他们为什么重复发生?

  什么是导火索?

  “‘秘密开工’是导火索”。5月12日,《北京青年报》用不少篇幅报道杭州部分居民抗议兴建垃圾焚烧厂事件:一居民讲述,当地政府此前打着修复矿坑的口号……当他们得知消息时,距离垃圾焚烧项目的公示截止日期只有一个星期左右。

  此前一天,《新京报》的报道也有类似说法佐证:“大家听说焚烧发电厂已经开始动工了,情绪都很激动。”

  纵观国内多家都市报,描摹事件发生原因时,对于垃圾厂是否确实会毒害周围环境,讨论不多。多的,是直指程序的正义性。

  这些细节,被多家媒体评论员观察到。

  “一个垃圾处理项目,还没开工就先收获满地的情绪垃圾,这不一定是项目本身不环保,而是决策程序不环保”。新华社的评论,出现在多家纸媒上。“试想,如果将这次决策程序倒过来,让决策部门声音在最后出现,决策者在拍板前先听群众的声音,让群众先听到专家的声音,再听到政府承诺的声音,是不是会避免或减少群众的怨声和骂声?”

  《法制日报》与新华社不约而同:在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完善程序机制,充分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信息越公开透明,项目推进的阻力就越小,反之缺乏充分的对话协商,市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和误解情绪一旦聚集,就会转化为群体事件。……欲速则不达,前期慢一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一点,前进步伐就会更加稳健。

  “邻避运动”为何反复出现?

  “这样的一幕我们都不陌生。从厦门的PX事件开始,到后来大连的PX事件,再到2012年的什邡、启东、宁波等地,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已成为民众最大的心病……其基本模式表现为:民众街头抗议,政府压制,抗议升级,政府妥协,抗议结束。”《城市晚报》的评论,概括了近年来“邻避运动”的一些特征。

  那么,“邻避运动”为何反复出现?

  “杭州要求打砸者自首是必要强硬。”12日,《环球时报》以此为题,发布社评。社评认为,是因为对相关“闹事”者还不够强硬,才使得类似事件越来越多。

  评论一出,招来不少骂声、反对声。

  “我也反对那些人打砸,但解决打砸事件的根本,绝不在于严惩老百姓!想民众不闹事的前提是让大多数民众的意见能得以有效表达。”@富察若水说。

  “事实上,民众的焦虑并非都是被夸大的偏见。现实中,确有一些垃圾焚烧厂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而这些焚烧项目在其规划立项之初,无一例外都夸下海口,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产生污染。”《新京报》社论指出官方过去一些“违约”行为。

  《扬子晚报》则评论道:类似事件,非要等到事情闹大了再去处理,所起的作用是,变相默认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导致一有敏感事件,便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

  其实,学者管在高杭州事件之前发出的见解,已被更多人认同:政治体制开放,公民的自主性增强,基层政府权威削弱,司法救济渠道不畅,公民的权利意识觉醒,是产生邻避效应的深层社会背景。

  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

  理解公众的心情,但这种“欢迎建垃圾焚烧场,但不要建在我家门口”的“邻避思维”,让“政府左右为难”。11日,杭州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似乎十分“委屈”。

  “民众不理解,只能说明有关方面科普不到位,或者相关解释缺乏说服力。不能动辄认为民众的不同意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漠视民众的意见表达。”事实上,以《新京报》为代表的很多媒体,给相关政府、部门指出了解决之道。

  “应对敏感事件,总是往好的方面想,一厢情愿地想不劳而获地获得支持,难以行得通,还是从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地做好沟通工作,省得灰头土脸地被动救火。”。《扬子晚报》说。

  新华社一语中的:权力部门在做决策之前,非但不能漠视反对的声音,反而应将反对的声音放得大些,这样才会将潜在的冲突减到最小。这或许是个笨功夫,但也是真功夫。所谓科学的民主决策,说到底就是个下笨功夫的过程。

  《城市晚报》则宽慰有关部门:邻避运动的出现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政府一定要加强公信力建设,决策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

  其实,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观察到的那样:近来,中国环境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而中国民众对环境保护的诉求越来越高。当局要如何在发展与环保之间取得平衡,并缓解其中衍生的社会矛盾,将是官方亟需应对的严峻挑战。

  而下一次挑战来临时,有关部门能否吸取经验,让“似曾相识”的事不再发生?我们拭目以待。

  新京报编辑 祝炳琨 实习生 艾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似曾相识 垃圾事件 浙江余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